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选择题训练Word格式.docx
《高三语文选择题训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选择题训练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
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
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将其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
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
“竹解心虚即我师。
”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
“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
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
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
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林秀,义也;
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
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
”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它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者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B.儒家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C.儒学学者吸取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从而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
D.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讲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B.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
C.文中苏州沧浪亭楹联表现出园主把自己与自然等同的陶然心情,体现了儒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D.《周易》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其思想根源是儒家的比德思想。
B.人们注重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以此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说明自然景物的自然美并不重要。
C.中国园林是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D.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把竹人格化,注重提取竹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儒家的物我同一、天人同一的思想。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3分)
①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无论是色彩、音符,还是线条、舞步,都能跨越时空的障碍,直指人心,使各民族文化元素
。
②当代学者慨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说“多读古书”。
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肓,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
,无济于事。
③最新的医改方案要求,合理提高医生的技术性收入,以缓解大医院号源紧张,其他医院
的现象。
A.水乳交融
徒劳无益
门无杂宾
B.浑然天成
门可罗雀
C.水乳交融
杯水车薪
门可罗雀
D.浑然天成
门无杂宾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2016年4月2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今世界的人口构成中,肥胖者首次超过羸瘦者。
B.7月24日8时,已经连续奋战15个小时的空降兵顶着高温酷暑赶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野猪湖,继续执行筑坝拦水,稳定野北闸口险情。
C.在里约奥运村阳台上,不同代表队挂上了不同的国旗和地区旗帜,原本看起来一样的公寓楼,立刻变得各具特色,容易辨识。
D.为改善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设施、海上应急救助力量以及船舶溢油反应力量不足的局面,交通运输部自2015年5月起在南海海域开工建设大型多功能灯塔,不断提高南海民用导航助航、应急搜救设施的建设力度。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书房书写,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
这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见云彩在作画的时候是富有探索精神的。
①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
②云不仅形态变幻快,它的色彩也是多变的。
③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
④如果天空是一张白纸的话,云彩就是泼向这里的墨了。
⑤白山看上去有如一只只来自天庭的白象。
⑥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A.③⑤①⑥④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①③⑤④⑥②
D.①⑤③②④⑥
1.A 文章开头“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
2.C 原文第三段末尾“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浑然一体”并不等于“等同”。
3.B 原文结尾处“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这并不能说明自然美不重要。
17.C
水乳交融:
水和奶汁融和在一起。
比喻关系密切,相交融洽。
浑然天成:
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徒劳无益:
白费力气,没有一点好处或功效。
含贬义色彩。
杯水车薪:
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
是中性词。
门可罗雀:
门前可张网捕雀。
后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门无杂宾:
不胡乱结交朋友。
18.C(A项,句式杂糅,删去“据”;
B项,成分残缺,可改为“执行筑坝拦水任务”;
D项,搭配不当,“提高”可改为“加大”)
19.B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国学著作________,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种________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
国学经典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唯有________,才能慢慢领悟。
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受益无穷。
A.汗牛充栋 良莠不齐 融会贯通
B.凤毛麟角 参差不齐 融会贯通
C.汗牛充栋 参差不齐 细嚼慢咽
D.凤毛麟角 良莠不齐 细嚼慢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3.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时至中秋,又到团圆时,中秋节活动开始了,大家意兴盎然,在赏月抒怀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B.“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乡下一起追逐萤火虫的美好往事吗?
C.“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多年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银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郊游中,我们以如此的装束和心态,一定能获得别样的人生乐趣吧。
1.C (汗牛充栋:
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
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形容藏书很多。
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显然与语境不合。
因此,第一空应选“汗牛充栋”。
参差不齐: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良莠不齐:
指好人坏人都有。
第二空指质量有好坏,应选“参差不齐”。
融会贯通: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和后面的“慢慢”搭配不合适。
细嚼慢咽:
慢慢地吃东西。
引申为慢慢去体味。
因此,第三空应选“细嚼慢咽”。
)
2.A(B项,搭配不当,“创业大街”和“同步启动”搭配不当;
C项,成分残缺,“掌握”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自救互救”后加“的常识”等;
D项,结构混乱(或语序不当),“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没有下文,而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另起炉灶,应将“自从”移到句首。
3.C(此项与例句中的“桃花”都运用比喻手法,以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4.A(A项,诗句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该诗句用在这里是最符合语境的;
B项,词句来自李煜《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美好回忆的语境不符;
C项,词句来自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与老兵回归故土的语境不符;
D项,词句出自苏轼《定风波》,表现的面对困难时的一种淡定达观的心态,与语境不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魏晋风度时指出:
在充满动荡、混乱、灾难与血污的社会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