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642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施工方案.................................................-2-

三、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4-

四、主要劳动力、材料及机设设备的供应计划....................-11-

五、建筑平面图布置..........................................-12-

六、主要技术组织措施........................................-13-

七、施工进度计划............................................-17-

八、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图2)...............................-21-

九、双代号网络图(见附图3).................................-21-

十、时标网络图(见附图4)...................................-21-

十一、答辩记录表............................................-21-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十二、成绩评定表............................................-22-

一、工程概况

1、设计资料

2、设计题目: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3、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公司综合办公楼,具体位置见附图。

该工程为底层框架,上部四层为砖混房屋,平面形状呈一字型,建筑物宽为12.5m,长为43.2m,层高为:

底层4.2m,其余各层高3m,房屋总高度

16.8m。

建筑面积为2916㎡,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标高为-2.5m,并设有截面为500mm×600mm地梁,地梁顶标高为-0.16m,进深梁截面尺寸为850mm×400mm,首层顶板为现浇,板厚150mm;上部每层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抗震构造柱,板为预制空心板,楼梯为现浇楼梯。

室内外高差0.6m。

装饰方面:

内墙为普通抹灰,外墙贴面砖,地面为水泥砂浆地面,板底勾缝,室内均刮腻子,喷大白两道。

4、施工条件

本工程位于市区,交通运输方便,水电均由原有建筑引出,现场不设置变压器,现场已平整。

各种预制构件均可在预制厂制作,然后用汽车运往工地,也可组织随吊随运,现场不设加工厂,材料和劳动力、机械设备均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日期从2012年3月15日—10月15日,共7个月。

施工期间平均气温为5℃—25℃,土为二类土地下水位-4.0m,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本地区

7、8月份为雨季,不考虑冬期施工。

二、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合理选择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流程,选择施工组织方式等。

1、施工组织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按照“技术优先、科学管理、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在对工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后,确定本工程施工中不同阶段的主攻方向和其他配合的最佳方案,工程的整个过程以土建施工为主,各安装专业配合穿插进行施工,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把强化管理缩短工期放在首位,使该工程达到预期的目的。

2、施工程序及施工顺序

本工程总的施工方向和程序遵照“三前三后两同时”的原则。

即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安装,先结构后装饰,工程管线安装与土建同时施工,争取提前插入装修阶段的施工,保持均衡发展,为提前竣工创造条件,另外各工序之间必须保持技术间歇,使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初期要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先导,实施平面分段,立体分层,同步流水施工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安装调试工作,始终贯穿于主体、装饰装修、收尾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紧凑搭接,循环推进严格执行交接检查,相互做成品保护,避免交叉污染。

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程序如下:

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开挖基坑→浇筑混凝土垫层→混凝土独立基础及地梁(绑筋、支模)→混凝土独立基础及地梁(浇筑混凝土)→基础结构验收→回填土施工。

2)主体工程施工顺序

底层放线→框架柱(绑筋、支模、浇筑)→框架梁、现浇板(绑筋、支模)

→框架梁、现浇板(浇筑)→楼梯绑筋支模浇筑→底层砌砖墙→一层砌砖墙→一层浇筑构造柱混凝土→一层圈梁→一层吊装楼板→一层楼梯→二层砌砖墙→二层浇筑构造柱混凝土→二层圈梁→二层吊装楼板→二层楼梯→三层砌砖墙→三层浇筑构造柱混凝土→三层圈梁→三层吊装楼板→三层楼梯→四层砌砖墙→四层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四层圈梁→四层吊装楼板→主体工程验收。

3)屋面工程施工顺序

找坡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屋面工程验收。

4)装饰工程施工顺序

顶棚抹灰→内墙抹灰→门窗安装→玻璃油漆→楼地面→刮腻子→外墙面砖

平行搭接与上述工艺,待外向面砖装饰完成后进行散水台阶施工→细部清理→全部施工工艺完成后交工验收。

三、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1、基础工程

1)基础挖土

定位放线确定基础开挖尺寸后进行机械开挖。

由于开挖深度为2.5m,地下水深度为-4.0m,故不用降低地下水水位。

其属于二类土,开挖深度超过1.5m,故考虑放坡,按设计基础混凝土垫层尺寸,周边预留300mm作施工操作面开挖基础。

2)混凝土垫层

①清理基层:

浇注混凝土垫层前,应清理基层的淤泥和杂物,基层表面平整度应控制在15㎜内。

②找标高:

根据木桩上水平标高控制线,向下量出垫层标高。

③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机开机前应进行试运行,并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混凝土搅拌时应先加石子,后加水泥,最后加砂和水,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min。

④铺设混凝土:

混凝土铺设从一端开始,由东向西。

应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h。

如时间过长应分块浇筑,接缝处混凝土应捣实压平。

3)混凝土独立基础

①浇灌混凝土前,清除冲浇灌仓面的建筑垃圾、泥浆、浇水湿润模板。

间断施工时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留置施工缝。

②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水灰比及施工配合比,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计量准确,外加剂掺入量严格按其说明及有关规范执行,机械振捣由熟练技工操作,保证不漏振

③雨天浇灌时,应随浇随盖,防止未凝混凝土被雨水冲对其质量有影响。

④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拆模时间按规范执行,且强度不少于设计强度

70%。

4)基础地梁

①检查基底标高与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②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2.5,有出厂合格证与试验单。

砂子采用中

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质。

5)基础回填土

回填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250㎜,并逐渐夯实。

回填的填料种类、密实度要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的高度或厚度。

严格控制材料容量、含水量等指标。

人力打夯前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填土厚度为250㎜,打夯之间对填土进行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2、主体工程

1)脚手架工程

①脚手架搭设

外脚手架: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建筑物周围搭设双排钢管扣件式落地脚手架,满挂密眼网,施工操作层满铺脚手板。

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式形式。

结构施工中设一个落地式收料平台负责楼层的材料倒运。

内脚手架:

采用满堂脚手架。

装修阶段:

采用双排钢管扣件式落地外脚手架。

再结构外脚手架搭设时考虑外装修的需要,按装修脚手架进行设计,内脚手架采用满堂脚手架。

②脚手架验收与安全事项

脚手架安装完毕,必须经过安全部门全面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主体施工阶段,模板支撑系统不得支撑在架体上;

架体外围和架体底部均应满挂安全网;

组织专业小组负责脚手架的安装、升降、维修和安全监护。

任何人不得改动架子的构造;

安全员负责经常检查承力托、挑梁等焊接结构的焊缝是否有开焊及漏焊,检查撑力假是否完好,穿墙螺栓、圆钢拉杆、钢丝绳拉杆是否完好无损。

③脚手架拆除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拆除时由上而下进行,不得上下同时拆除;

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不得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在拆除脚

手架;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时应先在适当位置加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在拆除连墙件。

底层框架结构

1)模板工程

①采用组合钢模时,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

采用扣件钢管做支架时,扣件必须要拧紧,要抽查扣件的力矩,横件的步距要按计划要求设计。

②严格控制板顶的标高,并要求误差应不得大于±1mm。

③严格控制模板拆模时间,拆模强度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④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

并应把活动部件固定牢固,严谨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2)钢筋工程

施工员和操作工人必须反复研读图纸和有关规范、有关图集,切实掌握设计意图,按图纸规定的品种、规格、形状和尺寸配料、加工。

按抗震要求,箍筋的两弯钩均须弯成135度。

将加工好的钢筋挂牌编号。

钢筋绑扎前应事先考虑钢筋穿插的先后顺序,明确钢筋之间的上下、里外相对位置。

①构造柱刚劲绑扎:

操作程序:

调整插筋位置→套箍筋→绑主筋→绑箍筋

操作要点:

(1)调整从基础或楼面上伸出的插筋。

(2)计算好珠子供需多少个箍筋,并按箍筋弯钩叠合处需要错开的要求,将箍筋诸葛整理好,并全部插入插筋上。

(3)然后立柱子钢筋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绑扎时,按要求间距由上而下采用才缠扣绑扎箍筋,箍筋转角与主筋的交叉点应逐点绑牢,根据抗震构造要求,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角,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②钢筋焊接:

钢筋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

定,焊接接头不宜设在梁端和桩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应设在受力较小的部位,且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的激励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无论采用哪种焊接方法,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焊接前,先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施焊。

③闪光对焊:

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的操作工艺,应首先进行闪光,当钢筋断面已平整时,应立即预热闪光及顶锻过程,闪光对焊时,应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首先连续闪光,最后进行顶锻,完成整个闪光焊接过程,需要预热时,宜采用电阻预热法预热,留量应为

1-2mm,预热次数应为1-4次,每次预热时间应为1.5-2s,间歇时间应为3-

4s,顶锻留量应为4-10mm,并应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预热闪光焊时的烧化留量不应小于10mm。

3)混凝土工程

①砼的拌制:

严格按配比单计量配料,称量误差控制在GB50204-2002表

7.4.3所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称量器具定时校检,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按正确的顺序投料,控制搅拌时间。

②砼的浇筑:

控制砼从出料到浇捣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规范规定。

浇柱砼前,先在底部填50-100mm厚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砼浇筑前,应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