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646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x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docx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篇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一、内科系统  1、心血管内科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掌握内容  1.必须掌握的疾病  心律失常:

分类、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含心电图诊断)、各类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高血压(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危象。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分型、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心肌梗塞:

临床表现、诊断(临床心电图、酶学)、治疗、介入治疗、非介入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

  2.必须掌握与心血管专业相关的辅助检查  熟悉操作心电图机,阅读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并作出心电图诊断。

掌握胸片读片方法,对心内科常见病:

风心、高心、心衰、心包炎的片作出诊断。

  能正确理解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24H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显像报告及理解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二)熟悉内容  常见瓣膜病、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肺复苏、晕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了解内容  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电复律术;心包穿刺;心脏起博;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扩张、支架术。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1.在前3年第一阶段轮转中掌握的病种应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并要掌握这些疾病的新进展。

  2.在第一阶段轮转中熟悉的内容在本阶段应转为掌握内容。

  3.在第一阶段轮转中了解的内容应转为熟悉内容。

  4.在相应心血管专业小组轮转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地参与或在现场观摩介入性诊疗技术操作,以了解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经过、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5.积极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病案讨论、教学查房、重视基本技能规范操作的实践。

  6.能熟练阅读心动超声波的报告,熟知其临床意义。

  7.熟练阅读正常和异常心电图和较疑难的心电图:

如房室肥大、心肌梗死(各期)、电解质紊乱、各类心律失常(阻滞型、异位型、预激综合征)等。

熟练操作心电图机器,能识别心电图中因伪差所致的心电图异常的假象。

  2、呼吸内科  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1.掌握内容  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

  必须掌握的疾病(发病机理、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结核、肺癌、肺心病、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咯血、呼吸衰竭等。

  常规检查:

纤支镜检查诊断、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

  2.熟悉内容  基本技能要求  胸腔穿刺抽液抽气、采集血气标本和分析血气结果、结核菌素试验、呼吸机参数调节、体位引流、窒息抢救、吸痰。

  3.了解内容  了解的疾病:

结节病、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肺间质疾病,肺栓塞、睡眠呼吸紊乱综合征等疾病。

  基本技能要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粘膜、肺活检、胸部、经皮肺活检,雾化治疗、睡眠呼吸监测等诊疗手段。

了解胸腔插管闭  式引流、胸膜活检等。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1.在前3年内科临床工作基础上,要求在后二年内门、急诊及病区工作中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并掌握这些疾病的新进展。

  2.熟练掌握呼吸科各项诊疗技术和操作方法。

在第一阶段(前3年)中需了解的疾病,如肺间质性疾病,肺真菌病,肺栓塞,睡眠呼吸紊乱综合症等疾病,在第二阶段(后2年)即应转为掌握。

并较好地完成院内其他学科的会诊任务。

  3.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实习医师。

完成病区医疗工作,认真参加教学查房和夜查房,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4.结合临床实践参加一定的临床科研工作,协助上级医师完成一项临床科研课题。

  3、消化内科  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1.掌握内容  ⑴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生化功能。

  ⑵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

  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肝性脑病、门脉高压、腹水)、急性胰腺炎水肿型与出血坏死型的区别及常规处理、胃癌、肝癌、肠癌、上消化道大出血、黄疸的常见病因及紧急处理。

  ⑶三腔管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内镜检查和肝穿刺活检、腹腔穿刺、诊断性腹穿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⑷消化系统常用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肝功能试验评估。

  2.熟悉内容  ⑴腹痛的鉴别诊断、肝功能异常鉴别诊断、慢性腹泻的病因和处理原则、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处理。

  ⑵B超、和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⑶肿瘤标记物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意义等。

  3.了解内容  ⑴恶心、呕吐等病因和处理原则、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结核性腹膜炎  的鉴别、慢性肝病病因及处理原则、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⑵消化内镜常见病变图像的识别。

  ⑶核素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消化系统的其他一些诊疗技术。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1.在前3年第一阶段轮转中掌握的病种应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并要掌握这些疾病的新进展。

  2.在第一阶段轮转中熟悉内容在本阶段应转为掌握内容。

  3.在第一阶段轮转中了解内容应转为熟悉内容。

  4.本专业的一些基本诊疗技术如胃镜等在相应专业小组中轮转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以独立操作。

  5.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组织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上级医师应结合病例在查房时考核住院医师的基本技能的操作是否规范、准确。

  6.能熟练阅读消化脏器B超报告,胃镜、肠镜及其病理报告,并熟知其临床意义和诊治原则。

  7.在上级医师的带领下能较好地完成院内消化专科的会诊任务。

  4、血液内科  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掌握内容  1.各类常见血液病  贫血、出血性疾病、急性、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掌握基本技能:

骨髓穿刺及活检的适应证、禁忌证、报告分析及掌握骨穿、骨髓活检及腰椎穿刺操作。

  

(二)熟悉内容  各类常见血液病  的分类及治疗原则、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骨髓增生性疾患及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各种溶血、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治。

  (三)了解内容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血友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成分输血和输血反应、骨髓移植。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1.在第一阶段血液内科轮转中原规定为熟悉的内容转为掌握内容。

  2.在第一阶段血液内科轮转中原规定为了解的内容应转为熟悉内容。

  3.本阶段应了解各种难治性血液病的治疗(如难治性、难治性白血病),血液疾病外科治疗。

有一定诊断和处理血液系统疑难病例的能力。

  5、风湿病专业  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掌握内容  1.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非甾体类消炎药()的作用机制。

  3.常见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二)熟悉内  容  1.多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痛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成人′s病,磷脂抗体综合症和各型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激素用药原则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三)了解内容  的相关理论。

  2.靶向治疗的概念。

  (四)基本技能的要求:

  1.初步掌握动脉血气、骨髓穿刺、腰穿及膝关节腔穿刺等的操作方法。

  2.初步掌握关节的检查方法。

  3.基本掌握,的X线表现。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1.掌握内容:

  ①免疫学基础知识。

  篇二:

201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201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我院临床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工作,根据《镇原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本年度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要求  1.政治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

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

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

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

  2.专业理论:

根据住院医师培训相关专科标准细则要求,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临床技能:

掌握本学科基本诊疗技术以及本学科主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门急诊处理、病历书写等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

掌握重点传染病基本防治知识,能及时、正确报告传染病病例。

  4.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可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5.专业外语能力:

掌握一门与本专科有关的外语常识,能基本阅读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和文献资料。

具有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

  6.科研写作能力:

了解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有能力者结合临床实践,能写出1篇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

  7.经考核考试证明能胜任与其相对应的专科医师临床工作。

  二、培训对象  2010年及以后分配到我院从事临床或医技工作的住院医师。

  三、培训内容、形式和时间  

(一)公共科目理论学习内容:

  1.有关法律、法规:

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侵权责任法等;  2.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  3.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4.重点传染病防治。

  以上公共科目以自学为主,由科教科定期组织参加医院人机对话考试。

外语、医药计算机应用基础参加各级晋升考试。

  

(二)培训形式以临床、实践、自学为主、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相结合。

具体详见下发各专科培训细则。

  (三)培训时间5年。

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普通专科培训(3年)主要进行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培训;第二阶段亚专科培训(2年)以参加本亚专科的临床实践为主。

8—12个月安排担任总住院医师或相应的管理工作。

  四、培训管理  实行院科两级培训管理方式:

每科成立培训小组,由科主任担任小组长,配备联络员、秘书、带教老师各1名,对轮转到本专业的住院医师进行带教、指导和管理。

并负责组织在该科的考核,全院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由科教科负责。

  五、考核  完成第一阶段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不合格者适当延长培训时间至达合格为止。

考核实行学分制总学分由临床实践、医学理论、政治思想及职业道德、阶段综合考核各门成绩组成。

临床实践考核由医院考核专家组进行现场考核。

  六、轮转程序及要求  1.新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后进入培训轮转。

  2.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主任组织,对住院医师进行全面性的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指标完成情况、临床综合能力、出科考核等。

考核完毕将出科考核评分表送科教科。

  3.各专科培训内容及要求参看《镇原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七、轮转安排  内儿科2-3个月,超声科1-2个月,放射科1-2个月,妇产科2-3个月,普外科2-3个月,。

  医务科  2012年1月  篇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计划  住院医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