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国的崛起原因Word文件下载.doc
《浅析秦国的崛起原因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秦国的崛起原因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据《秦本纪》记载,“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诸侯,赐之以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
在秦族建国以后,传承了羌、戎等游牧民族凶猛桀骜、强横好斗的性格。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流不干,死不休战”的秦军战歌成为扩张领土的动力。
为生存而与戎族部落进行长期的战争,逐渐影响着秦人的思想观念,秦人的思想长时间处于备战状态,便呈现出好战,英勇的理性实干家精神,对秦的崛起有着关键作用。
先秦的《诗经》: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携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春秋初叶,陕西全境已成为诸种族的密集战争区,而秦族则是诸戎当中最强的。
秦国不仅据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更是因袭了周朝的文化遗产,在春秋初叶勃然兴起,吞并诸戎,使其与秦族融合,在不断征伐战争中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缪公“西并诸戎”,把秦国的领土西展至陕甘边境,北拓至陕西西部打通了进出中原的通道,并随后一直延伸其势力于中原。
从此以后,秦国侵凌中原诸国,走向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通过征西戎,灭小虢,秦武公时代,整个关中渭水流域被秦所控制。
及至秦穆公,“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东面从今陕西、山西交界处黄河起到西方由秦控制。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逐渐灭掉了西戎、狄人建立的国家二十个,开辟国土千余里,使长期以来被戎、狄占据的西北方广大地区得以结束支离破碎的分割局面,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
孔子曾经高度评价称颂秦穆公的政绩,认为秦国国虽小,志气却很大,地处偏僻,行为却中正;
其待人用人之道,是可以称“王”的,可惜,秦穆公的这一人格特性没有传递给他的子孙,致使后来秦国的统一走上了短命之路。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改革,秦国逐渐走向强大。
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蜀,使秦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秦昭襄王即位,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通过长平之战,削弱赵国力量。
进一步占领和蚕食六国大片国土,灭亡东周。
秦王嬴政登基时,秦国实际控制的国土已经超过六国总和,后嬴政掌握秦国大权,开始统一中国,中华大一统帝国诞生。
二、优越的地理环境:
西部雄狮的舞台!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秦之称雄,是因“其势居然也”,也就是依靠山川形势。
可见秦的崛起,地理环境可居头功,也能算是上天的眷顾。
⑴居西陲:
发祥之地!
秦与殷共同的图腾崇拜及信仰,林剑鸣在《秦史稿》中推断秦来自我国的东海之滨,有一部分秦人“在西戎,保西垂”,直至西周,东部秦人被赶至西部,两股嬴姓势力才会和。
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指出:
:
“秦之祖先,起于戎狄”,这也是过去人们的一概看法。
秦人起源于东方还是西方现在尚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中原的西部地区是秦人成长和发展的最为主要的地方。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广大西部及北部地区居住着羌、戎等族群。
居于西部边陲的秦人,与其交融,因此有了秦族“杂戎、狄之俗”的说法。
戎狄对秦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军事:
“国无外患者,恒亡”。
在长期的战争中,秦人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培养了富有战斗力的军队,秦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
秦灭西戎后,其土地收归秦,一部分人也归秦,在争霸统一战争中为秦提供了健硕的战马,丰富的牧草,及雄壮的士兵。
二为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史记﹒秦本纪》。
局限于西部的地理位置已不能满足秦人,秦人急切的想融入广阔的中原地区。
于是,秦人变法图强,扩张疆土。
这样的思想,极大地推动秦的前进步伐。
⑵占关中:
强盛之地!
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灭小虢后,秦控制了整个关中的渭水流域,秦逐渐强盛。
穆公时,灭西戎,秦控制的西部地区更为广阔。
渭水平原原是周人故地。
自然条件十分的优越。
纵横家苏秦向秦惠王对此地作此评价: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沃野千里,蓄积多绕。
”《战国策﹒秦策一》。
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军事斗争的天然堡垒。
秦占据关中,进可攻,退可守。
⑶得巴蜀:
争霸之基!
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开始,秦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强秦不断蚕食他国,扩张疆域。
秦惠公时,“司马错伐蜀,灭之”、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史记﹒秦本纪》。
在秦争霸和统一战争中,蜀地始终扮演着秦国大粮仓的角色。
司马迁说:
“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史记﹒张仪列传》。
“秦昭王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风俗通》。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为秦的崛起归纳了三大原因,得蜀地便是其中的一个,可见蜀地对秦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范睢曰:
“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
民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此王者之民也。
王并此二者而有之。
夫以秦卒之勇,车骑之众,以治诸侯,譬若施韩卢而搏蹇兔也。
”《史记•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对秦的条件概括得极为妥当。
这个西部边陲小国,依靠自身的地理位置,一步步登上强国发展的巅峰。
三、商鞅变法:
为秦开帝业!
秦国的崛起是一个国家由弱变强的奇迹。
秦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秦穆公,他使秦国称霸西戎。
然而,真正让秦国走上富强之路的是三百年后的商鞅变法。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卿共灭智氏,三分其地,史称“三家分晋”。
秦国虽然成为“三家分晋”事件的潜在赢家,但是内部却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自公元前443年秦躁公即位后,秦国经历了怀公、灵公、简公、惠公、出子等几代乱政。
公元前385年,秦献公杀死昏君出子,登上君位,秦政局才稳定下来。
公元前362年,没能实现自己理想的秦献公去世,二十一岁的孝公即位。
这位年轻君主,立誓要实现父亲献公“复穆公之故地”的理想,夺回河西之地,改变“诸侯卑秦”的局面。
即位伊始,他就颁布了一道求贤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开始了第一次变法:
1、颁布法律,编订户籍,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
轻罪重罚,严刑峻法,以法治国,这只是商鞅新法的第一个层次的内涵。
第二个层次的内涵,我称之为道德理想主义。
用商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以刑去刑。
孝公八年(前354年),商鞅亲率秦军,攻打魏国。
这支经过改革洗礼的新军初露锋芒,大获全胜,斩首七千。
孝公十年(前352年),商鞅再次率兵攻打魏国,获得胜利。
约一百年后,著名思想家荀子评价齐、魏、秦三国军队的战斗力说: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造就这样一支骁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军队的正是“赏厚而信,刑重而必”的商鞅新法。
2、奖励军功,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
商鞅的爵制改革达到了几重效果:
第一,激励战士,提升士气,迅速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
第二,打击旧的宗法贵族势力。
第三,从制度上为庶民打开通往爵位的大门,为建立官僚制新型国家铺平道路。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建立垦荒。
4、禁止私斗、游说之士,焚烧《诗》、《书》。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任卫鞅为“大良造”,进一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开始了第二次变法:
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商鞅的土地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西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曾评价商鞅变法说: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虽然董仲舒是站在崇古的立场上,对商鞅变法持全面否定态度,但是,他把商鞅的土地制度改革视为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决定性因素,却切中要害。
商鞅将土地占有权扩展至庶民,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数量庞大的独立的自耕农。
三年后,变法的成效初步显现。
史载: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2、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的官僚机构。
3、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器。
4、按户按人口征赋5、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6、迁都咸阳,以适应向东发展的需要。
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商鞅提议孝公将国都从渭水上游的雍(今陕西凤翔西南)迁到咸阳。
咸阳位于沣水和渭水交汇之处,“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是控制东西交通的重要通衢。
秦迁都于此,志在向东扩张。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
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在商鞅变法的短短十多年间,秦国从一个西方不起眼的弱国变成为“天子致胙”,“诸侯毕贺”的军事强国。
公元前221年,在商鞅变法一百三十八年之后,凭借商鞅所创制的秦法,依靠商鞅培育的强大秦军,秦始皇完成了荡平诸侯、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
四、合纵连横运动:
趋利避害!
所谓“合纵”,就是由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曾对合纵运动评价说:
“合纵是六国的利益所在,如果六国能够讲信义,则秦国虽强大,六国也不至于灭亡。
”合纵的遗憾究竟是否正确,恐怕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答案。
所谓“连横”,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秦国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失,采用适合自己国家的策略,在连横中称雄。
合纵连横运动是我国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的一个典型特征。
从具体情况看,合纵的国家多少不一,合纵进攻的对象有秦国,也有齐国。
连横在战争中期以秦国或齐国为中心,后期以秦国为中心。
由于各国之间的矛盾复杂,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合纵、连横的缔结联盟很不稳固,呈现出一种“朝秦暮楚”、变化不定的特点。
在这种阴谋加阳谋的政治、外交和军事行动中,秦国巧妙利用东方诸侯之间的各种矛盾,趋利避害,机动灵活地实施战略战术,以事半功倍之效,赢得了胜利,称雄于诸侯,为后来统一华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时势造英雄:
风云年代!
在战国后期的诸国争霸中,秦国历代君王为秦统一各国所做的努力,所奠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所表象出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秦国也越来越占据着有利态势,尤其是在秦昭王时期,秦军东征西战,南北齐进,分别对赵、楚、韩、魏作战,并取得了大片领土,大大削弱了各国与秦军对抗的军事实力,这一切都为以后的秦国能迅速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皇之所以削平群雄,统一六国,除了他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在,当时社会上所具备的条件也显得尤为重要。
就政治思潮和民心向背而言,分久必合,统一六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六国间长期的征伐使得各国人民苦不堪言,所以追求安逸和统一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所有六国人民的心声,这也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其次,秦国坚实的经济基础,成为对外战争的坚强后盾。
秦自建国以后,穆公时期便向西开地千里,益过十二,遂霸西戎,是秦国的大后方得以巩固。
到了孝公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使得秦国国力大增,成为诸国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