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69711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6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试仪V34版附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其核心是“主参数设置”,内容也相对较多;

其余的三个部分则比较简单。

一、过程名称

如图A2.1。

(图A2.1)

其中,“过程名称”可由用户自由设置。

除了控制软件(LANDct.exe)在“过程名列表”中不允许有过程名称重名(参见LANDct.exe使用说明部分)外,软件(包括LANDct.exe和LANDdt.exe)其它部分均不检查过程名称重名,所以本质上说,软件允许过程名称重名。

这里,建议用户不要过于随意设定过程名称,过程名称应该有一定的意义,用户在软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体会到有意义的过程名称带来的便利。

“简要说明”主要用于备忘或解释信息。

二、主参数设置

如图A2.2。

由于内容较多,特单列一个章节祥述,见后文。

(图A2.2)

三、记录条件

如图A2.3

(图A2.3)

记录条件定义了测试过程中数据记录的频度。

它包括“时间变化”、“电压变化”以及“电流变化”等三项,含义分别为:

间隔多长时间记录一个数据;

当电压变化时,电压升高或降低多少个伏特时记录一个数据;

当电流变化时,电流增加或减小多少个毫安时记录一个数据。

记录条件中,每项前面有一个选取标记(即复选按钮):

当选取标记为选取状态时,则该项有效;

反之则无效,即使用户已经在相应行编辑框输入了数值,也将被软件忽略----事实上,只要用户在编辑框里输入的数值,行首的选取标记自动变为选取状态,除非用户强行改变它。

以上三项为“逻辑或”的关系,即任意一个条件满足,就记录一个数据。

其中,“时间变化”项除了接受一个整数秒值外,还接受常用的时间格式。

如“30:

10”,它表示30分钟零10秒。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时,记录条件用于帮助用户记录尽可能少、但又不丢失主要特征的数据点,它不影响测试过程中有些需要软件实时计算的数据的精度----因为实时采样总是在进行的,它不受用户控制,用户记录存盘的数据点只是在很多采样点中抽取很少的一部分。

例如容量----它是实时电流值对时间的积分,与用户定义的记录条件无关。

那么,如何设置记录条件中各项的具体数值呢?

根据经验,通常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不低于80—100个记录点,曲线就已经比较平滑。

可用“时间变化”来保证最少记录点个数,考虑到“电压变化”或“电流变化”会增加一些记录点,其值可取为循环周期的1/80--1/50,其例如,以0.5C充放电,一个循环为4h(充电、放电各2h),考虑到恒压阶段电流较小,并且充电时会有一定的过充(合理的过充),取一个循环为5h,计5×

60=300Min.,则“时间变化”值可设置为300×

(1/80--1/50)≈4--6Min.;

用“电压变化”或“电流变化”来保证记录特征点,其值可取为设备满量程的1%左右(当然还要参考被测电池正常的电压、电流范围),例如量程为5V,“电压变化”可设置为0。

04—0.05V。

当然,软件支持用户在很大范围内调整各参数值,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验制定自己的标准。

四、安全保护

如图A2.4。

(图A2.4)

顾名思义,“安全保护”就是基于安全需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对一个合理的、正常的测试过程,这些保护措施通常是没有发挥作用的;

但并不是说,这种情况下,安全保护就没有意义----因为,测试过程需要经历一段时间,这期间可能发生一些不可预期的事情(例如停电等),而且,用户也可能因为一时疏忽等原因设置了不合理主参数(例如结束条件不合理),甚至于被测电池本身就有问题。

因而,建议用户一定要设置安全保护参数(不一定要全部设置),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只设置电压保护参数。

测试中,一旦“安全保护”条件满足,测试将被安全停止。

用户在排除异常因素后,仍然可以使用“续接启动”功能恢复测试(参见LANDct.exe使用说明部分)。

那么,如何设置“安全保护”中各项的具体数值呢?

“安全保护”中各项的具体数值的设置原则为“超出正常值范围之外,但不超出太远”。

如果不超出正常值范围之外,则干扰正常的测试,甚至测试无法进行;

如果超出太远,则可能起不到保护作用。

常用的电压保护为:

锂离子电池欠压2.2—2.4V/单节,过压4.3—4.5V/单节;

镍镉、镍氢电池欠压0.6—0.8V/单节,过压1.5—1.6V/单节。

这里仅提供参考,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制定自己的标准。

“安全保护”中最后的一项为设置安全保护延迟生效的时间。

这主要用于在某些场合下,电池处于初始的无电压状态(例如电池化成前),需要一个短时的充电后才会进入正常状态,“安全保护”在最初暂不起作用,待电池进入正常状态才生效。

第三章“主参数设置”祥述

由图A2.2可以看出,“主参数设置”主体就是一个表格,表格由有若干行构成,其中每行又包括6列,分别为“步号”、“变量操作”、“工作模式”、“结束条件1”、“(并且)条件2”和“GOTO”。

表格内部有两种背景颜色:

白色和浅灰色。

其中白色背景部分为编辑区,用户可点击鼠标左键进行编辑操作;

浅灰色背景部分为非编辑区,用户不能进行编辑操作。

软件自动维护编辑区与非编辑区之间的转换。

●由“步号”列可以看出每个“工作步骤”的“步号”值;

最大的“步号”值(即本工作过程一共包括多少个工作步骤)。

同时,由于一个工作步骤可以由一行或多行组成(如第4步由2行组成),通过“步号”值的递增情况,能很明显的看出每一步包括哪几行。

后述的“GOTO”部分也需要用到“步号”值。

“步号”值由软件自动生成,用户不可编辑。

●“变量操作”列帮助用户操作(用户)自定义的变量。

软件目前支持的自定义变量包括时间变量t1、容量变量C1以及计数器N1和N2。

其中时间变量t1用于累计时间,软件内部自动进行时间累计,用户使用前只需要先进行清零操作即可;

容量变量C1与时间变量t1类似,用于累计容量,软件内部自动进行容量累计,用户使用前也需要先进行清零操作;

计数器N1和N2用于计数,软件内部不进行任何操作,用户使用前需要先进行清零操作,也需要在恰当位置(即某个工作步骤)进行加1操作。

由图A2.2可以看出,只有标有有效“步号”值的行才才允许用户指定“变量操作”,即只有一个“工作步骤”的第一行才允许有“变量操作”存在。

后述的“结束条件1”和“(并且)条件2”部分可以引用这些自定义的变量。

各通道的自定义的变量之间互不影响、完全独立。

●“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流放电”、“恒功率放电”、“<

如果>

”和“<

否则>

”等7项。

“工作模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实体模式和非实体模式。

①实体模式:

指可以直接赋予给测试通道作为充放电状态的模式。

例如“静置”、“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流放电”、“恒功率放电”等,通道在某一时刻可以处于这几种模式之一;

②非实体模式:

不能赋予给测试通道作为充放电状态的模式则为非实体模式。

例如“<

”“<

”等,其中的方括号“<

>

”表示它不是一个实体模式。

通道在任何时刻都不可能处于“<

”或“<

”模式之下。

非实体模式通常起到流程控制的作用,或者作为特定的编程标记,它增强测试编程的性能,并使测试编程非常简洁灵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以前也曾叫做“<

跳转>

如果IF>

”等;

“<

或者>

”。

它们实质意义相同。

更改名称只是为了字面上易于理解.

其中第5项即“恒功率放电”不是标准配置,需要特定的硬件支持。

第6项即“<

”作用是结束上一个“工作步骤”,执行条件判定并跳转至GOTO指定的“步”。

由于“<

”是一个非实体模式,而测试通道在任何时刻都不可能停留在非实体模式之下,因而软件内部设定:

如果“<

”模式下的所有条件均不满足,流程自动转(GOTO)“下一步”;

如果“下一步”不存在(该“<

”是最后一步),测试停止。

第7项即“<

”表示该行仍然是上一个“工作步骤”的续行,并且所定义的结束条件(组)与上一行所定义的结束条件(组)之间为“逻辑或”的关系。

一个“工作步骤”的续行个数没有限制。

以上,“<

”与“<

”之间没有任何特别的关系。

●“结束条件1”和“(并且)条件2”共同定义一个简单的“逻辑与”关系条件组。

如果用户只填入一个结束条件,那么,无论是填入“结束条件1”还是填入“(并且)条件2”,完全等效。

结束条件不填入任何内容,默认为“TRUE”。

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用户一个结束条件都没有填入,则为无条件结束,即认为结束条件总是满足的。

结束条件中可以对“步骤时间”、“电压”、“电流”、“容量”、“-DV”、“充放循环”、“t1”、“C1”、“N1”、“N2”、max(Ui)以及max(Ui)等实时变量进行“≥”或“≤”关系的比较,其中max(Ui)和max(Ui)涉及辅助通道(关于辅助通道详细内容参阅附件2)。

这里:

“步骤时间”指当前步骤已执行的时间;

“电压”和“电流”指实时采样的电压、电流值;

“容量”指连续充电或连续放电(可能是几个工作步骤)的累积容量;

“-DV”指-ΔV,即负斜率;

“充放循环”指在控制软件(LANDct.exe)测试窗口显示给用户的循环次数----也就是充电与放电发生转换得次数,它是全局累计的;

“t1”、“C1”、“N1”以及“N2”为自定义的变量。

软件对以上变量的使用没有任何限制,例如,恒电流充电时,可以对“电流”变量进行比较----事实上,即使测试设备和电池都正常,如果夹具开路,也不能保证实际输出电流等于设定的电流值----因而,在某些特别场合下,这种比较也是有意义的。

结束条件中还有一项为“FALSE”,即条件不满足。

它主要用于支持“经典(以前版本)界面向导…”功能产生的参数变换,但也允许用户自由使用.

●“GOTO”列可填入“下一步”、“停止√”、“停止×

”或者一个有效的“步号”值。

其中“停止√”与“停止×

”在功能上完全等效,使用任意一个均可,其区别只是在测试完成后,在控制软件(LANDct.exe)测试窗口显示不同的完成标记。

如果同一个工作过程中有几个“GOTO”位置填入停止,那么,使用不同的完成标记,可以让用户在测试窗口一眼看出“停止”是发生工作过程在哪个步骤。

另外,如果一个“工作步骤”包括多个续行,其每个续行均可定义不同的“GOTO”值,这样就实现了多分支跳转。

(图A3.1)

右图是一个“工作步骤”的流程框图(图A3.1)。

假设该“工作步骤”由3行(即有2个续行)组成,各行的结束条件组分别为“条件组A”、“条件组B”、“条件组C”(相互之间为“逻辑或”关系);

“GOTO”值分别为“table_A”“table_B”“table_C”(它们可以是“下一步”、“停止√”、“停止×

”或者一个有效的“步号”值)。

该“工作步骤”的执行流程如图。

由流程框图可以看出,执行流程有以下主要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