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383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doc

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做法与成效

2006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优农稳镇、商旅兴镇、开发建镇”的发展思路,紧盯“县域中部率先崛起,跻身全县第一方阵”目标,着力开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项目建设、计划生育”四项工作,以工业聚集区为载体,重点打造温州产业园和安徽电线电缆工业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效,民生、民政、涉农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呈数倍增长。

五年来,全镇工业总产值由1.12亿元提高到10亿元,同比增长了近8倍(同比2006年,下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6200万元提高到6.2亿元,同比增长了9倍;固定资产投资由3500万元提高到9.5亿元,同比增长了26倍;工业投资由1850万元提高到7.5亿元,同比增长了39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5000万元提高到7.6亿元,同比增长了14倍;财政收入由480万元提高到了3500万元,同比增长了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81元提高到6530元,同比增长了1倍。

(详见附表一)

(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五年来,我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积极开展外出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和商会招商等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成功招商之路,招商的方式逐步变化:

变粗犷型招商为精细型招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变注重项目数量为注重项目质量,变零星招商为商会招商,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截止目前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60.4亿元。

重点引进了投资18亿元的合肥温州产业园和投资20亿元的安徽电线电缆工业园等打捆项目,为镇域经济突破奠定了基础。

(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吴山工业聚集区是2006年经市发改委批准成立的工业园区。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高标准规划,高产业定位,重点打造以电线电缆、电力电气、机械、加工、制造等为特色的工业集聚区,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机电工业重镇”,园区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初成规模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

五年来,共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累计达1.5亿元。

完成了《吴山镇控制性规划》、《吴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吴王庙周过地区改造专项规划》等园区内控制性详规;完成了园区百花大道路、昌岭路、车左路等道路及排水排污管网建设19公里;完成了已建成道路两边10公里1万伏高压线架设和19.8公里自来水管网埋设;拆迁村庄7个,平整土地3000亩。

园区形成“三纵六横”路网格局,水、电、通迅等配套齐备,污水处理厂和110千伏变电所正在建设。

二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抓园区发展的关键是抓项目落地,为了让引进的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出效益,镇专门制定了《吴山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制度》和《项目服务指南》,对于引进的项目,分解落实到镇领导班子成员,帮助企业解决在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扎实推进了项目落地建设进程。

目前园区建成投产如丰鑫冷拔制管、国建钢构、金钟电气等企业由原来的10家增加到39家;合肥酒厂、中联机械、华泰医疗等8个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年内将投入生产;德成电气、国威线缆等6个项目基础已完工,主体工程正在建设;宝欣线缆、国立电缆、物华电缆等17个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10月份将陆续开工建设。

(四)工业企业快速成长。

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全镇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9家,分别涉及到机电、电气、制造、粮食加工等行业,初步形成了“机电工业重镇”的产业格局。

涌现出了合肥通用变压器厂、丰鑫钢管、万山生物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目前均运行良好,其他各类工业企业规模虽小,运行相对平稳,逐步做大做强。

预计2010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0亿元,销售收入9.6亿元,实现利税1870万元。

(五)稳步推进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

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规模化生产,信息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几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和宣传推广,桥冲、车左南冬瓜基地由5000亩扩展到2万多亩,迎来了全国南瓜大会和首届长丰南瓜节的召开;薛店、涂郢、岗楼等村优质稻基地和胜岗、五十埠、楼南等村优质棉基地初显规模;以科鑫公司为龙头的养猪业年出栏生猪40000头,建立利华养鸡大棚73个,年出栏鸡43万只,水产(黄鳝)养殖面积居全市之首。

涌现出了如合肥丰粮工贸、合肥益康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安徽省科鑫养猪育种等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江淮分水岭、扶贫、以工代赈、库区移民等项目资金,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个村居全部通上了水泥路,实现了各村自然村庄通砂石路工程。

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完成了牌碑桂岗、东岗柳树等村组村庄整治,完成了合淮路沿线村“四清四改”工程,开展了“清洁家园,绿化乡村”活动。

结合园区拆迁安置,完成了5.2万平米百花馨园新农村社区建设。

(六)土地征用管理规范。

完成了薛店、涂郢、官府三村的市级土地整理项目,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大了辖区内用地巡查力度,规范了农建房及宅基地申报审批程序,开展了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压缩项目用地规模,开展了建设用地置换项目实施、土地报批、土地供应和土地报批费用清理“百日会战”,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及村级信息员管理制度,启动了农村宅基地丈量登记工作,申报、批准了建设用地指标1769亩,为相关企业办理了土地使用证。

(七)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认真扎实地开展计划生育清理工作,落实了“村为主”常态化管理机制和“月积分”考核奖惩兑现,依法开展征收社会抚养费和“两非”案件查处,全面完成20个村居“四室一校”规范化建设,镇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大楼正在加紧施工中。

五年来,按照“一卡通”的要求兑付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库区移民、家电下乡、低保等涉农资金累计654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以上;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档案,为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新建了镇中心敬老院,134位五保老人喜迁新居,规范了敬老院日常管理。

全面完成了20个村居通广播工程和7个村农家书屋建设,充实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整合资源,撤并了部分中、小学校,加强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扩建了镇中心卫生院,完成了村级卫生室建设,规范了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累计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班30余次,受培训人数达8000多人;顺利完成了2006年的农业普查和2009年的经济普查工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五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验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消除信访隐患;创新方式加强了集镇创建管理。

“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作顺利实现,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县直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全镇干群共同奋斗的结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苦干实干,干中争援,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计划生育、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还未形成大的规模和品牌效应,生态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还不十分明显。

二是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程度仍然不够高,工作创先争优的意识不强,工作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打造,深入基层解决突发问题的办法不多。

三是工业经济总量不大,支撑全镇经济的好项目、大项目不多。

四是群众发展观念有待转变,投资环境和涉企服务流程还需不断完善和优化。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十二五”发展规划

未来五年是工业园区大招商、大发展的五年,是我镇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五年,是现代农业大发展的五年,是文化旅游和集镇建设协调迈进的五年,做好今后五年的各项工作,对于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大发展,实施三化联动”这一主线,继续按照“工业强镇、优农稳镇、商旅兴镇、开发建镇”的发展思路,抢抓承接泛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和合肥市“1419”组团建设机遇,切实增强“争先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牢树“三年倍增、五年赶超,跻身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和合肥市十强乡镇,打造全国机电工业重镇”的目标,深入推进以电线电缆、电力电气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效应,以南冬瓜、马铃薯为龙头的农业现代化和以建设新镇、改造老镇为引领的城镇化建设进程,突出二、三产业发展,统筹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总体奋斗目标:

确保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县南部乡镇平均水平,确保经济实力在县第一方阵中排位靠前,力争跻身合肥市“十强乡镇”(详见附表)。

具体指标为:

——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1亿元,年均增长23.5%,力争达到1.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60亿元,年均增长51.3%,力争达到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0亿元,年均增长53.2%,力争达到90亿元;工业投资实现65亿元,年均增长54.2%,力争达到70亿元。

——工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实现90亿元,年均增长55.2%,力争达到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0亿元,年均增长57.6%,力争达到6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

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500元,年均增长10%,力争达到11000元,其中二、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三。

——和谐社会建设目标:

到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率达100%,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类机制健全,基本实现人居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农民富裕健康,社会安宁和谐的新农村局面。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今后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服务工业发展为核心,着力培育镇域经济支柱。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要重点突出以电线电缆、电力电气、加工、制造等为主导的企业集群发展。

一是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项目建成投产进程。

着力完善工业园区道路硬化、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

按照“温州产业园、电线电缆工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和空港物流园”等四大板块开发建设工业聚集区,对签约项目实行定时开工、定期投产,按约定纳税,确保年均建设投产项目不少于20个,不断壮大园区规模,规范园区管理,成功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

二是实施“扩区”战略,集聚工业强镇发展后劲。

现有园区土地规模接近饱和,将现4.3平方公里扩大至10平方公里,园区内车左路、牌碑路向北延伸,新建杨庙路,向北向东扩大6平方公里,为“十二五”经济发展提供载体;做好“高大强”企业的引进工作,重点盯紧“国字号、央字头、500强”等大企业,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产业链长的符合我镇产业类型的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以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力争年均新签约重大招商引资企业15家以上。

(二)以城镇化发展规划为引领,逐步推进商贸旅游业发展。

随着吴山工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按照“开发建镇、改造老镇、扩展新镇”发展思路,努力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一是加快新镇区基建项目建设速度,构建吴山新形象。

重点建设镇便民利商综合服务大楼、计划生育服务所综合服务大楼、合肥温州商会大厦、安徽国建钢构大厦、新建1万平米集贸市场交易中心等城镇化标志性建筑。

二是突出商旅兴镇的总体取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抓住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和新桥国际机场带动周边发展的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积极运作一批商业用地,开发房地产、商业街、大型超市、高档餐饮宾馆等服务业项目,同时通过招商合作的办法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挖掘资源开发吴王历史文化休闲园和魏老河农家乐休闲度假村等旅游项目,拉动农民向城镇聚集和吸引市区消费向吴山倾斜,活跃第三产业。

(三)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化,深入开展“双20”工程建设。

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