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心理学背诵宝典社会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GG心理学背诵宝典社会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G心理学背诵宝典社会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权威型(综合两者的优点):
能力更强,自尊心也相对较高。
同辈:
个人自由选择,有高度心理认同感;
独特的亚文化;
没有强制的性质。
学校(从正面将社会规范,道德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传授给新一代人)包括
教师威信:
有威信的教师,会促进学生积极的社会化
教师期望: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媒体:
(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电视:
一方面具有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作用,另一方面,低级电视节目会导致青少年学坏。
此外,电视减少了家庭成员的交流。
网络:
一方面提供了各种信息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的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社会化的理论
社会角色引导
就是个体在社会中,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
就是大家各司其责以维持社会稳定。
(作为学生的角色就应该好好读书)
社会比较机制
费斯廷格认为人们倾向于把自身状态和他人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
(正如男性通过对比他人的金钱和社会地位来估计自己的实力,女人通过对比外貌和身材来估计自己的竞争力)
社会学习机制(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学习(看别人做菜),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也能有何直接强化一样的作用。
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是对于与较大社会背景下的较小社会背景,包括(社区,学校,工作单位)。
在一个亚社会环境中,既存在与大社会相一致的社会化机制,同时也可能具有与大社会不同甚至相悖的要求、规范、价值倾向和强化手段。
亚社会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primarygroup)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会首先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
人们只有在完成对亚社会良好适应的前提下,才能顺利成长和发展。
不同的亚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们在获得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大学生主要是在学园里进行社会化的)
(二)社会认知
1、自我
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也叫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詹姆斯的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自我的讨论。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
物质我(materialself)、社会我(socialself)和心理我(mentalself),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
詹姆斯认为,三种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米德的自我理论
米德从社会整体及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按照符号相互作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的思想解释自我及其形成和发展。
他的主要观点有:
1.自我的主客体分化
2.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
一类是概化他人(TheGeneralizedOthers),即社会文化整体。
另一类他人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
3.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preparatoryphase),原始的自我尚不能运用符号,只能无意识地模仿他人;
第二,游戏阶段(playstage),儿童用游戏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和观念,并学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
第三,社会角色扮演阶段(gamestage),即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综合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
米德的自我理论强调了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对情境的能动反应性,对认识自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其概化他人的思想很好解决了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的困惑。
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创建者弗洛伊德提出了其关于自我的独特的概念。
他将自我分为: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不能再被压抑,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结果:
一是出现精神疾病,一是人在痛苦的挣扎中实现人性的升华。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埃里克森(Erikson,1968)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identitycrisis),对于这些危机,人们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面对,从而对自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他提出,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特别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
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reflectedappraisals)或感知。
自我与愉快经验相联系的“好我”、与痛苦和安全受到威胁相联系的“坏我”,以及和难以容忍的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或被拒绝的自我部分,都是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
自我图式(self-schema)理论
是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H.Markus,1977)提出的。
所谓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指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
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
2、归因
归因(attribution)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海德将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努力等;
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运气等。
动机的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一个是决定成败的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尔发生的。
要综合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
认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
行为原因除了有内外与稳定性两个维度外,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
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
如果是可控的,意味着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内外控者所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因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凯利的三维理论
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
区别性:
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
一致性:
行动者的反应是否与其他人的一致。
一贯性:
行动者的反应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将外部归因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和情境,使归因更为明确。
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
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
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
包括(对自我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和对人际的知觉)
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
首因效应(PrimaryEffect):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所以面试时第一印象很重要)
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
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晕轮效应(HaloEffect):
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情人眼里出西施)
预言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Prophecy):
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
罗森塔尔效应试验:
学年初,告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他们班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
实际上没有这个测验,是随机指定学生的。
认知启发(cognitiveheuristics):
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
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
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Tversky&
Kahneman,1973)
a.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heuristic)
b.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heuristic)
c.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heuristic)或称锚定启发(anchoringheuristic)
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评论,包括了归因和刻板印象等。
刻板印象:
也称类属思维,也许是个人对某社会群体的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可以为认知过程减少资源消耗。
具体的表现有:
性别刻板印象;
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等。
【比如,人们一般认为男性独立、刚强、心胸开阔、好攻击。
女性则表现为依赖性强、温柔、敏感、脆弱;
男性擅长学习理工类专业,女性更适合学习文史类专业。
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即使表面上认同了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但传统的刻板印象依然以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对人们的日常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关于刻板印象的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它自身的加工】
社会态度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态度的构成要素
1、态度的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态度的情感成分一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3、态度的行动成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
一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态度的特点
(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随着人与周围世界,特别是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人获得了对于人和事物的认识,学会了对人和事物进行选择。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个人新的社会学习经验的建立而改变。
(二)态度有具体的指向与一定的具体对象相关联的。
(三)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一致性亦即稳定性,它指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态度会倾向于一致。
一贯性指时间特征上的持久性,即态度形成后,它会在新的态度改变要求出现前一直保持不变。
(四)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态度可能是简单明确的,比较容易确认和保持;
也可能是复杂的,不太容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向,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冲突现象。
态度的维度1、指向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