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080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

《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doc

小学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为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规范化、正规化,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深入贯彻上级政策及有关规定,依据《镇安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和《镇安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特制定本制度。

备课制度

备课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开学前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精神,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全册教材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二、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对本学期学科教学进行总体安排,其内容包括:

1、全学期教材内容分析;2、本学期教学目标(认知能力、思想教育等)、重点、难点;3、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4、安排《教学进度表》,包括各单元或章节课题的课时分配、阶段复习和检测的时间安排;5、学科课外活动安排。

三、确定教学目的与要求,教案能体现本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体现本学科教材教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教学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防止简单化和抽象化。

四、教学设计思想明确、清晰,合理设计板书,注意应用教具及其它电教手段,教材处理妥善。

               

五、教学方法得当,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做到四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课堂板书和课后练习。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提问要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思考,有利发展学生思维;课堂板书简明、合理、规范;课堂练习能保证巩固新知识。

课外作业的数量、难度要适当。

七、培养学习能力。

各学科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

语文、英语学科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数学要培养学生运算技能、技巧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科学、品德等学科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体、音、美学科要依据其学科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各方面都冒尖的。

八、第一天必须备好第二天的课程,课文、作业、习题等教师必须自己先读或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严格禁止不备课而上课的现象发生。

九、教案规范标准:

(1)、教案设计要能体现本学科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教案完整规范,教材处理合理,教学方法得当,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

(2)、教案内容及格式必须具备以下六大部分:

1、教学内容;2、教学目的与要求;3、教学重点、难点;4、教具准备;5、教学过程(可以略写),6、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布置。

每一节课后应有教学反思,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也应在教案上体现。

(3)、教案能反映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步骤清楚,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联系学生实际讲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渗透思想教育,教学内容的密度、深度、广度合适。

(4)、教案要有创造性,不得造抄教参或《教案》,教案具体、完整、术语准确、语言简洁。

上课制度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

一、按课表上课。

按时均衡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进度。

教师之间不得随意换课、让课、停课。

凡需调课或停课,必须经校长同意。

二、教学目的要明确。

每一节课都要按教学目标、计划、进度来进行,杜绝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

三、教师上课要努力做到六点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教学内容科学性强、思想性强;(3)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恰当,适合儿童学习特点;(4)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双主原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要组织严密,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6)教师要用规范的普通话授课。

四、教学方法要优化。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讲练结合的原则,选择最适合学生接受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采用启发式,注重直观教学,积极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做好演示和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授课中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得。

自然学科教师要按规定认真完成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得任意删减。

五、注重教学效果,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率。

做到课堂结构合理、教学容量适当、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

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六、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清晰、简洁、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教态亲切自然。

七、板书工整,布局合理,层次清楚,克服随意

八、遵守《课堂规则》,做到为人师表,教风朴实。

组织教学严密;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

九、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

作业批改制度

一、作业布置要依据教学目的,抓住重点难点,适当适量,坚持一课一练。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六年级家庭作业不得超过一小时。

二、作业的内容要合乎大纲、教材的要求,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承受程度,以掌握“双基”为重点,培养能力为目的,做到不出偏题。

   

三、指导作业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按各科作业规范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

四、认认真真地仔细批改,重点篇目、章节的作业提倡面批面改。

对作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必须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讲解、纠正并要求学生重做。

杜绝把收上来的作业让优等生代为批改的现象。

五、评定作业要客观、公正,批语要用词贴切,注意爱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既肯定优点,又指出错误。

六、教师要对作业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和辅导。

七、各科作业都要严格要求,合乎规范,整洁清楚,独立完成。

   

八、学校对作业实行月检查、抽查、问卷等形式的考核方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辅导制度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一、根据《备课制度》的要求,开学前应对全班学生学习状况做客观的分析,确定辅导对象,制定好计划、措施。

二、根据辅导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别确定辅导内容,重点辅导学习上困难较多的学生。

对因病、事假等原因而缺课的学生应及时进行补课辅导。

三、有计划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差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课外辅导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个别辅导、指导学法、指导作业等。

五、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

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检测制度

检测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查。

   

一、检测有单元过关、期末模拟、每日检测等。

每日检测、单元检测由教师自己组织,期末模拟由学校组织。

二、检测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要严格、认真。

 

三、根据学科特点分科考查。

注重平时的考查,并做好成绩记载,做好学生成绩分析。

四、检测后要认真分析,找出检测中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提出改进措施并上报学校。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