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658520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礼考工记与管子的特征和对比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原书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

周礼考工记简介周礼.考工记中国第一部工科巨著,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早、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

其中涉及宫城设计的匠人建国和匠人营国两节,是现存最早的城市建筑及其规划方面的史籍之一,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独具一格的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设计思想考工记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我国古代都城规划有着深远的的影响。

进入20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考古的开展,使对考工记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研究者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思维方法,利用考古实物和模拟实验资料,对考工记所涉及的古代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在整体上把考工记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考工记内容要点城建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如不同级别的城市道路宽度城门数量都有明确的要求主张规整的规划方式,城市有清晰的中轴线,城市平面组合很有规则,左祖右社:

左边祖庙右边社稷坛,旁三门:

每边开三个门,宫城居中城市不仅是一个居住场所,而是一种符号,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和秩序,普通人难以僭越,这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关键概念: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核心:

礼代表城市元大都唐长安明清北京东都洛阳.元大都1.主体规划:

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

城西面建社稷坛,城东面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划制度。

2.道路系统:

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

呈方格网布局。

唐长安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明清北京明清时期的国家首都全城分为皇城宫城内城外城等四部分居民区仍以坊相称,坊下称铺建筑轴线十五里,是世界之最,也体现洛书的方位常数十五之数。

客观评价考工记的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长安和北京城(元代和明清时期),清晰的街坊结构和笔直的街道,以及城墙和城门无不反映了周礼考工记中“礼”的思想。

考工记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因为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城市都能体现出来的。

北魏洛阳只有宫城居中,左祖右社;

隋唐长安则更多的体现出城制,如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而市却在宫南。

元大都则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知道思想就是城制。

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

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历朝历代对考工记一直都有所遵从,但是除了元大都外,其他很多城市都是前市后朝,宋东京则是打破了城制的严整的布局,市场集中改为沿街商业。

管子简介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包括儒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管子与城市规划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后人假托管仲所作的政治名著。

管子一书在很多方面对周礼进行了否定,在城市规划领域,管子主张从实际出发,不重形式,不拘一格。

要“因天才,就地利”,不为宗法封建与礼制制度所约束。

所以,“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同时,在城市与山川环境因素的关系上,管子也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立政篇)。

这些理论对后世风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内容要点城郭不必中规矩,主张因地制宜不必中准绳,不必追求形式上的统一注重功能分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对后世的风水理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代表城市南宋临安城宋扬州城宋元泉州隋江都明清赣州.千古名邑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端,江苏省中部,东与泰州、盐城市交界;

西通南京,与六合、天长县接壤;

南临长江,与镇江、常州隔江相望;

北接淮水,与淮安、盐城市毗邻;

中有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考工记与管子的对比考工记的核心主张是皇权至上,而管子的核心主张是自然至上,相比之下,管子比较理性,有功能主义的一面。

如果说周礼考工记对中国政治性大城市的规划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话,那么管子和“风水”理论在中小型城市的规划中发挥着更明显的影响力。

当然,这两种规划思想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同时反映了这两种思想,其中典型的例子如南京(1949年以前)。

可以说,在西方的规划思想传入或者闯入中国之前,这两种思想一直统治着中国的城市规划,他们共同作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富于个性的、人造之城。

谢谢观赏致远不是文艺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