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69960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上1725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

本节重点、难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这部分内容应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课堂教学设计

师: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1. 

 

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联系现实(杨立伟的事迹)进行情感教育。

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实用的发电机、电动机,建立起巨大的发电站,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面貌。

2.(学生概述)在电能利用上,先后出现了手摇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发电量逐渐增加。

电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随着远距离传送电的问题解决,电气化时代向人类走来。

二、能源领域的巨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家的潜心研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科学性。

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高潮期。

这些成果为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这就为新的科技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1870年前后,这些科学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教师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插图)

三、围绕“电”的发明

1.爱迪生在发明创造中的突出成就

(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列表举出爱迪生的成就)

爱迪生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神和果敢精神。

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教育学生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和培养学生艰苦拚搏的奋斗精神。

2.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迅速改变着社会上生产与生活的面貌,因而也产生了对电的大量需求。

各类工业得到了方便、巨大、便宜的新动力,如虎添翼。

电气工业系统迅猛发展起来。

现代工业崛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产业结构,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实现了工业化,并具有更大地对农业、轻工业的改造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生产力大发展是惊人的,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它以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突破性成果为依托,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生动体现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威力。

这次工业革命发挥了更巨大、更深刻的社会改造作用。

课后作业:

目标检测练习题

总结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能够列出主要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会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世界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本课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一、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内燃机是如何发明的?

又有哪些改进?

生:

在内燃机地发明与改进中做出很大贡献的是德国工程师奥托。

他用了20多年的事件,研制出了第一台煤气内燃机,热效率一下子提高了14%。

19世纪中叶以来,燃料工业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发明了石油的分馏方法,汽油、煤油、柴油等优质燃油投入应用。

美国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始了对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利用。

煤气必须由煤气发生炉这样大的装置提供,产生了许多不便之处。

新的燃料的出现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内燃机。

汽油内燃机成为人们争相研制的重点。

二、非凡的轮子与翅膀

比较课本中蒸汽汽车与早期汽车的不同。

(插图)

汽车制造方面有哪些贡献突出人物?

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提出轻内燃机的设计,在1885年,把第一台性能可靠的轻内燃机应用于公路运输。

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

美国人福特创办了汽车公司,发明了流水线装配工艺,节省了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汽车售价为公众所能负担,从而使汽车普及成为美国人的交通工具,美国因此而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人类最早自由升空靠的是热气球。

能不能造出比空气重的飞行器械呢?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

(讲述莱特兄弟的故事和飞机制造、改进的过程。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弥补了交通领域中的不足。

他们更加快捷,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时代。

人类实现了在空中飞翔的梦想。

同时,他们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们在物质文化上的交流,急剧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三、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

1.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生产力大发展是惊人的,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是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出现了垄断组织。

2.政治:

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制度也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基础扩大,社会趋于相对稳定。

3.文化:

西方国家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社会原有的弊端。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列强对弱小国家的侵略等不公正的现象仍然存在。

师引导学生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请同学们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思考一下,就两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进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议论并回答

(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其它部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

从其各项发明的时间也可以看出,从1765年到1814年,各项发明呈逐步递进的关系。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展开的。

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回答并相互补充)

(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

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

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

正像恩格斯所说,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科学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为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是工匠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在科学研究新发现基础上的应用。

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命性的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

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革命性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就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

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

破性成果的高潮期。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

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国家除日本外,还有德国、俄国、美国的西南部地区等。

由于这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较晚,所以,这些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就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这样,对这些国家来讲,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又可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技术,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回答)

(小结)说明了后来者居上的道理。

因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或少走弯路,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赶上或超过领先者。

但要注意,这需要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条件具备了后来者才可以居上。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判断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能力,学会抓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性质、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是深植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之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军备竞争不断升级和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学法指导

(1)通过阅读、分析英德矛盾,德、奥、意同盟条约等史料,让学生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

(3)通过历史地图的运用,让学生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重点。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是本节中承前启后的一部分内容,后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实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这部分内容展现的矛盾错综复杂。

讲解时应采用启发式,注重分析综合,从整体上做出结论,揭示帝国主义本质和规律。

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矛盾论的基本方法,认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