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662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2020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

A、教书育人原则

B、乐教勤业原则

C、人格示范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A

【解析】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

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

现教育目的。

故选A。

2、()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A、《理想国》

B、《学记》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答案】B

【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选B。

3、你是普通班的班主任,班上成绩第一名的学生的家长认为实验班的学习氛围更好,提出要将孩子调到实

验班,但是该生私下向你表达不愿意跳班。

你首先应该怎么办?

()

A、建议家长先了解孩子的意愿再做决定

B、向家长分析调班结果的利与弊

C、告诉家长孩子不愿意调班

D、告诉家长新环境可能会使孩子成绩下滑

【答案】A

【解析】面对学生意见和家长意见不统一时,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先听从学生意见。

故选A。

4、宋老师要上一节高二数学课,他备课的最重要依据应该是()。

A、历年高考题

B、习题集

C、课程标准

D、教学参考书

【答案】C

【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

准是教师备课最重要的依据。

故选C。

5、创办了“北平香山慈幼院”的幼儿教育家是()。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蔡元培

【答案】A

【解析】1929年,张雷门主持北平香山慈幼院的幼稚教育,并主编“幼稚师范丛书”。

后又在香山见心斋开办

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开始深入探讨幼稚园行为课程,为开创中国化的幼稚教育理论作出努力。

故选A。

6、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以下正确的是()。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答案】A

【解析】B项: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因此,与题意不符。

C

项: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因此,与题意不符。

D项: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

课程强调合作。

因此,与题意不符。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故选A。

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的一门科学。

A、自然规律

B、经济规律

C、教育规律

D、政教规律

【答案】C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故选C。

8、白鼠学习压杠杆,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刺激——反应学习

D、辨别学习

【答案】C

【解析】白鼠学习压杠杆,属于刺激——反应学习。

故选C。

9、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

A、课堂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活动

D、生理活动

【答案】D

【解析】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是人这一有机体与环境中的

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为维持人的生命服务,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故选D。

10、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选择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答案】B

【解析】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

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绩,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

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因此,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故选

B。

11、下列关于教学过程特殊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认识的直接性

B、认识的教育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有领导的认识

【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

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包括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以及有领导的认识。

故选A。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

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

B、学校

C、家庭

D、教师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

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故选A。

13、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D、不高于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

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故选C。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诸于()。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答案】C

【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于《论语》是孔子对教育的观点,体现了启发式教学。

《学记》中也有对

启发性教学的阐述: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故选C。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学生观的范畴?

()

A、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B、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

D、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

【答案】D

【解析】现代学生观包括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三方面的内容。

题中D

项所述属于传统学生观。

故选D。

16、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学校可对学生进行()。

A、开除学籍

B、批评并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

D、劝退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

除。

故选C。

17、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

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

【答案】B

【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

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故选B。

18、教师要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中的()。

A、教师良心

B、教师荣誉

C、教师义务

D、教师公正

【答案】C

【解析】教师义务既是社会、教师集体用以调节教师行为的手段,也是从教师个人自身的责任、良心和荣誉

的角度出发,调节教师教育行为的手段。

教师义务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提高思想

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故选C。

19、教师要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中的()。

A、教师良心

B、教师荣誉

C、教师义务

D、教师公正

【答案】C

【解析】教师义务既是社会、教师集体用以调节教师行为的手段,也是从教师个人自身的责任、良心和荣誉

的角度出发,调节教师教育行为的手段。

教师义务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提高思想

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故选C。

20、下列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工作难度

D、运气

【答案】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

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

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其中努力是唯一一个可控制的因素,努力是可

控不稳定内部因素。

故选A。

2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是从学生自身特点看,表明学生具有()。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自主性

【答案】A

【解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意思是丝原本是白色的,把它放到青色的染缸中,白丝就变成了青

色;把它放到黄色的染缸中,就有变成了黄丝。

它表明了学生具有可塑性。

故选A。

2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价值

D、教育现象

【答案】A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推动

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

故选A。

23、我国学校以校长为首或以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

A、执行组织机构

B、决策组织机构

C、咨询组织机构

D、监督反馈组织机构

【答案】B

【解析】我国学校以校长为首或以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决策组织机构。

故选B。

24、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

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A、继续教育

B、终身学习

C、学习教育

D、成人教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

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故选B。

25、作业分析的核心是()。

A、直观分析

B、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

C、作业评判

D、作业中存在的优点

【答案】B

【解析】作业分析可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也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但最简单的方法是根据

表中的数据进行直观分析,即根据经验对表中的数据的关系进行判断。

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使

用价值。

但不管运用哪种方法进行作业分析,一定要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科学性问题,即作业中出

现错误的原因放在分析首位,因为这是作业分析的核心。

故选B。

26、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并持久地运用于再现和运用。

这是()

的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巩固性

D、启发性

【答案】C

【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

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故选C。

27、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

一”很多人都反应不出来,这种现象是()。

A、发散思维

B、定势

C、逻辑思维

D、启发

【答案】B

【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重复性地背乘法口诀表使人的思维形成定势,

因此在问题顺序发生改变时人们一时间往往反应不出来。

故选B。

28、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

A、法律事实

B、损害结果

C、权利变更

D、侵权发生

【答案】A

【解析】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