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6827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重点治理项目及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第4.10.5条:

防水材料铺设后,必须蓄水试验。

蓄水深度应为20~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记录。

第4.10.10条(强条):

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

第4.10.4条:

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

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

阴阳角和管道穿过楼板面的根部应增加铺涂附加防水隔离层。

《非承重砌体及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G14-2004

第5.1.32条: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墙体底部应现浇素砼坎台,高度不得小于200mm。

防治措施

1、厨卫间楼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2、厨卫间的楼地面周边除门洞外,应现浇砼坎台,高度不小于200mm,厨卫间标高比相邻板面标高低30mm。

3、主管道穿过楼板处应设置金属套管。

4、上、下管道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5、PVC管道穿过楼面时,宜采用预埋接口配件方法。

6、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砼浇筑至板厚2/3处,待砼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管周进行2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再做防水层。

7、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刷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8、地面找平层朝地漏方向排水坡度为1~1.5%,地漏口比相邻地面低5mm。

9、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无渗漏为合格。

10、卫生间墙面应用防水砂浆分二次刮糙。

11、烟道根部向上300mm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

通病2:

填充墙砌体裂缝

1、不同材料交界位置的变形裂缝。

1.1柱、墙与填充墙交界位置裂缝。

1.2梁、板底与填充墙交界位置裂缝。

1.3门、洞口砼与填充墙交界位置裂缝。

2、墙面凿槽埋管位置裂缝。

3、外墙朝阳面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显著位置。

4、不同时期砌筑的交界位置。

第5.1.19条:

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

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

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第5.1.27条:

墙长超过5m时,应按照下列规定于墙中部每隔不超过5m设置钢筋砼构造柱。

1、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构造柱截面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00mm,厚度同墙厚,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ф10,箍筋可采用ф6@200。

2、纵向钢筋顶部和底部应锚入砼梁或板中。

3、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300mm。

4、构造柱应于砌筑完成后浇筑砼。

第5.1.28条:

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应设置端部与结构构件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砼水平连系梁。

当连系梁在门窗洞口处切断时,洞口上方过梁的截面和配筋不得低于连系梁的要求,连系梁与过梁水平投影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连系梁与洞口过梁的垂直距离的2倍,过梁两边伸入墙体不应小于500mm。

第5.1.29条:

砌体与砼结构构件之间应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沿楼层全高每隔3皮砌块并不超过600mm设置2ф6拉结钢筋。

2、拉结筋宜根据皮数杆的标识设置于灰缝所在位置的砼墙柱上。

3、钢筋伸入砌体内的长度,对于蒸压加气砼切块,宜为700mm;

4、拉结筋应砌入水平灰缝中,有拉结钢筋处水平灰缝厚度应比拉结钢筋直径大4mm。

第6.1.10条:

下列部位抹灰时应挂加强网:

1、不同材料基体结合处在基体上挂加强网。

2、暗埋管线的孔槽处在基体上挂加强网。

3、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在找平层中应附加一道加强网。

4、高度24m以上的外墙,找平抹灰时基体上应满挂加强网。

1、砼小型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等墙体,当墙长>

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5m的构造柱,砌体墙无约束的端部及外墙阳角处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设钢筋砼构造柱。

2、当顶层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砼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片加强措施。

3、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侧宜设置砼构造柱。

4、屋面女儿墙宜采用现浇钢筋砼,当采用砌体材料砌筑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小于120mm的钢筋砼压顶梁。

5、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并间隔3~5d,方可将斜顶砖补砌挤紧。

6、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

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挂加强网防止开裂。

7、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

后植拉结筋必须锚固可靠,锚固长度应不少于100mm。

8、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必须铺设抗裂网片,与各基体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9、抹灰层总厚度≥35mm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钢丝网片,且固定钢丝网片的固定件锚入砼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锚入其它基体的深度不小于50mm,抹灰层总厚度超过50mm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加强措施。

10、外墙抹灰层必须设置分格缝,间隔宜为3×

3m。

11、宜采用CL专用砂浆干法施工。

通病3:

防护栏杆安全性不符合规范要求

1、栏杆高度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2、栏杆净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3、栏杆样式儿童易攀登。

4、栏杆材质、刚度不满足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第6.6.3条(强条):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截;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m高度内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1、栏杆安装高度应考虑地面装饰的要求,保证最终完成装饰后栏杆净高度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2、栏杆顶部要满足承受水平荷载的要求,住宅建筑≥500N/m。

3、栏杆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耐候性和耐久性的材料,阳台和屋顶等室外场所,不得选用木材和易老化的材料。

4、当采用非垂直杆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5、栏杆设计除应明确式样、宽高尺寸、材料品种外,还应有制作连接和安装固定详图以及明确杆件的规格型号及壁厚等。

6、金属栏杆制作和安装的焊缝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其焊缝应饱满可靠,严禁点焊。

7、碳素钢和铸铁等栏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除锈后应涂刷(喷涂)二度防锈漆和二度及以上的面漆。

8、栏杆高度应从可踏面部位起计算,当从楼面起算800高范围内有可踏砼面时,应同时考虑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9、当栏杆高度范围内,有其它设备或管道时,应同时考虑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10、当采用玻璃作为不承受水平荷载的临空栏板材料时,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必须选用钢化玻璃或钢化夹胶玻璃,其厚度不应小于12mm,当临空高度为5m及以上时,应使用钢化夹胶玻璃。

二、给排水工程

通病4:

厨房、卫生间排水排入同一根立管

厨房卫生间排水立管未分别设置。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第8.2.7条:

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

为防止卫生间排水管道内的污浊有害气体串至厨房内,对居住者卫生健康造成影响,当厨房与卫生间相邻布置时,不应共用一根排水立管,而应在厨房与卫生间内分别设置立管。

通病5:

阳台地漏水未排至污水系统

阳台地漏水排至雨水系统。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文件》(深规土[2000]151号)

一、禁止建筑阳台排水进入市政雨水管道系统。

禁止建筑阳台排水地漏支管与建筑天面雨水排水管道连接。

二、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排除雨水管道只接纳建筑天面雨水、空调排水、室外地面雨水。

三、建筑物内洗衣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应排入生活污水管道系统。

将所有阳台排水排至污水管道系统。

三、通风空调工程

通病6:

风管穿过防火、防爆墙或楼板时预埋管或防护套管施工不规范

1、防排烟风管或空调风管穿过防火、防爆墙或楼板时未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

2、预埋管或防护套管钢板厚度不够。

3、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未用不燃材料封堵或封堵不严密。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6.2.1(强条)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

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1、绝热处理的风管在经过防火、防爆墙或楼板时可直接设预埋管。

2、绝热风管应设防护套管。

3、预埋管或防护套管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6mm。

4、预埋管和防护套管的施工可先安装风管再砌墙,若先施工墙体预留洞后装风管,需用水泥砂浆填实其间缝隙,两者结合应紧密。

5、风管或绝热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其间缝隙应封堵严密,绝热风管在穿过部位及两侧2m范围,必须使用不燃绝热材料。

四、建筑电气工程

通病7:

桥架接地不良

1、跨接接地线截面积小于4mm2。

2、部分电缆桥架段及其支架接地不良。

3、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未与接地干线(网)连接。

4、金属桥架每隔30m未与接地干线(网)相连接。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第12.1.1条: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2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

3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第4.2.9条:

金属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第3.1.1条: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第3.4.6条:

沿电缆桥架敷设铜铰线、镀锌扁钢及利用沿桥架构成电气通路的金属构件,如安装托架用的金属构件作为接地干线时,电缆桥架接地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桥架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

2全长大于30m时,应每隔20-30m增加与接地干线的连接点;

3电缆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