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329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

《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

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丹阳市马相伯学校丰双喜212300

内容摘要:

探究式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其核心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也是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社会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

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探究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递进,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在我从事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展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探究欲望交流空间体验成功探究能力

一、学生探究欲望的培养和激发。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恰当的,有诱发性的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去研究和探索。

案例1:

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完了基本公式:

V=SH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

学生用刚学的公式费了很大劲才算出来,计算如下:

3.14×5×5×〔30÷(2×3.14×5)〕=75(立方厘米),这种解法,一般的学生是很难快速解答出来的,因此就给他们留下一个疑问,如何巧妙的计算呢?

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学生都有学具模型,我提示学生,经过拼接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变换不同的位置,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反复验算,终于有几组学生举手发言,他们得出这样一个式子:

30÷2×5=75(立方厘米)。

他们的理由是当把拼成长方体横放下来,则将有圆柱侧面的一面作为底面,高就是半径,因此得出V=S侧÷2×r。

他们的思路是如此清晰,推理严密,又完全是一种自我发现,出乎我的意料。

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应该怀疑学生的能力,他们无限广阔的思想空间常常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未知领域。

所谓教育失败从深层次而言,是教师的自我封闭而导致的直接后果。

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解放学生更是解放教师的全新理念。

二、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灵活性人格表现为反应敏捷,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善于随机应变,具有较强的融会贯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创新活动必要的人格因素,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是灵活性人格的灵魂。

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方法,其中开放题的设计、“开放性”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深刻性,从而塑造灵活性人格尤为重要。

  案例2:

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课前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硬纸圆片等分剪成8个、16个、32个……小扇形,让学生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寻找联系、推导出公式,这时,我别出心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你们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同样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这一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纷纷动手实验,大胆求证,拼出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等等,同样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充分展现了公式的多种推导过程,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进而达到了对学生的灵活性人格的塑造。

三、反馈调整,形成技能。

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是贯穿了技能发展的全过程,它是智能发展的中枢。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智力技能首先要培养一般智力技能,在培养一般智力技能的同时培养专门的智力技能。

如运算技能、验算技能、审题与解题的一般程序与基本规律等等。

其中运算技能的形成包括观察、选定、调整、计算四个程序。

如教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内容时,学生掌握了运算法则后,还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以保障计算的准确、合理。

由此可见,数学运算能力一是指对于具体数字进行运算的能力;二是指对于数式进行变换的能力。

以其实质而言,就是运用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及运算规律进行推理的过程。

按照题目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运算,不仅可以使运算迅速,而且能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五、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表现为有自己的主见,喜欢独立地专做自己的事情,不肯接受他人支配,不被权威吓倒,敢于独立思考,主动开拓,提出质疑,并坚忍不拔地解决问题。

敢于质疑问难是主动型人格最突出的表现。

主动型人格是一种良好的创新人格的品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一个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生动活泼,大胆探索,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设计的问题之中,他们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同时我注意尊重学生的创新活动,允许学生“越轨”或创新失败,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意见给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幼稚可笑的质疑问难我则给以呵护。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质疑争辩之学风。

并且在学生回答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时,教师还要追问:

“为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

”“他的方法正确吗?

”“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等语言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在奇思异想中形成主动型人格。

五.要让学生在反思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学生在体验中的感受,就会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探究的思考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在探究活动中,每一个学生的体会是不同的。

作为教师应把学生的成果尽量多的在课内交流,课上没有充分展示的可以通过学习园地公布,探究完毕,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反思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经验与得失。

学生的探究反思是把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上升到理性,让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成为一种思考习惯和生活方式。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从儿童智能发展的角度出发,把训练智力活动放在首位,以训练智力动作为起点,在培养一般智力技能的同时培养专门智力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培养和发展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得问题的解决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适应、参与和改造社会,从而获得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学数学教育》

《初中数学教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