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990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doc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按特定要求变换句子的表达形式

2.了解各种句式的自身特点及变换时的方法要点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句式变换的难易过程逐步增加难度

3.通过课堂问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各种的句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各种句式转换变换时要点及关键词的变化

2.无论句式怎样变换都必须保持句子的原意不变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变换、引述句和转述句的相互变换。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不同句式的练习题、搜集各种句式变换时的相关要点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扩句和缩句,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有关句子的知识,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句式变换》。

(板书句式变换)

二、进入新课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板书)

1.出示尝试题

(1)、我们少先队员不能向困难低头。

(2)、这不正是祖国母亲对我们的期望吗?

(3)、穷兄妹怎能买得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呢?

2.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于简单的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给刚才的句式变换找出规律吗?

咱们就以同桌和前后桌为小组赶快找找吧!

3.学生重新审视上面的练习题,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并试着找出规律。

4.每组选代表回答各自找出的规律。

小结: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该标点;例如:

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改为反问句时,在“是”的前面加反问词“难道”“怎能”“怎会”及否定词“不”;句末加上语气词“吗”“呢”;句号改为问号。

即:

讲卫生难道(怎能)不是一种美德吗(呢)?

反问句改陈述句正好相反。

5.再次尝试

(1)、这不是小明的钥匙。

(2)、鲸不是鱼类。

(3)、……

强调:

.通过这次的练习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加否定词的因此我们又发现: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原句中若有“不”等否定词,改写是要先去掉。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板书)

1.出示尝试题

(1)、他不是个坏学生。

(改肯定句)

(2)、我们下定决心非登上山顶不可。

(改肯定句)

(3)、我们不得不绕道而行。

(改肯定句)

(4)、书店里的书很多。

(改否定句)

(5)、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双从否定句)

(6)、我们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改双从否定句)

学习方法同上

小结:

1.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时,首先在句中的恰当位置加入“不”“没有”“否”“非”等否定词,然后将否定词后的词语改为它的反义词,有时还要增减个别字词,但必须保证原句的意思不变。

改肯定句时正好相反。

2.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时,应现在恰当位置加入“不能不,不得不,不可不,没有……不,非……不,无……不”等双重否定词,在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如不通顺可作必要改动,但句意不能改变。

(三)、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板书)

1.出示尝试题

(1)、老师对我说:

“我教你怎么写。

(2)、李明转身对妈妈说:

“我放学去老师家写作业。

(3)、祖父告诉我,读书不能贪多。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指导

3.当学生掌握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后,学生自主出题目,找其他同学回答。

以此来巩固学生对该句式变换的掌握程度。

最后得出结论:

要正确转换这种句式必须弄清互换双方的特点:

①改变句中的有关代词,如“我”变为“他(她)”,“你”变为句中具体的人;②改变标点符号;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改动相应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三、回顾总结

师:

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句式变换,除了我们总结的各种句式变换时的自身特点外,还有一条重要的规律是适合所有的句式变换的,你们是否发现了呢?

再次简略复习各种句式,最后得出(板书):

无论哪种句式的变换,都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课后尝试练习

(1)、诸葛亮对鲁肃说: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的请你帮我的忙。

(2)、齐威王对田忌说:

“怎么,你不服气?

(3)、小夜莺对敌人说,这里有很多种蘑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