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1338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实录(全文)文档格式.doc

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09:

43]

  [曹建明]:

过去五年检察工作回顾[09:

44]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全国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着力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09:

五年来,检察机关自觉把检察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和推进,着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加大惩治经济犯罪力度。

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防止和纠正有罪不究、以罚代刑。

2008年至2012年,共起诉走私、传销、制售假币、金融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嫌疑人290730人。

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起诉54205人。

依法妥善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证券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深入查办和预防经济建设重点领域职务犯罪。

积极参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等专项工作,着力解决重点领域职务犯罪易发多发问题。

在灾后恢复重建、南水北调等重大建设项目中开展专项预防,保障国有资产和公共投资安全。

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45]

注重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重视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注意研究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惩治犯罪者、挽救失足者、支持改革者。

依法妥善办理涉及企业案件,注重改进执法办案方式,加强与企业或其主管部门沟通,慎重使用强制措施,慎重扣押涉案款物,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二、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09:

五年来,检察机关自觉践行执法为民宗旨,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46]

依法惩治危害民生犯罪。

突出查办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职务犯罪,深入持久开展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

积极参与校园周边地区集中整治,坚决惩治侵害幼儿园儿童和学校师生的犯罪。

严惩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犯罪,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嫌疑人11251人,立案侦查问题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胶囊等事件背后涉嫌渎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65人。

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司法保护,起诉非法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640人。

依法介入火灾、矿难等重特大事故调查,立案侦查涉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4365人。

47]

重视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加强对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的司法保护,起诉拐卖、收买妇女儿童犯罪嫌疑人18752人,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

加强涉农检察工作,严惩制售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害农犯罪。

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民事案件支持起诉,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军事检察机关与地方检察机关协作机制,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重视涉港、涉澳、涉台、涉侨案件,平等保护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48]

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平台。

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开展文明接待室创建活动,设立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网上查询平台、民生服务热线。

推动检察官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经常化,加强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服务。

推进检力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在人口集中的乡镇、社区探索设立派出检察室2405个,在偏远乡镇开展巡回检察,就地受理控告申诉,加强法律监督,为群众排忧解难。

49]

三、依法惩治犯罪,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09:

五年来,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责,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努力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

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

积极参与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斗争,坚决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禁毒禁赌、治爆缉枪、扫黄打非、打击电信诈骗等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毒品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依法决定批准逮捕2642067人,提起公诉2965467人;

对轻微犯罪落实依法从宽政策,决定不批准逮捕311460人、不起诉150309人。

50]

注重化解社会矛盾。

建立刑事和解、检调对接机制,对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积极促成当事人和解。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及时研判和化解执法中的不稳定因素。

建立法律文书说理制度,对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等案件加强释法说理,促进案结事了。

探索和完善巡访下访、联合接访、视频接访等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集中清理化解涉检信访积案13626件。

加强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保护,对21106名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供救助。

51]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推行涉罪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和分案起诉、诉前引导、案后帮教、轻罪记录封存等制度,加强教育、感化和挽救。

探索建立涉罪流动人员管护教育制度,协调社区、企业为涉嫌轻微犯罪、可以取保候审的流动人员提供担保、食宿和帮教管理。

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指导基层组织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转化。

依法惩治利用互联网、手机传播淫秽信息、赌博、诈骗等犯罪,促进网络社会管理,保护信息安全。

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社会管理的建议。

52]

四、深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建设[09:

五年来,检察机关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

53]

严肃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

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12309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加强举报线索管理,完善和落实举报人、证人保护制度,健全与执法执纪部门案件移送等机制。

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65787件218639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173人(含厅局级950人、省部级以上30人)。

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对19003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严肃查处执法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立案侦查行政执法人员36900人、司法工作人员12894人。

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赃款赃物计553亿元,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6220人。

54]

着力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

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文件,建立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非法干预查办案件情况沟通和处理机制,推动解决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问题。

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7054件50796人,其中重特大案件17745件。

举办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大型展览全国巡展,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216万人参观了展览。

55]

更加重视职务犯罪预防。

深入剖析职务犯罪发案原因,向有关单位提出预防建议161786件。

建立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分析研究职务犯罪发案态势和预防对策,为党委、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广泛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和咨询,加强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推动预防教育进党校和行政学院。

实现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为有关单位提供查询223万余次。

56]

五、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09:

57]

五年来,检察机关加强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的监督,努力适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和权益保障的新期待。

加强刑事诉讼监督。

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人权,重点监督纠正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

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督促侦查机关立案118490件;

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督促撤案56248件。

建立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严格排除非法证据,重视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和律师执业权利,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177819件次。

开展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推行量刑建议改革,建立死刑复核法律监督机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24178件,对刑事审判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34636件次。

58]

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

推进与监管场所执法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加强和规范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建设,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110656件次。

开展保外就医、职务犯罪罪犯刑罚变更执行等专项检查,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52068人。

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看守所监管执法、监狱清查事故隐患等专项检查,排查解决“牢头狱霸”等问题,促进依法文明安全监管。

会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集中清理久押不决案件,依法纠正超期羁押1894人次。

59]

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

重点监督虚假诉讼、违法调解和其他显失公正,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和当事人、案外人合法权益的裁判,依法提出抗诉55992件、再审检察建议45823件。

在最高人民法院支持下,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

坚持抗诉与息诉并重,对认为裁判正确的143650件申诉,耐心做好申诉人的服判息诉工作。

[10:

00]

六、强化自身监督,保障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10:

01]

五年来,检察机关不断强化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切实加强内部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每年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都作出专门部署。

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要工作,积极配合开展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了刑事审判法律监督、渎职侵权检察、基层建设、民事行政检察等工作,并报告落实审议意见情况。

按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求,做好司法解释备案和集中清理工作。

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或决定,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

重视与人大代表的经常性联系,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开通了全国人大代表联系专网和专线电话。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全部办结。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经常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邀请参加座谈、视察、专题调研,认真听取意见,完善联系机制,完善人民监督员和特约检察员制度,自觉接受民主监督。

深化检务公开,推进检察门户网站、微博建设,完善新闻发布、公开审查、公开听证等制度,普遍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