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0235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评价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

3.4风险评价

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特定的区域范围。

3.5定量风险评价

对某一设施或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频率和后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采用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描述风险程度,并与风险可接受标准比较的系统方法。

3.6个人风险

化工园区(聚集区)内部或周边某一固定位置的人员,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的死亡频率,单位为次/年。

3.7社会风险

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人以上死亡事故的累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每年)的死亡人数。

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3.8安全容量

一定的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人文等条件下,化工园区(聚集区)在一段时期内对园区内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也即对风险的最大承载能力。

4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程序

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程序为:

前期准备;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

整体性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做出评价与分析结论;

编制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等。

5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内容

5.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

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

组建评价组;

明确评价目的和目标;

确定评价规则;

制定计划进度;

收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

实地调查被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现场勘察,准确记录勘察结果。

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应获取的参考资料见附件B。

5.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和分析化工园区(聚集区)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

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5.3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化工园区(聚集区)区域性的特点以及风险评价的特点,划分的评价单元应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便于实施评价。

评价单元可分为:

选址安全性单元、外部安全距离单元、功能区划分安全性单元、项目布局安全性单元、项目安全风险单元、区域安全风险单元、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风险单元、安全容量合理性单元、区域安全保障单元、安全管理单元以及评价所需的其他单元。

5.4选择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目的和目标以及划分的评价单元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进行整体性评价与分析。

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化工园区(聚集区)在不同建设阶段的特点进行。

能进行定量评价的应采用定量评价方法,不能进行定量评价的可选用半定量或定性评价方法。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评价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5.5整体性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采用选定的评价方法以实地调查、现场勘察的结果为基础,并可参考类比对象的实际状况对化工园区(聚集区)的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或造成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

整体性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的技术框架见附件C。

5.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为保障化工园区(聚集区)在规划、建设阶段或建成实施后的安全条件,应从选址、布局、安全风险、产业规划、安全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条件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5.7评价结论

应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价对象在规划、建设或建成实施后能否具备安全条件的结论。

6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

6.1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的总体要求

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是评价工作过程的具体体现,是评价对象在规划、建设或建成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指导文件。

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文字应简洁、准确,可同时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评价过程和结论清楚、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6.2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

6.2.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的目的。

6.2.2列出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评价对象被批准设立的相关文件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等评价的依据。

6.2.3介绍评价对象的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气象条件、水文情况、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情况、园区规划、功能分布、产业规模、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配套、人流、物流、安全机构等概况。

6.2.4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阐述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过程。

6.2.5阐述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分析过程等。

6.2.6列出选定的评价方法,并做简单介绍,阐述选定此方法的原因。

详细列出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过程。

给出相关的评价与分析结果,并对得出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进行分析。

6.2.7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

6.2.8作出评价与分析结论

评价与分析结论应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

给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要求。

附录A

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程序框图

附录B

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应获取的参考资料

B.1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

B.2合法证明材料

B.2.1化工园区(集聚区)规划批准文件;

B.2.2企业立项批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B.2.3企业安全评价报告。

B.3综合性资料

B.3.1气象资料:

大气参数(气压、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热等)、风速及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

B.3.2地质、水文资料;

B.3.3地形、地貌资料;

B.3.4化工园区(聚集区)与周边环境关系位置图。

B.4化工园区(聚集区)基础资料

B.4.1规划图:

总体布局图、产业布局图、地块控制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物流流向图、公用工程配套规划图、消防规划图等;

B.4.2规划说明;

B.4.3周边人员分布:

应根据评价目标,确定人口统计的边界;

考虑人员在不同时间上的分布,如白天与晚上;

考虑娱乐场所、体育馆等敏感场所人员的流动性;

考虑已批准的规划区内可能存在的人口;

B.4.4周边点火源分布:

点源,如加热炉(锅炉)、机车、人员等;

线源,如公路、铁路、输电线路;

面源,如冶炼厂等;

B.4.5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B.4.6应急资源资料。

B.5企业基础资料

B.5.1危险物质:

危险物质名称、存量,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B.5.2设计和运行数据:

总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图(PFD)、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

ID)、设备数据、管道数据、运行数据等;

B.5.3减缓控制系统:

探测和切断系统(气体探测、火焰探测、毒性探测、电视监控、联锁切断等)、消防、水幕等减缓控制系统;

B.5.4管理系统:

管理制度、操作和维护手册、培训、应急、事故调查、安全标准化等;

B.5.5企业内部人员分布;

B.5.6企业内部点火源分布。

B.6相关类比资料

B.6.1类比工程资料;

B.6.2相关事故案例。

B.7其他可用于安全评价的资料

附录C

整体性定性、定量评价的技术框架

C.1选址安全性单元

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以及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角度,定性评价化工园区(聚集区)选址的安全性。

C.2外部安全距离单元

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角度,定性评价化工园区(聚集区)与外部安全距离的符合性;

当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或需进一步论证外部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时,可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见附录D),通过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指标进行论证。

C.3功能区划分安全性单元

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要求,采用可以提供事故后果、多米诺事故影响以及个人风险的安全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化工园区(聚集区)功能区划分的安全性。

C.4项目布局安全性单元

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要求,采用可以提供事故后果、多米诺事故影响以及个人风险、社会风险的安全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化工园区(聚集区)内企业布局的安全性。

C.5项目安全风险、区域安全风险单元

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见附录D),通过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指标,对化工园区(聚集区)内的企业风险和区域的累积风险进行定量安全评价。

风险计算采用定量风险计算软件进行,并应将包含全部计算数据及结果的软件系统提交用户。

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应与风险可接受标准进行比较,以判定风险的可接受程度。

风险可接受标准见附录E。

C.6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风险单元

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见附录D),通过个人风险指标,对化工园区(聚集区)输入、输出危险化学品运输沿线的风险进行定量安全评价。

风险计算应采用定量风险计算软件进行,并应将包含全部计算数据及结果的软件系统提交用户。

风险可接受标准采用ALARP原则,风险可接受标准见附录E。

C.7安全容量合理性单元

根据项目安全风险、区域安全风险、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风险,以及区域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的分析,并在化工园区(聚集区)产业规模的分析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化工园区(聚集区)安全容量的合理性。

C.8区域安全保障单元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定性、定量方法,对化工园区(聚集区)的消防、供水、排水、供电、工业管廊、疏散场地等进行评价。

C.9安全管理单元

采用科学、合理的定性、定量方法,对化工园区(聚集区)的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评价。

附录D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D.1术语和定义

失效

指系统、结构或元件失去其原有包容流体或能量的能力(如泄漏)。

失效频率

失效事件所发生的频率,单位为次/年。

失效后果

失效事件的结果,一个事件有一个或多个不利结果。

单元

具有清晰边界和特定功能的装置、设施或场所,在泄漏时能与其它装置及时切断。

死亡概率

表示个体死于暴露下的概率大小,为0~1之间的无因次数。

潜在生命损失

表示单位时间内某一范围内全部人员中可能死亡人员的数目。

ALARP(AsLowAs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