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781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校办学规模日渐扩大,在特殊儿童教育各方面都取得了令社会及家长认同的成绩。

于此同时,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启智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其中新生比例也随之扩大,由于这些新生出入校园且家庭教育不足,在适应校园生活方面存在一些障碍,教师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鉴于此,我们特针对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展开研究,以图探讨出适合新生的入学教育模式。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能力培养

一、背景

办学三年来,本校学生规模日渐扩大,在办学初时所招学生中学习障碍、轻度智障的学生较多,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各方面情况较好,但随着办学规模日渐扩大,所招收的学生中中重度学生、问题行为学生开始增多。

这些学生呈现出年龄小、程度差、家庭教育匮乏等各方面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在入学初表现出极多不适应,针对本校新生入学时各方面情况,我们做了如下分析,以便对新生各方面情况有一基本认识。

1.近两年新生入学时年龄段情况;通过对启智一年级及启智三年级近两年所招收新生抽取16名学生所做的年龄段分析可得出如下情况

1.16--10岁所占比例62.5%;1.211--16岁所占比例:

37.5%;

由此可看出近两年所招收新生6--10学生最多,本校未来所招收学生日渐低龄化。

2.学生入学前各方面能力培养情况;

由于样本不足,本次课题研究在针对学生入学前各方面能力培养情况所做的研究是抽取启智部各班部分学生来进行的,通过对学生入学前家长是否进行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调查(按照各年龄段进行数据比较),得到以下数据:

图1入学前受教育情况统计

年龄段

比例

6--10岁(21人)

11--16岁(24人)

上过学比例

42.86%

70.83%

未入学比例

57.14%

29.17%

图2入学前家庭教育情况

年龄段

比例

6--10岁(9人)

11--16岁(14人)

接受过学习能力培养比例

44.44%

14.86%

接受过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比例

55.56%

28.57%

接受过卫生、行为能力培养比例

88.89%

71.43%

接受过劳动能力培养比例

55.56%

35.71%

接受过纪律意识培养比例

22.22%

7.14%

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6--10学生接受过学校教育的比例不到一半,11--16岁学生接受过学校教育比例相对较多;6--10学生在家庭教育各方面情况都较11--16岁学生情况为好。

这些数据从一侧面反映出了一些学生在入学前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3.1一些家长更多的是依赖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在入学前尚能对孩子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但一旦入学即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基本上交给了学校,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2家长对孩子及时接受教育的认识不足;3.3学生由于各方面教育的缺失,不可避免的存在各方面能力的不足;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若想促进新生更快的适应学校生活、更快的取得进步,学校必须对新生在各方面能力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补偿缺陷,发展特长,以更好的培养、塑造学生,以便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

通过研究学生入学前的背景,希望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使得培智新生能够较快融入校园生活,培养其各方面能力,使得新生在各个方面摆脱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而产生的不足,以适应学校教育,为其日后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内容:

新生入学教育问题。

探讨新生入学时应当提升的各方面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对象:

启智部培智2010—2011学年新生;

方法:

从新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着手,通过教师干预、个别化训练、思想意识培养等方式来提高新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帮助其解决就学中遇到的不适与障碍,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一)养成教育

1、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弱智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弱智学生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障碍,我们将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以下三类:

1.1完全不能生活自理:

不能独立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我移动;

1.2大部分不能生活自理:

第一类中有三种能力达不到即大部分不能生活自理;

1.3部分不能生活自理:

第一类中有一种达不到即部分不能生活自理;

(在以后的能力追踪调查中我们将以上内容再次细分为五个等级,这在后面会有阐述。

点击查看)

根据上面的内容,同时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分别针对各生活自理能力内容制定了一些需要培养的内容,现总结如下:

⑴独立、正确的大小便;

⑵学会按天气增减衣物;

⑶自我照顾;

⑷独立进食;

⑸独立穿脱衣物(部分困难学生限于穿脱薄衣物);

⑹独立洗漱;

⑺自我移动(独立上下楼梯、走、跑、跳等);

2、课堂常规教育;

2.1课前准备:

进入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品;

2.2侯课、坐姿:

坐直、手背后、脚并齐;

2.3课堂常规:

①上课铃响:

生:

起立——老师好;

师:

同学们好,请坐;

②下课铃响:

生:

起立——老师再见;

师:

同学们休息;

(下课后教师安排学生上厕所,课间活动等)

2.4举手发言:

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意识,注意让学生大声地说;

2.5朗读课文:

音量是否大、整齐与否、执书姿势是否正确;

2.6握笔、书写姿势要求;

3、课前活动;

3.1儿歌;

3.2数数;

(二)、学习能力

根据学生情况,在此主要将学习能力分为听、说、读、写、抽象概括能力等五部分。

1、听的能力:

听的能力可细分为听觉记忆、听觉理解两部分,各部分间是统一联系的整体,经过各部分的配合,从而达到信息的接受、理解、加工等。

对于培智学生,在听的能力方面应考虑以下方面:

1.1测定每个学生听觉记忆保持的时间,例如通过课堂反馈等方式,以此来适时巩固学生的旧知;

1.2培养学生的听觉记忆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记忆教学内容,例如通过数字串、儿歌、古诗背诵等方式来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2、说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从学生语言能力可看出其思维、理解等能力,同时加强语言训练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说”不仅仅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这些方面,更应当视为一个集接受、理解、思维等方面的系统整体。

说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影响,从本校学生情况出发可视为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即语言的接受、理解、表达(接受性语言、理解性语言、表达性语言)。

这些在课堂中,可简单视为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接受、理解以及通过回答问题等方式予以反馈的表达性语言。

3、读的能力:

3.1正确读书姿势的培养;

3.2朗读能力的培养;

3.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4口语能力差的学生当如何培养其朗读能力;

4、写的能力:

4.1正确书写习惯的培养(握笔姿势,不乱涂乱画等);

4.2对不愿写字的学生的培养;

4.3书写与生字词识记的联合统一;

5、抽象概括能力

5.1生活数学学科的知识迁移、总结、理解等;

5.2生活语文中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的升华;

5.3其它学科(生活适应、劳技等)在生活中的联想、运用;

(三)、社会适应能力

1、校园环境的认识:

熟悉校园,保证安全(厕所的认识等);

2、学生沟通交往能力培养:

学生不会与陌生人交往、与人交往时表情、语气僵硬等,这些问题的原因与学生从小少有与人沟通机会、本身社会适应能力差有一定关系;

(四)、执行指令能力

1、问题:

学生不能按照教师指令去做某件事;

2、原因:

胆小、不理解指令意思、主动性差;

五、研究过程

(一)通过对新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内容的界定与相关原因的分析,本课题组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研究工作;

1、分析相关学生各能力障碍程度及原因;

2、分析完后建立相关策略;

3、教学方法跟进;

4、形成生活自理障碍干预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

1、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1.1教师手把手教:

针对部分中、重度智障学生拉裤子、不会穿衣、洗漱等问题,通过教师、保育员手把手教,辅助与强化同步进行来培养新生相关能力

1.2模仿:

通过模仿教师或别的学生,使部分具备模仿能力的学生进行相关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1.3正确意识培养:

针对部分会大小便,但总是不去厕所,而是随地大小便的学生,通过教师或学生一至两节课带他去一次厕所,培养其在厕所大小便的意识;

2、课堂常规培养方式

2.1习惯培养;

2.2榜样作用;

2.3课前准备工作;

以上内容可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⑴个别化训练:

主要针对有情绪与行为障碍、注意力差、理解能力差的学生,通过各种个别化训练措施来使这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或适应课堂常规内容中1—3项内容;

⑵发挥集体作用,通过周围人的影响使课堂常规较差的学生尽快适应课堂;

⑶家庭培养:

通过家校联动,让家长在放假期间或学生在家期间着力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巩固学校教育成果;

⑷教师培养:

在新生入学时,教师在课堂常规教育方面要有意识,有重点地进行培养;

⑸儿歌教授影响:

通过教授学生课堂常规儿歌来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

⑹在班级建设中体现:

针对新生,在课堂常规培养中可通过班级建设中的相关内容来予以教育;

⑺课间活动时予以关注:

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培养。

3、学习能力培养方式:

3.1听觉理解能力的培养方式:

可通过提升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常识、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方式来进行;

3.2说的能力培养方式:

3.2.1接受性语言

(1)在授课时,注意不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即对所听到的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

这些可以通过一下方面来予以实现:

①分层教学;

②教师放慢授课时的语速,务让学生听清楚;

③听觉与其它感官配合进行记忆,如看图片、ppt、实物等;

(2)对部分语言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动、自闭症、情绪行为障碍等)采取吸引注意力、调动情绪、活跃课堂气氛等方式来进行培养;

3.2.2理解性语言

(1)帮助学生理解其所听到的教学内容,例如图片、实物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转化为其能所掌握的知识(与记忆、抽象概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等统筹思考)

(2)通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知识水平、生活常识等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理解其所听到的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表达性语言能力,包扩被动性语言与主动性语言及相关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等;

4、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式:

4.1多鼓励学生与人交往、让能力好的学生带着他们与别人玩等;

4.2培养学生自信心,促使其敢于与人交往;

4.3教师带领学生与伙伴一起游戏;

(二)、个案追踪示例

通过对以上研究方法的总结、干预策略与模式的建立,本课题组选取了启智一年级与启智三年级共四名新生,依据前述的干预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