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2061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

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皖南独特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按照全区域全时空的大旅游理念,强化国际视野、国际标准,打造以山水观光、文化体验和健康休闲为特色的旅游精品,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示范区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建成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弘扬爱国、诚信、礼义、尚学、敬业、和谐的徽文化精髓,注重发挥旅游的文化教育功能,增强旅游过程的文化感受和学习体验,进一步提升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节主要目标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

到2020年,绿色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基本形成。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主要再生资源利用率超过92%,森林覆盖率达到51%。

核心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森林覆盖率达到68.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

文化旅游产业显著发展。

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超过46000万人次;

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体现徽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形成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

核心区文化旅游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形成。

文化旅游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

到2020年,争取一批重要国际旅游组织(机构)和国际旅游企业集团入驻示范区;

培育5-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

示范区综合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体系与国际全面对接。

入境游客突破800万人次。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

到2020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示范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70000元和28000元。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到2020年,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平台,交通能力、能源保障能力、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

专栏1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单位

2012

2020

示范区

核心区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85

90

95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0

森林覆盖率

46.2

66.1

51

68.4

空气质量优良率

65

70

75

旅游总收入

(亿元)

1379

540.3

>

5000

2200

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

20.6

42.4%

30

50

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

(万人次)

15574.8

8496.6

46000

25300

入境旅游人数

264.8

228.2

800

560

文化产业增加值

214.76

60.71

1000

500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2

5.2

5

6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29.9

37.4

42

49.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3315

19598

70000

680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443

7489

28000

第二章空间布局

依据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考虑各地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核心区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过程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发展格局

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

充分展示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商文化、文房四宝、徽菜、徽茶等历史文化魅力,保持徽州文化的完整性,推动徽州文化与青山秀水、美好乡村联动,形成以黄山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山水文化旅游圈,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

“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

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为节点,将皖南高品位山水风光连为一线,充分展示精、奇、清、秀的特色,联动开发观光、文化与度假组合型旅游产品,联手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区,培育形成世界级黄金旅游带。

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旅游通道作用,突出都市休闲、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游轮观光、主题公园体验、健康运动养生等,串接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皖江城市及重要景区,努力打造面向长三角、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

第二节核心区

核心区是指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旅游产业比重较大的区域。

具体包括黄山市的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池州市的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宣城市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安庆市的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面积2.83万平方公里,人口533.86万人。

该区域是全国重要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功能区,是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提供生态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严格禁止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核心区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不损害生态产品生产供给和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前提下,重点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农(林)副产品生产加工等特色产业。

核心区内的重点开发区域,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布局。

第三节文化旅游集散体系

泛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中心。

黄山市,充分发挥山水文化生态综合优势,加快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徽文化传承创新和展示基地,推动文化旅游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建设,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深入推进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稳步扩大试点领域,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着力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休闲产业基地和会展中心、特色鲜明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

池州市,围绕莲花佛国、养生之地主题,发挥佛教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品牌效应,以九华山、杏花村、大愿文化园、升金湖、牯牛降为重点,开发礼佛朝拜、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特色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五大类旅游产品,建设成为世界佛文化观光胜地和国际生态休闲城市。

旅游中心城市。

宣城市,突出文房四宝、生态休闲主题,充分发挥毗邻苏浙的区位优势,推进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等深度开发,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和苏浙皖交汇区域重要中心城市。

安庆市,围绕文化古城、黄梅之乡两大特色,以文化体验、红色旅游、休闲度假、健身养生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开展群众文化和参与性艺术文化活动,打造链接武汉经济圈的桥头堡,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

芜湖市,围绕欢乐体验主题,以高技术主题公园集聚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打造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

马鞍山市,围绕运动健康休闲主题,强化休闲功能,做足山水文章,展示文化品位,美化休闲环境,重点打造旅游精品,大力发展与运动健康休闲产业相配套的新型业态,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运动健康休闲和山水园林城市。

铜陵市,围绕生态山水铜都主题,壮大铜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塑造集历史文化、地域特产和自然环境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特色,建设成为世界铜都和全国著名青铜文化旅游城市。

桐城市,围绕活力文都主题,深入发掘桐城文化底蕴,加强资源整合与保护,塑造特色景观,培育城市品牌,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链接合肥经济圈的南部门户城市。

旅游节点城镇。

坚持城乡统筹、分类指导,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显著提升节点城镇的旅游服务承载能力。

培育特色县城,壮大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力,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强县。

建设特色街镇,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完善配套服务,提升街镇旅游功能,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建设黄山汤口镇、屯溪老街,池州九华镇,宣城水东镇,芜湖陶辛镇,马鞍山采石镇,铜陵大通镇,安庆孔城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名镇(街区)。

第四节重点旅游景区

优化精品景区。

按照大规划、大营销发展思路,强化现有国家5A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建设,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景区,成为示范区的核心增长点,带动皖南旅游快速发展。

提升优势景区。

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多渠道推进,提升现有4A旅游景区开发水平,成为创意新颖、特色鲜明、文化科技含量高、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与国际通行管理和服务接轨的知名旅游景区,力争更多旅游景区成为国家5A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打造特色景区。

合理定位,差异开发,结合示范区山水、森林、温泉、湿地、农业、文化等特色资源和区域功能,打造一批自然观光、运动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红色旅游等多元化特色旅游景区。

专栏2精品旅游景区

黄山风景名胜区、西递宏村等徽州古村落群、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绩溪县龙川风景区、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名胜区、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名胜区、广德县太极洞风景名胜区、太湖县花亭湖风景名胜区、马鞍山市采石风景名胜区。

第三章加快建设美丽皖南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强化污染综合防治,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全面促进示范区绿色发展、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