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0118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产党人形象光照华夏记保存周逸群照片的传奇一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919年3月,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前夕,周逸群告别了曾因父母英年早逝,将自己抚养成人的堂叔周自炳先生,远渡重洋,赴日留学。

刚到日本,他无心去游览闻名于世的富士山,观赏那四月盛开的樱花,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

留日期间,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著作,研究了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立志回国从事无产阶级革命。

他认为:

中国革命,必须走列宁之苏俄道路,方能成功。

在日本周逸群一方面刻苦学习,吸取知识营养,组织领导中国留日学生运动,抗议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九国公约”,反对国内军阀政府断绝留日学生经费的正义斗争,声讨日本当局破坏和镇压中国留日学生运动的罪行;

一方面不忘家乡亲人,不断写信给堂叔周自炳先生,告诉他的学习情况和世界风云、时局变化。

他在给家里的一封信中写道:

中国要想达到我国人民几千年来所理想的大同世界,就必须粉碎资产阶级体系,建立坚强的无产阶级体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与此同时,他随信寄来了一张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

这张照片就是周逸群领导留日学生运动时真实生动的形象。

亲人们高兴地围着周自炳先生观看周逸群的照片:

他身穿咖啡色的呢青年装上衣,金黄色铜纽扣闪闪发光,下穿学生兰布裤,一双时髦的皮鞋,右手挽着一件外套,头上蓄着平头短发,两眼炯炯有神,气宇轩昂……大家看了周逸群健康向上、英姿勃勃的身影,十分欣慰。

这张照片就由周逸群的堂叔周自炳先生珍藏起来。

老人只要一想念远离家乡的侄儿,就取出这张相片来看看他的英容笑貌,以表安慰之情。

两位老人过世后,又由堂弟周立礼(怀安)保存。

兄弟落难血肉情

周逸群小时与堂弟周立礼一起生活、学习,亲如手足,在堂叔周自炳先生的教导下共同成长。

堂弟周立礼也敬重堂哥周逸群(立凤)的友情,欣佩他的智慧与志向,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情越深。

这时,他接过其父珍藏周逸群的照片和书信,像传家宝一样珍惜和爱护。

1923年周逸群留日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贵州青年》旬刊,1924年10月又投笔从戎,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当武学生,继而参加北伐和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这期间,他不断向家里寄来《贵州青年》、《青年军人》等刊物和信件,堂弟周立礼都一一精心保存。

贺龙将军两次驻军铜仁时,就住在他家,并读到了由周立礼提供的周逸群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使贺龙极为赞赏,对其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从而奠定了贺龙与周逸群的革命友谊的基础。

周立礼感到莫大的欣慰。

南昌起义在潮汕失败后,周逸群与贺龙受党中央的派遣,深入湘鄂西发展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

就在周逸群领导洪湖苏区期间,周立礼以外出经商为名,离开家乡铜仁,秘密来到洪湖周逸群哥哥的身边。

周逸群安排他到苏维埃联县政府机关搞宣传、写标语、递情报,有时又接受特殊任务,秘密潜入武汉,为红军购买运送武器,将出家门怀揣的巨额款全部献给了革命事业。

不久,周立礼经周逸群动员回乡,回到家里时,他已身无分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1930年阴历三月初三这天,全家正准备为周逸群叔娘祝寿之时,家里突然闯进来一伙国民党县党部的差人,将周立礼抓走。

当局以周立礼在武汉替共匪私运军火的罪名,交军阀车鸣翼投入监狱,逼周立礼交待与周逸群的活动情况。

他被打得死去活来,也未暴露革命的秘密。

全家为了解救在狱中的周立礼,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和祖上传下来的字画,还借了高利贷,凑足了1500块大洋,才把周立礼保释出狱。

侄女临危保照片

军阀车鸣翼搞得周立礼一家债台高筑,一贫如洗,还不甘心,为了捞到周逸群从事革命活动的真凭实据,好向蒋介石邀功请赏。

于是,在狱中对周立礼进行百般的逼供凌辱,到头来却一无所获。

车鸣翼恼羞成怒,扬言要将周立礼的家抄个底朝天。

这话一传出,周立礼的夫人被急得昏了过去,周立礼的大女儿周本健(先春)二女儿(迎春)全家顿时哭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

正当大家无计可施时,周本健的二叔忙说:

“莫哭了,快点收拾一下,把周逸群(立凤)哥哥的书信和资料清理出来赶快烧掉。

要是被军阀抄走,全家性命就难保了。

周逸群的侄女周本健听了二叔的话,知道周逸群伯伯的信件和资料绝不能落入敌手,必须抓紧处理。

她是老大,能识字,懂得一些道理。

当即与二叔一起,将箱子打开,找出所有的信件和资料,趁着夜深人静,一件一件的烧掉。

当她最后打开一个信封时,那张最熟悉的逸群伯伯的照片出现在眼前。

自她懂事后,就听爷爷跟她说:

你还在襁褓中的时候,逸群伯伯就离开了亲人。

为了救国救民,他在贵阳南明中学就立下“追随前辈创革命,死到沙场是善终”的誓言,以后一直为穷人打江山……如今还没有与逸群伯见上一面,如果这张照片烧掉了,就失去了对亲人的寄托。

她想长大后还要拿着这张照片,走遍天涯海角去找逸群伯呢!

如果这张照片落到坏人手里,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当她准备将照片投入火中的那一时刻,血脉之情促使她舍不得烧了,决心要保护逸群伯的照片。

于是她背着二叔将照片放到了自己的衣兜里,以后一直放在她贴身处,躲过了多少惊涛骇浪;

第二年,军阀车鸣翼又卷土重来,派兵骚扰上门抓捕周立礼,周立礼翻墙逃跑躲到乡下当私塾先生教书渡日。

周立礼逃跑后,债主们仍又接二连三的到周家来逼债,周立礼的夫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服毒自杀。

国民党军阀抓不着周本健的父亲,就抓走了周本健的二叔,但因二叔对他们无用,对其折磨之后放出来,被活活的饿死在街头。

周本健只好到亲戚家东躲西藏。

抗战初期,她随江浙流亡来到铜仁国立三中的一位同姓进步教师一起逃到马场坪,后辗转于贵阳,并建立了家庭,在贵州大学定居下来。

周本健同逸群伯的照片又渡过了黎明前最黑暗的艰苦岁月:

1949年,贵大师生在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中,国民党特务在贵大校园大肆抓捕进步师生,气氛非常紧张,一片白色恐怖。

周本健担心逸群伯照片怕被特务抄走,就把原来在照片的背面写有“周立凤摄于日本”几个字的地方剪掉,照片就只剩下大半截了。

终于躲过了一劫,保存到新中国的诞生,人民翻身之日!

逸群形象传中华

新中国建立之初,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周逸群烈士的一家。

曾托李侠公回贵州打听逸群家里的情况,总理又要贺龙过问此事。

于是,贺龙由西南军政委员会致信贵州省委,省委书记苏振华阅信后亲自向铜仁地委转达周总理和贺龙同志的指示,务必将逸群的家属找到并妥善安置好。

1964年,在铜仁地、县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由民政局派专人进行调查后,将周本健提供的周逸群的照片翻拍后,送北京经周恩来、贺龙确认后送至到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

并根据贺龙的堂嫂翁淑馨提供的情况,以周自炳一家对逸群少时的抚育之情和保存逸群的照片信物,周立礼跟随周逸群在洪湖参加过革命活动等的事实,认定周立礼为周逸群烈士亲人的代表,明确为烈属,授予了烈属光荣牌。

1978年笔者被抽调参加铜仁地委组织的黔东革命历史调查组,接受了周逸群生平事迹的调查收集任务。

首先赴贵阳,在农学院见到了周本健。

她毫无保留地提供了逸群留日的照片,并讲述了保存这张照片的经过。

回铜后,立即将照片进行翻拍成底片,然后放大成若干张照片,同时将原件照片归还周本健。

1979年2月20日,周逸群这张照片,首次由贵州团省委主办的《贵州青年》独家发表,刊于当年第二期,照片署名周先春(周本健)供稿。

同时,与笔者在该刊发表的周逸群传略《洞庭洒热血,洪湖照丹心》文章一起推向全国。

铜仁地区革命历史调查组和周逸群的侄子周本常等人先后向南昌起义纪念馆、广州黄埔军校陈列馆、洪湖、桑植等博物馆赠送了周逸群留日照片。

从而填补了全国馆藏革命文物周逸群照片的空白,丰富了重要的馆藏资料。

全国文化、教育、党史等部门纷纷来信、来函就利用或转載,表示诚挚感谢。

2010年9月16日,周逸群烈士陈列馆在铜仁建成开馆,为全国和烈士家乡人民提供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参观学习的场所,并先后被中宣部、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铜仁学院命名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铜仁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等;

也实现了烈士亲人们永远纪念的夙愿。

为此,周自炳先生的子孙们,由周本常、周刚父子俩,代表周逸群烈士的所有亲人,择日向周逸群烈士陈列馆赠送周逸群留日照片的原件,让周逸群烈士的光辉形象永留于世,千古流芳!

●图片:

①周逸群留日照片

②周逸群烈士烈属光荣牌

③保存周逸群照片的周本健

●作者简介:

周刚(1972-),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验室管理与建设。

唐承德(1940-),贵州江口人,副研究员,原中共铜仁地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中共党史、近现代史。

周逸群留日照片周逸群烈士烈属光荣牌

保存周逸群照片的周本健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