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相关介绍及设计注意事项PPT文档格式.ppt
《LCM相关介绍及设计注意事项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CM相关介绍及设计注意事项PPT文档格式.ppt(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彩色滤光片基本结构是由玻璃基板(GlassSubstrate),黑色矩阵(BlackMatrix),彩色层(ColorLayer),保护层(OverCoat),ITO导电膜组成。
一般穿透式TFT用彩色滤光片结构如下图。
vCFPixelArray:
v面板Array:
观察角度不同,获得的亮度不同v广视角分类:
vTN+Film相位补偿方式v共面开关(In-PlaneSwitch,IPS)模式(日立的Super-IPS和现代电子的FFS(FringeFieldSwitching)液晶模式则是IPS的改进)vFFS:
FFS技术为现在韩国HYDIS掌握的一种TFT-LCD技术,全称为边缘场开关技术(FringeFieldSwitching,简称FFS.HYDIS已在FFS原有的基础上开发出AFFS,AFFS+,HFFS,BFFS等多项技术.v多畴垂直取向(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MVA)模式(三星公司的PVA(PatternedVerticalAlignment)模式及夏普公司的ASV(AdvancedSuperV)模式是MVA模式的延伸)v其它还有松下的OCB(OpticalCompensatedBirefringence)及NEC的SFT(Super-fineTFT)技术等等vTN+Film相位补偿方式vIPS:
vIPS是“InPlaneSwitching”(共面开关)的缩写vIPS技术为日本日立公司于1996年开发成功的显示技术。
v1998年,日立又推出了S-IPS(Super-IPS),除了有IPS原来的技术以外,亦在反应率有了改进。
v在2002年,日立又推出了AS-IPS,在明暗比方面有很大的改善。
v目前IPS厂家:
日立,LG,瀚宇彩晶、IDTech(奇美电子与日本IBM的合资公司)、TM、CMI3.IPSIPS模式特性:
v1.无论是垂直还是水平方向,80内均没有阶调反转现象。
v2.电压保持率很高。
v3.视角特性的方位对称性不佳。
在某些方位角视角范围不够宽。
v4.开口率小,透过低。
v5.响应速度较慢。
v4.VA模式(垂直取向模式)vVA技术厂家:
夏普CPA富士通MVA(P-MVA)三星PVA(S-PVA)友达光电MVAvMVA:
多畴垂直取向技术由富士通公司开发,不需要摩擦的特殊取向技术:
ADF技术(AutomaticDomainFormation:
自动成畴)4.MVAv当不加电时,在上下基板小凸起的作用下,绝大部分液晶分子垂MVA-LCD结构面取向,因为上下偏光片正交设置,所以无场时为暗态。
v当施加电压时,上下小凸起间产生倾斜电场,使得液晶分子变成倾斜取向,由于液晶分子的双折射效应,入射线偏光经过倾斜取向的液晶层后变成椭圆偏振光,这样就会有光从检偏器射出而得到亮态显示。
而且随着电场的加大,透射光强度也相应增大。
vIPS平面控制模式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宽视角解决方案,基本上画面不会随视角的变化而出现明显失真;
vMVA则随观看视角的增大会出现颜色变淡的现象,这一典型特性是判定MVA的重要依据!
硬屏与软屏:
二、LCM结构及相关注意事项v1.LCD及偏光片v2.铁框v3.背光v4.FPCv5.其它1.LCD及偏光片v1.1确认玻璃资源v1.2确认玻璃状态,普通屏还是全视角屏。
项目屏使用状态-倒放还是正放,是否有资源。
v1.3确认玻璃外形,考虑兼容。
v1.4玻璃上下两层偏光片。
普通视角屏:
偏光片厚度0.135;
宽视角屏:
0.22,IPS/FFS屏:
0.135,MVA偏光片:
0.135,增亮偏光片:
0.17。
v1.5偏光片尺寸一般比CF外形单边小0.3mm以上。
v1.6下偏光片不要做到和TFT长度相似,影响造成破片。
v1.7IC高度一般在0.3mm。
注意避免IC上方有胶带类挤压后压到IC。
v1.8上偏光片要求光面,下片一般要求雾面。
2.铁框v2.13.5寸以上建议使用0.2mm铁框。
SUS304。
v2.2铁框尽量做4角全包设计,增加强度。
v2.3铁框与胶框配合间隙一般0.05mm,最小0.03mm。
v2.4铁框卡扣不易过大,一般设计2.5*0.6-0.8左右,过大影响强度,尽量减小。
v2.5卡扣的数量,视结构不同有所区别,一般2-4个,数量多会影响强度。
v2.6铁框结构不要做成如右图所示的分段结构,影响ESD.v2.7如果侧边宽度过窄,如下左图,如果不做胶铁一体,建议做铁框双折边结构,增加强度。
铁框离玻璃至少0.25v2.8焊盘对应铁框部分需将铁框挖掉,以避让焊盘处厚度。
v2.9铁框离元件槽,保证0.5mm以上,避免FPC上的元件碰到铁框,短路。
v3.0如果FPC要包到铁框里面,为了只增加局部厚度,可以将铁框对应FPC位置,往外冲起。
v3.1侧边做挂台的,建议将铁框一并伸出。
3.背光v3.1结构构成:
v3.2胶框侧边胶厚,最小0.4mm,一般0.45以上。
(与厂商有关)局部胶厚有的可以做到0.35mm。
v3.3胶框与玻璃配合间隙3.0寸以上,一般设计0.15mm,最小0.1mm。
底部部分,玻璃离胶框要求0.3mm。
主要为防止破片。
v3.4膜材厚度:
黑白胶0.06+BEFRP20.115+BEF0.065+扩散片0.05+导光板最小0.45(有的厂家可做0.4)+双面胶0.03+反射片0.06=0.83v3.5LED使用0.6mm厚的,0.4LED价格高且亮度做不上去。
v3.6元件槽上方离LCDAA区距离,D至少5.1mm,保证发光效果。
v3.7玻璃槽槽深,非全贴合结构:
玻璃+偏光片厚度+0.05mm;
LCM与CTP全贴合结构,偏光片凸出胶框0.1mm。
v3.8元件槽尺寸,一般2.3mm宽度,长度依元件数量。
v3.9元件槽部分,做上加强筋,宽度2mm以上,尽量2条以上,底部长筋宽度需有0.5mm。
4.FPCv4.1FPC,双层走线。
厚度在0.12mm。
v4.2FPCbonding区宽度,需要根据玻璃PIN区宽度来定。
一般在玻璃PIN宽度基础上,左右各加1mm。
如下图。
每家玻璃PIN宽不同,在兼容玻璃时需要注意宽度。
v4.3FPC上一般元件区宽度设计2.1mm,特殊情况可以减小到1.8mm,但需要同时评估走线和摆件。
元件离FPC边保证0.3mm。
v4.4为ESD考虑,需在FPC上做双面露铜,通过0.05mm导电胶粘到铁框上。
v4.5对于FPC弯折区域,视弯折使用状态,保证走线保护在内部。
走线背面要求铺网格铜。
尽量不要做单面,一是比较弱,二是ESD不好。
三、效果相关v1.亮度v2.色度v3.饱和度v4.对比度v5.均匀度v6.常见效果问题v1.1模组亮度,主要取决于背光的亮度和玻璃的透光率。
背光的亮度与其使用的膜材和LED有关。
特殊膜材BEFRP2,BEFRP3,ESR。
LED目前普遍亮度等级在20ma2600-2700cd/m2左右。
v1.2模组亮度分档,现在高亮一般要求400以上,有的450以上,甚至500以上。
v1.3新项目亮度定位,一般先咨询供应商目前做的亮度状态,我们的标准要比市面上主要平均亮度高10%左右。
1.亮度v1.1色坐标,就是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中的坐标点。
v1.2我们色坐标范围:
x0.275-0.315,y0.285-0.325。
v1.3比较理想的典型值,偏冷调,x0.28左右,y0.30左右。
v1.4x超过0.30,y超过0.32,一般是比较偏黄的。
v1.5色坐标值只是一个参考数据,结合肉眼效果评判。
2.色度v1.1色彩饱和度,国家在CIE1931中制定标准RGB值,屏测出的RGB放在CIE中,其RGB所包含的面积除标准面积,得出饱和度。
v1.2饱和度,有计算公式,可由RGB的xy值,计算得出。
v1.3普通屏的饱和度一般在60%左右,最差的55%。
一般全视角的饱和度在70%以上(72%左右),更高的测出的饱和度在90%左右。
3.饱和度v1.1对比度,即最亮亮度除以最暗亮度。
v1.2普通屏对比度要求500以上,全视角屏要求在800以上。
v1.3量测时,对比度会与调试代码有关。
4.对比度v1.1均匀度,整个画面的亮暗均匀程度,白画面测试5点或9点,最低亮度除以最高亮度。
v1.2均匀度要求80%以上,对于样品确认阶段,要求做到85%以上。
v1.3色彩均匀度,较大尺寸的屏,如C12,样品会呈现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色调不太一致的问题,需要注意。
同一片屏,量测5点或9点,色坐标xy值不能相差0.015以上。
5.均匀度v1.1斜条纹v1.2牛顿环v1.3爆灯,暗区,光束v1.4AA边亮线,漏光v1.5均匀性v1.6色调,效果一致性6.效果常见问题Tha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