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doc
《第七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天长市实验学校高云山
2012年3月10日我和钱银山老师有幸参加了在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举办的第七期全国典型初中“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
早晨4:
30乘车大约7:
50左右到达中加双语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后8:
35-11:
40分别听了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杨辉老师、洋思中学封涛老师的上课和说课,中午在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食堂吃盒饭,12:
45-15:
20分别听了杜郎口中学徐利老师、沧州颐和中学杨世利的上课和说课。
15:
40左右乘车回来。
这次数学同课异构的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
四位教师:
设计思路清晰,挖掘教材深入,问题设计环环相扣,课堂节奏轻快,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杨辉老师运用“学引用清”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即在课堂学习目标统筹下,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在教师及时、高效的引导下,师生、生生充分互动,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并达到学医致用的目的,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展示和培养,并检测出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下一次学习目标的设定提供科学依据。
杨老师循序渐进、启发诱导,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完整,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效果落实。
封涛老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容量大,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徐利老师运用“三三六”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问题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这种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不断得到碰撞,学生听他的课,不仅是思考与感悟的过程,更有一份享受学习的快乐。
杨世利老师运用“15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用导学案由类比联想导入新课,由学生熟知的三角形到一般的四边形,再到漂亮的平行四边形,过渡自然,顺畅。
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有以下体会:
一、授课教师的教学艺术值得我学习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教师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有时候比起教师自身说一大段话效果要好得多。
授课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得不让人叹服,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耐心地引导,耐心地等待;学生遇到困难时用亲切的语言去激励;当学生攻克难题时又给予真诚的赞赏。
一次次的引导、一次次的等待、一个个欣赏的眼神、一个个表扬的动作,激发出孩子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他们的教育机智,语言艺术,批评表扬艺术都值得我学习。
二、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值得我学习。
授课教师教学风格各有特色,但他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的特点值得我去学习、探索。
(1)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入新课的学习,如谭纪月老师和谭继亭老师以看动画片导入,使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情开始新课学习,让孩子有了“我想学”的学习需求。
(2)在课堂教学中既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形成,更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这足以体现了他们对教材的挖掘非常深刻。
(3)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导入时就向学生渗透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又注重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
(4)能将课堂中的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陌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5)对学习的内容及时巩固、拓展,并且有创新的、阶梯性的设计练习。
(6)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并不是单纯的教学数学知识,而是将思想品质的渗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融为一体。
徐利老师在教学中很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反复强调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并且相机进行安全教育。
总之,本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一定要不断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方法,学习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教师在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生对所学知识困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通过组织学生有效的自主探索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最大化地将学生引向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新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场所,是师生讨论交谈的学堂,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是充满生命气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