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0521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2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⑴可再生能源:

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

主要是指煤炭、石油、

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特点:

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

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

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

2002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思考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

哪些不同?

点拨: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

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为山西省煤炭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等方面思考。

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

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

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

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

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

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

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

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图3.4)。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3.5)。

活动:

1.根据下面的资料展开讨论:

对于山西省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1)从价格来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

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

算,那么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

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2)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3)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

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损耗,运输成本较高。

(4)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课文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或数据。

(1)出口1吨煤的价格为16

0元,而1吨煤发出的电可值600多元;

(2)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

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4)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

其实,除以上外还可罗列一些资料数据,但就是以上几点,也足以让人感到世间事物的复杂性。

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不是简单地否定一种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

2.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

的持续发展?

资料1:

2002年,我国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市及沿线的河南、安徽两省供气120亿立方米,初步估算可代替原煤4000万一5000万吨。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地,也是晋煤消费量较大的地区。

预计山西省将可能失去2500万吨的市场。

资料2:

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预计到2005年,滇黔两省将向广东输送5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

此外,黄河上游水电的梯级开发和四川电力开发将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再加上三峡电站逐步并网发电,这将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资料3:

我国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将达到4300万吨标准煤,每年替代6000万吨煤炭。

“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4个核电项目将建成投产,并加快西部公伯峡、龙滩、小湾、洪家渡、三板溪等大型水电站建设。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国过分倚重煤炭的能源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资料4:

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

资料揭示的内容有:

(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分额进一步减少;

(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

(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有:

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

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可能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价值。

板书设计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①储量丰富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⑵市场广阔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第二课时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⑴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⑵如今,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图3.7),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思考:

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

煤一电一铝:

依赖煤炭和铝矿;

煤一焦一化:

依赖煤炭;

煤一铁一钢:

依赖煤炭和铁矿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由原来输出煤炭,现在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

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A.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B.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图3.8),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C.促进了山

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缺水的山西省不适应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尤其以晋北地区(大同一带)和晋中地区(太原一带)突出。

2.万家寨引水工程是山西省为了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顺利发展建设的最大引水工程。

3.它由万家寨水利

枢纽(图3.9)、引水总干线、南北干线和连接段组成。

4.该工程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

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分析以下问题。

能源资源的蕴藏状况、与其他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区位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都决定着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

内蒙古东部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由伊敏、霍林河、元宝山等煤田组成(图3。

10),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全国褐煤总量的76%,是全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褐煤:

煤化程度较浅的煤,热值较烟煤为低,除作为气化,低温干馏及其他化学加工的原料外,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吸附剂等。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

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看,山

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矿种齐全、媒质优良、埋藏浅;

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占全国的1/10、矿种单一、媒质中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埋藏浅。

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开采。

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

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临近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对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影响?

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然碱、铅锌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