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3447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

《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

拟建建筑物平面位置图

本工程平面定位配合建筑总图,±

0.00相对应之绝对标高为:

39.45m。

1、现场情况

1、本工程已根据2014年10月2日版施工方案进行第一步基坑支护施工。

2、本场区北侧为待出售绿地。

3、本场区西侧与与地铁义和庄站东北出口相邻。

4、本场区南侧为兴华大街。

5、场区及周边可能埋有不明地下管线,施工前应详细调查并妥善处理。

2、工程地质条件

(1)、气候条件概述

北京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1oC~12oC,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为-4oC~-5oC,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oC~26oC,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判定,该场地地基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0.80m。

北京地区为季风区,冬季以西北风和北风为主,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南北风向转换季节,年平均风速为2-3m/sec,50年一遇最大风速可超过27.0m/sec。

北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50-660mm,雨季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雨季施工对建筑基坑开挖、支护和施工降水等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2)、地貌、地形及地物条件

拟建场地属永定河冲洪积扇边缘,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大于50m。

场地原为村庄拆迁场地,勘察时孔口标高为38.01m~38.85m,相对高差0.84m。

(3)、地层土质及其工程地质特性概述

根据现场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

按岩性及工程特性将地层划分为11大层。

其中①大层为人工回填土层;

②~⑩层为第四纪沉积层河流冲洪积地层。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表:

地层描述表

地层编号

地层名称

地层描述

素填土

褐黄色,结构松散,植物根系发育,成分以粉土、粉砂为主。

层厚0.50-2.80m。

①1

杂填土

杂色,含建筑垃圾、砖块、碎石,灰渣等。

层厚0.40-1.60m。

细砂

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局部呈松散状,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土质较均匀,摇震反应强烈。

层厚1.60-4.20m。

粘质粉土

褐黄-褐灰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土质较均匀,切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低,中-中高压缩,摇震反应中等。

层厚0.40-6.30m。

③1

砂质粉土

褐黄-灰黄色,稍湿-湿,密实,含砂粒,土质较均匀,切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低,中-中高压缩,摇震反应中等。

层厚0.50-1.50m。

③2

粉质粘土

黄褐-灰褐色,软塑~可塑,局部硬塑,断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高-中高压缩性。

层厚0.40-1.70m。

③3

重粉质粘土

褐黄-灰褐色,软塑-可塑,局部硬塑,含氧化铁,断面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高-中高压缩性。

层厚0.450-1.40m。

褐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土质较均匀,切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低,中-中高压缩,摇震反应中等。

层厚3.00-4.50m。

④1

褐黄色,饱和,中密,以石英、长石为主,摇震反应强烈。

层厚0.10-1.20m。

层厚1.20-4.70m。

⑤1

黄褐色,软塑-硬塑,含氧化铁,断面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中-中高压缩性。

层厚0.60-21.50m。

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以石英、长石为主,摇震反应强烈。

层厚0.90-3.70m。

褐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土质较均匀,切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低,中-中高压缩,摇震反应中等。

层厚0.30-5.80m。

⑦1

黄褐色,软塑~可塑,断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高-中高压缩性。

层厚0.50-2.10m。

⑦2

黄褐色,软塑-可塑,局部硬塑,含氧化铁,断面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中-中高压缩性。

层厚0.80-2.50m。

层厚0.50-5.00m。

圆砾

杂色,饱和,中密,以长石为主,含少量砾砂。

层厚8.70-14.30m。

砾砂

褐黄色,饱和,密实,以石英、长石为主,摇震反应强烈。

该层在本次勘察中揭露最大厚度为2.90m,但是并未完全穿透。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到现场实习,真正理解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充分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2.熟悉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流程及其荷载传递的特点与规律。

3.通过实习认识基坑开挖方式、基坑降水流程、基坑排桩支护、基础施工等工艺流程。

4.本次实习对于以后的毕业设计及在工作岗位将会起到一个过渡作用,对于桩基础的施工有一个认识与理解。

5.丰富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习内容

(一)工程设计

1、常用支护形式

1.1、“复合土钉墙”目前使用普遍且较为成功,支护深度已在12.00m以上。

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效率较高,成本低廉;

但属于被动受力结构,受土质及环境影响大,对边坡变形的限制能力相对较弱。

1.2、“护坡桩”刚性强,节省场地,安全性高,受地下水影响小,与预应力锚杆结合使支护结构由被动受力变为主动受力,对边坡变形的限制能力强,有利于周边建筑、设施的保护。

1.3、另外,目前还有地下连续墙、钢板桩等支护方式,使用范围小且施工相对复杂,综合成本较高,经济性差。

2支护方案选择

1、本工程±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9.45m,自然地面平均标高为-0.80m,基底标高为-18.40m,边坡垂直高度17.60m,槽底局部加深部位未计。

2、根据工程特点(基础轮廓、埋深等)、土层性质(土层工程性质及水文条件)、周边环境(拟建建筑与周边建筑设施、道路、地下管线的位置关系等)及使用要求(结构施工期间用地及堆载要求等),本基坑边坡划分为7个支护区:

2.1、基坑北侧边坡为支护1-1区,上部采用5.0m高二级1:

0.40放坡系数土钉墙结合下部桩锚支护结构,边坡垂直高度17.60m。

2.2、基坑东侧、南侧边坡为支护2-2区,上部采用5.0m高二级1:

0.30放坡系数土钉墙结合下部桩锚支护结构,边坡垂直高度17.60m。

2.3、基坑北侧汽车坡道处边坡为支护3-3区,上部采用2.0m高挡土墙结合下部桩锚支护结构(其中3a-3a区上部不设置2.0m高挡土墙,利用已施工完毕2.0m高土钉墙支护),边坡垂直高度17.60m。

2.4、基坑西侧临时边坡为支护4-4区,采用1:

1.2放坡系数编钢板网支护结构,边坡垂直高度17.60m。

2.5、基坑西侧北段与义和庄地铁站东北出口相邻边坡为支护5-5区,采用上部5.0m高1:

2.6、基坑西侧南段与义和庄地铁站东北出口相连通道南、北侧边坡为支护6-6区,采用上部5.0m高1:

0.30放坡系数土钉墙结合下部桩锚支护结构,边坡垂直高度10.50m。

2.7、基坑西侧南段与义和庄地铁站东北出口相连通道东侧边坡为支护7-7区,采用1:

0.30放坡系数土钉墙支护结构,边坡垂直高度7.10m。

(二)工程施工

1.基坑开挖

1.机械开挖应根据工程规范、地下水位高低、施工机械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的选用施工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加速工程进度。

2.土方开挖应根据确定的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土方堆放地点等正确操作,尽量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3.大面积基坑底标高不一,机械开挖次序一般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高,然后再挖个个别较深部位。

4.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掏取运走,人工清土所占比例一般为1.5%-4%,修坡以厘米限制误差。

5.挖掘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的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两侧相邻基础以后开挖的部位,使它相互贯通作为车道,或者利用提前铲除土方后的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

6.如遇软土地基或雨期施工,进入基坑行走需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

7.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坑及边坡应预留一层300㎜左右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2.钻孔灌注桩

1.设计要求

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状态。

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基坑支护来说就是支护结构破坏、倾倒、滑动或周边环境的破坏,出现较大范围的失稳。

一般的设计要求是不允许支护结构出现这种极限状态的。

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则是指支护结构的变形或是由于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变形过大,影响正常使用,但未造成结构的失稳。

因此,基坑支护设计相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不致使支护产生失稳,而在保证不出现失稳的条件下,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因而,作为设计的计算理论,不但要能计算支护结构的稳定问题,还应计算其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的支护结构位移控制以水平位移为主,主要是水平位移较直观,易于监测。

水平位移控制与周边环境的要求有关,这就是通常规范中所谓的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对于基坑周边有较重要的构筑物需要保护的,则应控制小变形,此即为通常的一级基坑的位移要求;

对于周边空旷,无构筑物需保护的,则位移量可大一些,理论上只要保证稳定即可,此即为通常所说的三级基坑的位移要求;

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的,则为二级基坑的位移要求。

对于一级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一般宜不大于30mm,对于较深的基坑,应小于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

对于一般的基坑,其最大水平位移也宜不大于50mm。

一般最大水平位移在30mm内地面不致有明显的裂缝,当最大水平位移在40-50mm内会有可见的地面裂缝,因此,一般的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应控制不大于50mm为宜,否则会产生较明显的地面裂缝和沉降,感观上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一般较刚性的支护结构,如挡土桩、连续墙加内支撑体系,其位移较小,可控制在30mm之内,对于土钉支护,地质条件较好,且采用超前支护、预应力锚杆等加强措施后可控制较小位移外,一般会大于30mm。

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

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适用的支护形式。

2.原理:

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它与混凝土硬化机理不同,由于水泥掺量少,水泥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质--土的围绕下进行反应,硬化速度较慢,且作用复杂,水泥水解和水化生成各种水化合物后,有的又发生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以及凝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