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618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doc

《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意义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今社会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品质,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让学习成为生活习惯,成为生活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高三复习课)

1.活动准备:

全班分为4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活动与探究,完成抢答和必答环节的问题解答,必答由小组推荐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负责问题解答,本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发表看法;科代表负责记录各小组活动情况,评出优秀学习小组,给予表扬。

(具体活动:

阅读课件相关资料,分组讨论,集中组员意见;展示讨论成果;分工合作,客观评价。

活动提示:

(1)抢答必须遵守抢答规则。

(2)每组小组长负责讨论情况记录,并与本组组员讨论必答题的思考角度和答题内容。

(3)活动中需要具有合作、效率与竞争意识。

活动主题:

学习型社会——我们身在其中。

2.活动过程:

第一步我的了解

活动形式:

小组抢答(老师交代抢答规则;课代表负责记录各组得分情况)

(1)学习型社会的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型社会在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社会现实谈学习型社会提出的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

增强学生查找资料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强烈参与意识和责任心。

第二步参与活动

活动形式:

分组讨论

观看课件展示的材料,围绕各组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小组长集中小组答案,确定本小组的中心发言人。

课件提供的材料有四则:

材料一:

一位心理专家说:

人是一个未被完善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自己。

材料二: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引起了整个社会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

2009年我国公布了又一批新职业:

导厠员、色彩咨询师、电玩竞技玩家、网游代练、养房保姆。

材料三:

为营造全民读书的浓厚氛围,湖南省正式将每年的11月定为“三湘读书月”。

首次“三湘读书月”活动11月7日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启动,确立了“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全民阅读”的活动主题,举办系列特色活动推动书籍走近人民群众。

材料四:

五年前,梅菊琴怀揣中专文凭来到上海,受学历和能力限制,工作简单而少有挑战性,看着外贸业务员带回来一张张动辄几十万的合同,她只能羡慕。

2006年带着梦想,她走进了上海电大松江分校,报读了英语专业,她用勤奋奠基,靠拼搏提质。

通过学习,她的底气足了,英语会话能力大大提高,三年来,她参与了德国、波兰、爱尔兰、巴拿马等国多家公司谈判,为公司拿下无数订单。

实现了从普通打工妹到国际贸易“谈判专家”的角色转换。

各小组讨论活动的主题:

第一小组:

材料一、材料二(见课件)共同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第二小组:

开展读书月活动对建设学习型社会意义非比寻常。

你从湖南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对应思考:

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三小组:

材料三和材料四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有什么启示。

第四小组:

你心目中的学习型社会是什么样的?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参与活动的能力。

第三步成果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围绕本组问题选派中心发言人集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组员可适当补充。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中心发言人:

我们的观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展读书月活动对建设学习型社会意义非比寻常。

你从湖南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中心发言人:

我们的观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度探究:

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

我们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有什么启示。

中心发言人:

我们的主要观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心目中的学习型社会是什么样的?

中心发言人:

我们的观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相应理论观点组织作答的能力。

第四步评估总结

1.引进竞争机制,客观评价成果展示的质量,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2.科代表总结点评各小组表现情况,老师适当点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第二单元知识结构。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思维。

板书设计

建设学习型社会

1.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2.为什么建设学习型社会(原因意义)

3.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

4.学习型社会条件下的教育

学案

(一)活动记录

第一步我的了解

(1)学习型社会的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型社会在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社会现实谈学习型社会提出的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参与活动

各小组成员围绕本小组的讨论主题展开讨论

第一小组:

材料一、材料二(见课件)共同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第二小组:

开展读书月活动对建设学习型社会意义非比寻常。

你从湖南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对应思考:

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三小组:

材料三和材料四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有什么启示。

第四小组:

你心目中的学习型社会是什么样的?

第三步成果展示

第一小组:

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文化生活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

从湖南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小组:

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小组:

我心目中的学习型社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评估总结

由课代表根据活动情况记录(包括答题参与人数、抢答、必答的质量)给予恰当评价;组与组互评;老师对学生活动点评,充分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对一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单元知识归纳总结。

(二)基础知识

1.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原因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1)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主张反映了当代世界的新潮流。

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世界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快速,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知识经济,需要有知识的人;知识的获取,自然离不开学习。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全党、全社会的学习是没有希望的。

(2)建立“学习型社会”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新要求。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3)建立“学习型社会”是解决我国当前新问题的新举措。

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着四大挑战:

一是失业的巨大压力和就业的重负;二是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能否和如何保持增长的持续性;三是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四是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只有建立“学习型社会”,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3.“学习型社会”条件下的教育

相对于当下的学校教育而言,“学习型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育目标的拓展

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

(2)教育方式的改变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类知识总量激增,必须改变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文化传承方式,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有机整合。

(3)教育体系的完善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三)视野拓展

关于“学习型社会”的特点,有多种概括。

第一,“两特点”说。

(1)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要学习,都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愿望,充分满足和实现每个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愿望。

(2)社会要能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四特点”说。

(1)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只是学习的一种场所,人的一生无法区分成“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强调“终身教育”。

(2)21世纪更加强调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者协调统一、地位平等,以大教育观在全员中开展教育。

(3)社会将根据个人需要,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4)在谋职过程中,将以学历证书为主转向以资格证书为主。

第三,“五特点”说。

(1)学习由不甚被重视的状态提升到支配生活的地位。

(2)学习由阶段性转变为全程性。

(3)学习由自在性转化为自为性。

(4)学习由非经济性转变为经济的直接动力。

(5)学习由注重经验性转向促进创新性。

还有的专家把五个特点概括为:

观念和结构——与时俱进;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条件——发达的信息网络;学习制度——开放互动,体制氛围——激励创新。

相对于当下的学校教育而言,“学习型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育目标的拓展

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