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工程建设QC小组成果带封面的Word文件下载.doc
《信阳市工程建设QC小组成果带封面的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工程建设QC小组成果带封面的Word文件下载.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现浇结构全高垂直度控制
活动期限
2010/62011/9
小组月平均活动次数
3
小组类型
攻关型
小组活动成员出席率
95%以上
培训状况
人均受TQC教育48小时
2.2小组成员简介
小组分工
姓名
文化程度
职称
性别
年龄
组内职责
组长
大专
工程师
男
37
负责组织活动、整理成果
副组长
左孝勇
34
负责现场实施,整理成果
成员
王勇
36
负责现场协调管理
质检员
王先锋
28
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及培训
测量员
王伟
助理工程师
42
负责现场标高、垂直度控制
资料员
徐梦杰
中专
女
22
负责数据整理、统计
材料组长
张勇
35
负责联络外墙涂料材料
装饰工长
吴德安
现场具体实施
操作员
杨世柱
高中
工人
41
负责提供涂料数据
吴德炎
39
负责提供现场数据
小组自我评价:
小组成员结构合理通顺,具有较强的执行决议和操作能力。
2.3统计工具应用
PDCA循环
ACTION阶段
CHECK阶段
DO阶段
PLAN阶段
巩
固
检
查
实
施
制定对策
确定要因
找出问题
分析现状
制定制度
PDPC决策
对策表
直方图
K
J
法
关联图
鱼刺图
2.4小组活动流程
选择课题
效果检查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达到目标
未达到目标
分析原因
巩固措施
按对策实施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三、选题理由
填充效果如下:
工程创优需要: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中州杯”优质结构工程
为适应客户的需求,树立公司良好形象,须进一步提高工程主体现浇结构的质量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对现浇结构的垂直度要求较高
确立课题:
2010年6月1日,本小组决定此次活动的课题为:
现浇结构全高垂直度控制
四、现状调查
根据活动安排,本小组于2011年6月25日至2011年7月2日对本公司正位于主体中后期施工的几个在建工程进行了调查,
根据现浇结构全高垂直度质量问题统计表,绘制排列图如下:
:
实际合格率
理论合格率
合格率%
实际
理论
五、课题目标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使本次QC小组活动取得成功,根据对本公司其它类似工程的现浇结构全高垂直度调查情况统计得出的结论:
影响现浇结构全高垂直度的主要质量缺陷是砼柱、墙的偏位,由此我们设立本次活动目标为:
有效减少砼柱、墙的偏位现象,使现浇结构全高垂直度合格率达到100%,且保证现浇结构全高垂直度最大偏差控制在25㎜以内。
六、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本工程创优得到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公司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本工程创优非常重视,决心很大,一开始就进行了精心部署,并积极参与本工程的管理。
3、项目部配备了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且经过长期合作,施工过程中配合默契,所施工工程多次获得市优。
4、项目部创优夺杯气氛浓厚,有很强的创优意识。
5、QC小组成员大多数人参与了类似工程的施工,对高层建筑现浇结构垂直度控制有一定经验。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一定能实现活动目标。
七、原因分析
针对这次活动的目标,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对砼柱、墙偏位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绘制因果图如下:
砼柱、墙偏位质量缺陷因果图
八、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表
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方法
确认情况
是否要因
1
培训不够
查阅培训档案
培训档案显示各岗位管理人员已接受过上岗培训,非要因
否
2
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现场调查分析
部分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未能有效落实整改,对施工班组未做到奖罚分明,是要因
是
测量工具简陋
现场调查测量器具配置情况
现场具备了线锤、钢卷尺、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垂直测量时公司有一台激光经纬仪可供使用,非要因
4
仪器检测不及时
查阅仪器检测记录
经纬仪按公司质量体系程序中要求,每年均进行了检测,非要因
5
支模材料质量差
现场调查支模材料
项目部已采购了优质模板,此外钢管扣件、对拉螺栓等材料都有验收记录,并有合格的检测报告,非要因
6
测量放线方法不当
测量放线的方法还不太可靠,主要控制线采用经纬仪投测,但其余轴线引测则采用钢卷尺测量,是要因
7
技术交底不到位
检查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不全面,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对支模架操作工艺内容编写不够完善具体,是要因
8
砼浇捣不当
泥工砼浇筑振捣时,过振现象较少,对钢筋影响较少,对模板及支撑的影响也较少,非要因
9
墙柱钢筋安装不准确
现场调查
钢筋偏位现象偶尔出现,但每次均进行及时处理,所有墙柱钢筋均进行了严格的隐蔽工程验收,非要因
10
吊线受大风影响
施工人员操作时在大风天气的情况不多,且准备了较重的线锤,在大风天气时使用,非要因
11
泵管支架与模板或支模架接触
现场验证
泵管的布设已经有详细的施工方案,支架与模板或支模架保持一定距离,非要因
由以上要因确认表中可知,造成砼柱、墙偏位质量缺陷的主要因素是:
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测量放线方法不当、技术交底不到位。
九、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如下: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负责人
地点
完成日期
对管理人员执行制度情况进行考核
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1、对管理人员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评分;
2、对班组进行奖优惩劣
罗涛
项目部
2011年9月10日
改善测量放线方法
测量放线偏差最大不超过4㎜
1、对于“内控法”测量,增加从底层基准线引测楼面轴线的次数;
2、主要轴线尽量采用经纬仪投测;
3、采用钢卷尺测量(拉线配合)放样时,定位点必须采用端点
施工现场
对技术交底进行完善,并有效落实
技术交底齐全,并及时、有效
1、技术交底编制时加强针对性,操作要点详细、具体;
2、向班组交底要及时,并要求班组及时落实到一线员工;
王
先
锋
十、实施
QC小组活动整个过程中,围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即PDCA循环的不断运动推动质量不断提高。
实施过程简述如下:
实施1、针对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为了让项目部的质量检查、验收等制度得到有效执行,我们采取措施提高了项目部管理队伍的执行力,充分调动管理队伍和施工班组的积极性,具体做好以下两点:
1)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评分。
根据项目部的管理组织机构,由上级对下级逐级进行考核,考核评分与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直接挂钩;
2)对班组也同样进行考核,考核的频率为每层一次。
主体结构每完成一层,项目部则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并召集有关班组和人员进行总结,对各施工班组的施工质量进行奖优惩劣。
实施评价:
自2010年5月开始至2011年9月,对管理人员考核共6次,对班组考核24次;
通过考核和奖罚措施的落实,管理队伍和施工班组的工作积极性逐渐提高,至工程主体五层施工时,各项工作秩序井然,成效明显,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实施2、针对测量放线方法不当
1)楼面测量放线的方法为“内控法”,但原方案中对于从底层基准线引测至楼面的频率为每六层一次(采用激光经纬仪引测),为了提高楼面主控制线的测量精度,我们把从底层基准线引测至楼面的频率增加为每四层一次。
2)楼面主控制线引测好后,原方案为利用经纬仪在主控制线上的三个点放出三条次控制线,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在楼面南北边缘附近增加了两条次控制线,形成“三纵三横”的轴线控制网。
3)其它轴线定位采用钢卷尺测量(拉线配合)。
原放线的方法是先定出
轴线上的两点,然后根据这两点定出轴线;
但该两点可能是端部附近的点,也可能不是端部附近的点,如果该两点不是轴线的端部附近的点时,出现误差的机率和偏差量就较大,因此,我们将这类放线的方法改进为必须采用端部的定位点来放出轴线。
从技术复核的数据来看,放线偏差最大值均未超过4㎜,达到目标。
实施3、针对技术交底不到位
1)对模板工程的技术交底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将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标准中的操作要点内容详细、具体地编入技术交底中,特别是针对墙、柱模板的水平支撑和斜撑的施工内容进行了完善。
2)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管理人员和有关班组长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采用了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一位被交底人都理解、领悟交底的内容;
再由班组长向每位一线的操作工人进行交底,使他们均了解操作要点。
3)为了检查技术交底的效果,我们还不定期的对一线的操作工人进行提问,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交底的情况。
从对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