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627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 附件1 编号:.docx

编号: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团队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李文联

推荐院校:

襄樊学院

推荐时间:

2010年3 月6 日

湖北省教育厅制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襄樊学院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是一支严谨、求实、奋进、团结、创新的教学团队。

本团队以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单位,以电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课程体系、一流的教学理念、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团队。

一、教学团队形成的历史

1988年开始原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先后与华中师大、湖北大学等校联合开展物理专业本科教育以来,我们一直按照本科教学的需要进行电工电子技术及其实践课程的重点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老中青三结合,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1996年《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1996年《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与改革》获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1997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湖北省二等奖及最佳组织奖。

1998年以来,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

12个专业相继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电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及其实验、实践课程。

2003年《电路理论》被评为省级优质课程,2006年《电工电子技术》和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现正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2008年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电子技术应用科研创新团队2009年被评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二、教学团队的组成和教学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以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单位,以电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

形成了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参与本教学团队建设的教师有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的8人(含在读博士3人)。

有院级学科带头人1人,教学名师、教学标兵、科研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多人,5名教师来自于电子企业。

分别担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理论及其实验、实践教学任务。

30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

李文联,男,1956年2月出生,襄樊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工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襄樊学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毕业于襄阳师专和湖北大学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1年留校任教,1987年结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助教进修班。

现从事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研究以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工作。

李文联教授热爱教育事业,勇于开拓,积极奉献,敬业爱岗,治学严谨,为人正派,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率先在我院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完成各

种教学研究项目20多项,多次获省级和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省级优秀教

学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两次获学校教学

质量优秀奖一等奖;获湖北省高等学校课件评比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中国物理学会的多媒体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多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EI收录6篇,ISTP收录3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4本,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版9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指导学生科技活动和竞赛,获全国和

省级奖36项;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一、二、三等奖10项。

参与建设的《电磁学》课程2004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建设的《电工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参与建设的物理实验中心2007年被评为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持建设的电工电子实

验中心2008年被评为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团队

2008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电子技术应用科研创新团队2009年被评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还参与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工作。

曾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园丁、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科研成

果优秀指导教师、教育实习优秀带队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十佳教职工、教学标兵、科研标兵、教学名师和湖北省优秀教师。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李老师认真负责、毫不保留、倾囊相助。

连续几年义务为全校教师和岗前青年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前后总计有600多人次,200多学时。

襄樊学院青年教师秦俊、肖凡、张婧婧、张臣文、李杨等都曾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和学术论文发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四、教学团队的主要成果及特色

近几年来,教学团队全体人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发明创造思维能力、实用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能力的目标,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

索性的改革;我们采用理论、实践、应用三结合教学方式,将三者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学研究成果突出;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自主式学习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较多知识,教学质量优良,教学效果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科技实践活动,学生的科技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并根据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将代表着仪器仪表发展的最新方向和潮流的虚拟仪器技术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相结合,研制和改造了一系列的数字化电子实验仪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演示实验和远程实验教学,创建了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开创了演示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新领域,解决了传统演示实验难做、可见度差和难以显示动态过程的问题,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还研制了各具特色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单片机实验箱和CAN总线实验板,开发了一批实验教学软件和实验室计算机管理系统。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具有多处创新,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教改项目,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了以课程实验为主体、以技术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两翼(“一体

两翼”)的三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新体系,形成了以“三个面向”(面向专业的基本实验、面向学科的课题研究、面向行业的技能实训)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2、以数字化实验研究和远程实验教学系统开发为支撑,改进了现代化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了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运行机制。

3、以技术教育基地、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及创新实验室等为平台,以实验项目和电子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4年以年,我们为企业开发电子产品达20多项;学生申报的大学生科研项目有27项在学院立项;学生的研究成果已获国家专利82项,近几年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及参加全国及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竞赛的成绩都有大幅度提高。

2004以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86项(其中全国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学生在《电子制作》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特别是

2009年我校大学生在电工电子教学团队的指导下,以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依托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种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省级及以上奖

16项,其中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教学团队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20多篇,ISTP收录20多篇,中文核心期刊20多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8本,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9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自编实验讲义12本。

1.带头人情况:

二、团队成员情况

李文联

出生年月

1956.2

参加工作时间

1973.4

政治面貌

汉族

最终学历(学位)

学士

授予单位

湖北大学

授予时间

1993.12

高校教龄

29年

职 称

(双师)

教授

行政职务

中心主任

联系地址、邮编

湖北省襄樊市隆中路7号襄樊学院441053

办公电话

0710-3590894、3276277

移动电话

13235688153

电子邮件地址

lwlian@

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

1.《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主持

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模拟电子技术远程教学系统》主持

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基于数字文化和创新文化平台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研究与实践》主要成员

2009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4.《〈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设计》主要成员

2001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5.《电子技术多媒体教学系统》

2005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课件评比二等奖

6.《数字化物理演示实验系列》

2007年获全国高校物理演示教学仪器评比二等奖

7.《数字化位移测量和控制实验仪》

2008年获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仪器评比三等奖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起止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1978.3—1981.1

襄阳师专物理系

物理专业学习

1986.9—1987.12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助教进修

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

1992.1—1993.12

湖北大学物理系

物理专业学习

1981.1—至今

襄樊学院

电子技术教学

2.成员情况:

成员人数 15

1

姓 名

宋立新

年 龄

42

参加工作时间

1988.6

最终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专 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高校教龄

22年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双师)

系教学委员会主任

2

姓 名

杨德军

年 龄

52

参加工作时间

1980.1

最终学历(学位

本科/学士

专 业

电工技术

高校教龄

30年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双师)

副院长

3

姓 名

蔡兵

年 龄

44

参加工作时间

1989.7

最终学历(学位

本科/学士

专 业

半导体

高校教龄

15年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双师)

4

姓 名

张建华

年 龄

46

参加工作时间

1985.6

最终学历(学位

本科/学士

专 业

电子技术

高校教龄

25年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双师)

副处长

5

姓 名

吕治安

年 龄

55

参加工作时间

19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