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走遍荷乡》解说词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电视专题片《走遍荷乡》解说词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专题片《走遍荷乡》解说词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片名】烙
【解说】
4月2号,小官庄镇弘陶艺术馆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画展。
张树春以他42幅不同题材的烙画作品博得了人们的青睐。
【采访】李士华弘陶艺术馆馆长:
几年前,我无意间看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一档节目,介绍烙铁画。
哎,看着看着我发现,这个烙铁画的烙画大师居然是我们的同乡宝应县小官庄人,叫张树春。
哎呀,我为我们家乡有这样的艺术家感到非常的震撼。
弘陶艺术馆建立以后,我几经周折,终于呢,从安徽萧县把我们的这位农民艺术家张树春请了回来。
【采访】唐芹小官庄中学美术教师:
他的作品,我就发现表现的领域呢非常广泛。
从我们中国的人物、山水,以及到花鸟,到西方的静物,风景无不涉及到。
特别是对人物肖像的这种细致的处理。
像他的这个《父亲》跟《母亲》这两幅作品,应该来说给我们大家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他把父亲母亲脸上那种历经沧桑的感情呢非常生动的刻画了出来。
除了《父亲》,《母亲》,最引人注目的当属15米长烙画《清明上河图》了。
【采访】木匠张树春:
我烙画三十多年,现在我最满意的作品就是我这《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
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小到车船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商品。
画中人物众多。
还有各种牲畜、木船、房屋楼阁、推车乘轿等等。
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
那天我在网上看见人家用那个十字绣绣的一幅那个《清明上河图》,我当时就想了,能不能用那个烙画能把这个《清明上河图》能烙外来。
当时我就有了这个想法。
张树春常年在徐州萧县做木工。
每天收工之后,烙画成为他必做的功课。
烙画创作的初衷,也是源于一次偶然。
有一天,我在徐州新华书店,我发现了一本烙画的书,当时我对它很感兴趣,回来我就买了这本书,买了一些烙铁工具,以后我就开始有时间就开始来练习烙画了。
才开始创作烙画的时候,条件差,难度大,失败过好多次。
我在外面租的房子,也没有桌子凳子,我只有在地上烙,板子放在地上烙。
有时冬天冷了,没有办法了,就坐在被窝里烙。
他用板子不停地练习,怎样能把画中细节表现出来。
临摹的画作有的人物造型,动态看不清,只有通过自己的想象,慢慢地画出来。
遇到难处的时候,也放弃过。
但是呢,(我)想,作品既然搞到这个程度了,又不想又没有放弃,到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一把烙铁,一块木板,竟能创作出如此神奇的作品。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祖全村张树春的家中一探究竟。
这是一幢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二层楼房,走进去才发现里面宽敞明亮,别具一格。
特别是挂在卧室里的一幅人物肖像图吸引了我们。
【采访】张树春妻子刘正梅
在徐州啊(打工),那天不得事啊,代我弄啊。
他说的,老婆啊,我代你烙一幅画呐,和你的人同不同啊?
我说的,同呢,相当像!
我说的。
张树春家的客厅正中挂着一幅浮雕画——雨过荷塘鱼频跃,以木板、石膏雕刻而成,立体感很强。
在徐州那边雕的不少刻呢,家家装修了都请他雕一幅画外来。
刘正梅心直口快,提起张树春的烙画,连珠炮似的说个不停。
他就欢喜画画,从我嫁把他那时候,他就欢喜烙画反正。
我们家邻居都说呐,一天到晚看不到你家老公呗,我说的他一天到晚躬在家里烙画。
夏天,那个都是三十几度,三十八九度,热的要死,又没得空调什么的,就一个电风扇刮刮,我说的我外去玩玩,他一下子也不玩。
经常烙到十一二点,有时候点把钟。
张树春家除了家俱,楼上楼下,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甚至楼梯口,都挂满了他的烙画作品。
【同期声】
这个葫芦呢,是我用的那个我们家长的麦秸呢,麦秸剪的,剪的做那个花叶子,后来在上头烫的。
这是用布呢,硬纸盒子把它剪成这个形状,后来里头贴上花布,回来一块块拼起来的。
布艺,以前我也搞过。
三十年,张树春烙画作品一千多幅,大多是临摹。
在烙画当中,他大胆地融合中西绘画的技法,既能做到豪迈奔放,又使物象表情精微细致。
特别是他利用烙铁笔温度高低的变化,将大自然复杂多变的虚与实,明与暗表现出来,显示出中国画线条的流畅优美,西洋画布局的明暗关系,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
就这么一蹲,蹲得习惯了。
现在叫我坐那块,我还不习惯呢。
一般烙画温度不要高,调个抵挡。
这一块要烙好的话,最起码要5,6天吧。
烙画创作,难在纯用线条,烙烫轻重体现,必须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娴熟准确的操作技巧。
否则重者焦糊,轻者无痕,非恰当把握,难以成画。
这个地方我先颜色深一点吧,手的运动呢,(通过)力度掌握它深浅吧,好比颜色深了,我把这个(烙铁)呢,走慢些个,力度呢重些个,这个就深了。
叫它变成浅颜色呢,我速度就快些个,力度轻些个,它的颜色就变浅了。
好比(这里)要加个色彩的话,我只有用擦的方法。
怎么擦呢,就这样,它也可以表现出它的深浅。
要创作出一流的烙画除了完美的创意,严谨的态度,当数烙画工具了。
张树春特制的烙铁如今也已更新换代到3.0了。
一开始用的这一个,大的。
这个烙呢有什么好处呢,它这个烙的呢线条就是粗,没有我那个做的小烙铁细。
(不好看)
这个除非烙那个大面积,后来我就改成小的了,自己做的。
2009年,张树春尝试临摹油画《蒙娜丽莎》。
但是烙画的效果一般,他很不满意。
它上头线条呢显得粗,没得那么细腻,就包括我(画)这个猴子,看上去,没有那么细腻,画面。
还有一个画的层次感没有表现得外来。
2016年,张树春改进烙画工具后,又开始临摹网上相片《老人》,却甚是欣赏。
画的地方比较细腻,看上去有点更自然。
现在烙画呢能体现出中国民族古典的风格,也可以体现出西洋写实的烙画的效果。
成功总是伴随着失败,张树春的烙画创作也不例外。
2008年,他刚刚开始尝试临摹《清明上河图》时就以失败告终。
失败呢有多种原因。
这个呢,一个板材不好,二一个呢,我复印的时候线条处理的不干净。
看上去就是达不到那种我想要的那种效果。
所以说我就后来一直放弃了,就没有搞。
就是15年那一年,我就想了,我是不是能重新再搞一幅《清明上河图》。
有时灵感上来,夜里能爬起来,把这个想法怎么搞怎么搞,爬起来继续做。
但是随着时间一长,烙画的技法越来越熟练,回来以后就轻松多了。
那回来就搞得越来越好。
回来从我烙的第一幅第二幅,相比之下,一个比一个好。
回来那我就充满信心了。
烙画只需要烙铁,木板,更没有场地要求。
这给张树春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采访】
这几十年以来,我一直以打工养画。
说句实话,也投资了,前后加起来也有几十万进去了。
我们去采访的那天,正好张树春的大姐从外地回来,说起她的这个弟弟,话里话外是满满的喜欢。
【同期声】张树春大姐张树萤
我说的,我们姊妹几个只有我是个大笨猪哦,我一行不会哦。
我家二舅舅到聪明哩呢,啊,虽说上个初一,高中又没上,又学个木匠,又学个烙画。
临别时,大姐还不断关照我们,多宣传张树春的画。
以后我再走这个路的话,我准备创造我的自己的作品。
张树春三十年如一日一边打工一边烙画。
刘正梅经常数落他,你光投入没有回报,图的是什么呢?
张树春回答,因为热爱。
是啊,三十年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痴心不改。
他是想在木板上烙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