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1508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的地质作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p50

A.洗刷作用B.冲刷作用C.淋滤作用D.河流地质作用

2.大气降雨沿坡面漫流,将坡面风化物质搬运到坡脚平缓处堆积,形成()。

p50

A.洪积层B.冲积层C.残积层D.坡积层

3.残积层是()。

p50

A.淋滤作用的产物B.洗刷作用的产物

C.冲刷作用的产物D.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

4.河流的侵蚀、搬运、沉识作用,被称为()。

p52

A.第四纪地质作用B.冲刷作用C.成岩作用D.河流地质作用

5.河流的侵蚀能力与()关系最大.p52

A.河床宽度B.河流流量C.河流流速D.河床粗糙率

6.河流的搬运能力与()关系最大。

p53

A.河流流速B.泥沙石块大小C.河流流量D.可溶物溶解度

7.河流地质作用产生的沉积物叫做()。

p54

A.洪积层B.残积层C.坡积层D.冲积层

8.下面对河漫滩叙述正确的是()。

p55

A.平水期可以被淹没B.洪水期不能被淹没

C.平水期不能被淹没,洪水期可以被淹没D.水流流速变快时被淹没

9.河流阶地一般用罗马数字编号,编号愈大则()。

p56

A.阶地位置愈高,生成年代愈晚B.阶地位置愈低,生成年代愈早

C.阶地位置愈高,生成年代愈早D.阶地位置愈低,生成年代愈晚

10.阶地表面主要由被侵蚀的岩石构成的阶地叫做()。

p56

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冲积阶地D.横向阶地

11.上部为冲积层,下部为基岩的河流阶地叫做()。

p56

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堆积阶地D.纵向阶地

12.吸附在岩,土颗粒表面,不受重力影响的地下水叫做()。

p58

A.重力水B.毛细水C.汽态水D.结合水

13.饱水带是指()。

p60

A.毛细水带B.毛细水带和重力水带

C.重力水带D.汽态水、吸附水、薄膜水带

14.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称()。

p62

A.总矿化度B.总硬度C.暂时硬度D.永久硬度

15.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叫做()。

p65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裂隙水

16.埋藏并充满两个隔水带之间的重力水叫做()。

p67

A.潜水B.承压水C.上层滞水D.包气带水

17.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类,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的地下水()。

p68

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岩溶水

18.地下水对混凝土的溶出性浸蚀,主要因为地下水中()。

p72

A.CO2含量过高B.水质偏酸性C.硫酸根离子超标D.暂时性硬度小于3

19.地下水中含有侵蚀性CO2时,对混凝土有()。

p72

A.一般酸性侵蚀B.溶出性侵蚀C.碳酸侵蚀D.硫酸侵蚀

20.侵蚀性CO2是因为地下水中()。

p72

A.CO2本来就有侵蚀性B.CO2含量没达到平衡标准

C.CO2含量超过平衡标准D.CO2含量恰好达到平衡标准

21.水泥细菌指的是()。

A.氢氧化钙B.水化硫铝酸钙C.水化硅酸钙D.二水石膏

Ⅲ.多项选择题(蓝色为不选项)

1.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是指()。

p49

A.地表流水将风化物质搬运到低洼地方沉积成岩的作用

B.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C.淋滤、洗刷、冲刷和河流地质作用

D.地表水对岩、土的破坏作用

2.下列选项中,属于残积层特征的为()。

A.物质成分与下伏基岩成分密切相关

B.是位于地表以下、基岩风化带以上的一层松散破碎物质

C.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较高的含水量,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较低

D.厚度与地形、降水量、水中化学成分等多种因素有关

3.下列选项中,属于坡积层特征的为()。

p50

A.多由碎石和黏土组成,其成分与下伏基岩无关

B.位于山坡坡脚处,其厚度变化较大

C.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很差

D.层理不明显,碎石棱角清楚

4.河流阶地的形成可能是因为()。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B.地壳下降,河床堆积

C.地壳稳定,河流侧蚀D.河的侵蚀和沉积共同作用

5.地下水的赋存状态中,受重力影响的为()。

A.吸着水B.薄膜水C.毛细水D.重力水

6.地下水可以()。

A.按PH值分为酸性水、中性水、碱性水

B.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C.按含水层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D.按钙、镁离子含量分为侵蚀性和非侵蚀性水

7.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p65

A.大气降水B.潜水C.地表水D.岩溶水

8.非重力水主要指()。

p64

A.吸着水B.薄膜水C.毛细水D.孔隙水

9.承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

10.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包括()。

p67

A.对土、石的冲刷破坏作用

B.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岩溶作用

C.将其剥蚀产物沿垂直或水平运动方向进行搬运的搬运作用

D.机械沉积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

Ⅳ.改错题

1.河曲的形成及河床的变深是由河流的侧蚀作用造成的。

河曲的形成及河床的变深是由河流的侧蚀作用及下蚀作用造成的。

P52

2.吸着水能传递静水压力,薄膜水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吸着水与薄膜水均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P58

3.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而承压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是基本一致的。

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而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是基本一致的。

P65p67

4.潜水的水位与潜水的埋藏深度一致。

潜水位=地面绝对标高-潜水埋藏深度p65

5.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

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和水力梯度。

P66

6.岩溶水是指能溶解岩石的水。

p69

岩溶水是指埋藏在可溶岩裂隙、溶洞及暗河中的地下水。

Ⅴ.判图题

1.写出下图中承压水分区名称。

a.排泄区b.补给区c.径流(承压)区

2.写出下图所示河谷横断面各部位的名称。

(1)为河床,

(2)为河漫滩,(3)为河谷斜坡,对于有阶地的河谷,它是河漫滩以上Ⅰ级阶地的斜坡;

(4)、(5)、(6)分别为河流Ⅰ级、Ⅱ级、Ⅲ级阶地。

3.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下图中墩台基础设置方案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A台不稳定,可能由于岩层滑动而破坏;

C墩位于断层上,断层两侧岩石不同,或断层带内岩石破碎,均不利于稳定;

而B台基础位置较好。

4.写出下图地貌名称,并简要叙述其形成机制。

牛轭湖;

河流的蛇曲地段,弯曲程度很大,某些河湾之间非常接近,只隔一条狭窄地段,到了洪水季节,洪水将能冲决这一狭窄地段,河水经由新冲出的距离短、流速大的河道流动,残余的河曲两端逐渐淤塞,脱离河床而形成特殊形状的牛轭湖。

5.写出下图中河流阶地的类型。

(a)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c)冲积阶地

6.写出下图地貌名称,并简要说明其特征。

三角洲;

三角洲的内部构造与洪积扇、冲积扇相似:

下粗上细,即近河口处较粗,距河口愈远愈细。

不同的是,在河口外有一个比河床更陡的斜坡在水下伸向海洋,此斜坡远离海岸后渐趋平缓,三角洲就沉积在此斜坡上。

7.下图为水在岩土中的不同状态,写出各标号代表的不同岩土颗粒类别。

1.具有不完全吸着水量的颗粒;

2.具有最大吸着水量的颗粒;

3、4.具有薄膜水的颗粒;

5.具有重力水的颗粒。

8.下图为各种状态地下水在地下的垂直分布情况,写出各标号代表的地下水类别。

1.气态水;

2.吸着水;

3.薄膜水;

4.毛细水;

5.重力水

9.写出下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含义。

1.包气带;

2.潜水面;

3.潜水带;

4.毛细水带;

5.上层滞水

10.读图,写出承压水的不同补给形式。

(a)大气降水补给;

(b)地表水补给;

(c)潜水补给

11.读图,写出承压水的不同排泄方式。

(a)以泉的形式排泄;

(b)向地表水排泄;

(c)向潜水排泄

12.读图,写出岩溶水的不同循环分类。

I垂直循环带;

II季节循环带;

III水平循环带;

IV深部循环带

13.读图,写出下图中第四纪沉积层类别,并说明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坡积层;

坡积层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很差。

坡积层很容易发生滑动,坡积层下原有地面愈陡,坡积层中含水愈多,坡积层物质粒度愈小、黏土含量愈高,则愈容易发生坡积层滑坡。

14.读图,写出下图中第四纪沉积物类别,并说明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洪积扇;

在洪积扇上修筑建筑,首先要注意洪积扇的活动性。

正在活动的洪积扇,每当暴雨季节,仍将发生新的洪积物沉积。

对于已停止活动的洪积扇,应充分查清其物质成分及分布情况、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以便对洪积扇不同部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价。

Ⅵ.简答题

1.地下水排泄的方式有那些?

答:

1)泉水排泄;

2)向地表水排泄:

地下水与地表水补排可相互转化;

3)蒸发排泄;

4)不同类型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两个相邻含水层之间所能产生的排泄,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水流通道和水头差。

2.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