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基础班讲义.docx
《李海洋基础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海洋基础班讲义.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海洋基础班讲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基本框架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部分试题不多,题型为客观性试题。
考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内涵:
主体、性质、对象、内容、广狭二义(此考点本身理论内涵丰富,但对于公共课考生而言属纯记忆性内容)
2.历史条件(重点考点理解记忆型)
表层:
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三大工人运动马恩革命实践
深层: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3.理论来源(重点考点理解记忆型)
表层: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深层:
意识形态的继承性
4.性质:
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属难点,但非高频命题点)
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
主要记忆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多重含义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及主要代表人物
唯物论辩证法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前提性问题
哲学的定义: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
2、辩证唯物论
物质观
定义方式——根本特性——存在形态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阶段——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语言外壳
唯物论
意识观
反作用
反作用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决定
实践观
1.物质观考点群
(1)核心概念
物质范畴(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重点考点
①物质的存在形态:
自然存在物(宏观物体、微观粒子、宇观天体、场、反物质)及其运动形式;社会存在物及其运动形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物质性的社会关系,物质性的社会活动)。
②列宁物质定义的定义方式——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来把握物质
(3)难点考点
①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一维性)、空间(三维性),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③物质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4)次重点考点
①物质的特性:
根本特性——客观实在性。
独立性(外在性):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依赖性(可反映性):
依靠意识所反映、被意识所指导的实践所改造。
②时空无限性原理:
无限由有限构成,有限可转化为无限,客观世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这一原理是坚持世界物质性和确立积极的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
(5)命题热点
①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在自然观上唯物,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之一,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世界统一于(运动着的)物质。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石。
它是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及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也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2.意识观考点群
(1)核心概念
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性的同时,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重点考点
①虚假映像的客观“原型”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创造性、对象性和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控性。
(3)难点考点
①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②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
③意识主观性的不同主体表现
(4)次重点考点
①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近似感觉特性
②意识从自然界产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③意识能动作用发挥的条件:
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通过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5)命题热点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承认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运用客观规律的条件。
反对唯意志论、机械论、宿命论。
3.实践观考点群
(1)核心概念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重点考点
①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感性物质活动)、自觉能动性(理性思维指导)、社会历史性(客观条件制约)。
②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关系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科学实验(科学探索和精神文化创造活动)。
(3)难点考点
①实践的地位: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将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创造了人的特征,实践创造了人的社会结构(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性的社会性);实践在不断的改造着自然和社会(实践对物质世界改造的物质性活动),因此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②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命题热点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自然对人进行报复”、“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三、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
(一)两大特征
1.普遍联系考点群
(1)核心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重点考点
联系的普遍性(承认世界物质统一性):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整体联系,实践联系。
(3)次重点考点
①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之一。
②联系的客观性(坚持唯物论的体现):
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
③联系的多样性: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4)命题热点
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在动态中考察事物出发点;普遍联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普遍联系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2.永恒发展考点群
(1)核心概念
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发展凝结着事物运动、变化的成果,反映着事物的新陈代谢的规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难点考点
①普遍联系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
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状态发生变化。
②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变化是运动的一般内容。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3)重点考点
过程论原理: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
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
(4)次重点考点
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之一。
(5)命题热点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形态新);对旧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内容新);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前途新)。
(二)三大规律
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它即形成和实现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
规律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规律是一般规律或称普遍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考点群
(1)核心概念
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
(2)重点难点热点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促进事物的量变,最终实现事物的质变。
要全面把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③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原理: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其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指每一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有其特殊性,所以又具有个性,这种个性不同于一般,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因此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全面地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分析法: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次重点考点
内外因关系原理
内外因关系原理
性质
根据决定
发展方向
内部矛盾
外部矛盾
加速、促进
条件影响
延缓、阻碍
2.量变质变规律考点群
(1)重点考点
①度:
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体。
②适度原则: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次重点考点
①质(区分不同的事物):
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③量(区分相同的事物):
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可量化的规定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3)难点考点
①关节点:
度的极限。
②激变论、庸俗进化论。
③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总的量变的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也有就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5)命题热点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否定之否定规律考点群
(1)重点考点
辩证的否定: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观启示我们要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2)次重点考点
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
②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3)难点考点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段式”: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4)命题热点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直线性和绝对化;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三)五对范畴
(1)重点考点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不确定的趋势。
二者实质上是规律和规律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难点考点
①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实是指当事物的实际存在。
现实性同必然性具有内在的联系。
现实是可能的实现。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的尚未实现的潜在。
区分可能和不可能;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
②假象与错觉:
错觉属于主观范畴,是人的感觉错误;假象属于客观范畴,由客观条件造成。
(3)次重点考点
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
(4)命题热点
①原因和结果:
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序性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因果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
反馈就是结果对原因的反作用;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②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深藏于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只能通过理性思维把握。
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但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四)四个方法
(1)重点考点
①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客观规律,主观辩证法=认识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实践活动是二者统一的基础。
②抽象和具体:
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包括三个重要环节: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认识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2)难点考点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逻辑指的是理论思维。
历史包括客观现实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
(3)次重点考点
①归纳和演绎:
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方法。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提。
②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认识的对象分解。
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加以整合。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③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具有方法论上的共同性,科学方法以哲学方法为理论指导,哲学方法以科学方法为认识基础。
认识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体客体中介
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主客体作用的三环节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基础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反映论和先验论
反映论和不可知论
能动论和消极论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认识的本质
认识论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飞跃的条件——非理性因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飞跃和必要性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过程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真理观
认识的目的
价值范畴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价值论
一、认识的基础
1.主客体考点群
(1)重点考点
主体:
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
是指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2)次重点考点
中介是指连结在主客体间的工具,手段及运用方法。
(3)难点考点
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4)命题热点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三环节:
实践目的的确立;实践手段的实施;实践结果的出现和检验(反馈)。
实践活动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相互作用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客观过程。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点群
(1)核心原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
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2)重点考点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形成于实践过程中。
②认识源于实践并不否定间接经验。
③认识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生理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3)次重点考点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难点考点
①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实践的本质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的突出表现为理论(认识的高级形式)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二、认识的本质
(1)核心概念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重点考点
①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②反映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③能动的反映论和消极的反映论的对立
(3)难点考点
①认识的反映性。
认识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②认识的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5)命题热点
认识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认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三、认识的过程
(1)核心原理
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无限反复)。
(2)重点考点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唯理论和经验论)。
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A在实践的基础上尽可能获取十分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B.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3)难点考点
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一是指人的情感、意志。
二是指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具有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以实现主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次重点考点
①从实践到认识:
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②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从实践的角度看,是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
从认识的角度看,是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
③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A.从实际出发。
B.合理的实践方案。
C.理论掌握群众。
D正确的工作方法。
(5)命题热点
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客观上,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主观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
②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
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③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认识的目的
1.真理观考点群
(1)核心概念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2)难点考点
①真理的客观性:
内容(被反映对象)是客观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其客观性原理以唯物主义反映论为基础。
②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反映客观事实,但自身不是客观事实。
真理符合客观规律,但本身并不是客观规律。
③真理的一元性:
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真理只有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
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3)重点考点
①真理的具体性原理:
真理不是抽象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有范围的,超出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具体的存在是一个过程。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③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实性原理:
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认识都是客观真理;实践检验一切认识,当前实践不能判定,而后的实践会做裁决。
不确定性——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4)次重点考点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真理是表示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主观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②在认识过程中,就确定的对象和范围而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在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之外,其对立又是相对的。
二者的对立超出一定范围就会互相转化。
即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5)命题热点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
①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
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从广度上,从深度上,从进程上,都是如此。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二者的统一。
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相互包含;辩证转化。
⑤方法论意义:
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价值论考点群
(1)核心概念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对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
真理和价值
(2)难点考点
①价值的客观性:
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属性决定。
②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关系的形成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
③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④价值的多维性:
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有用性都是多方面的。
(3)重点考点
价值评价
①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的认识活动。
其特点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对象;以价值的客观性为基础;以价值的主体性为标准。
②价值评价标准:
科学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合理的主体需要;人民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③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4)命题热点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但又是有区别的,其侧重点不同。
真理强调主观符合客观,价值强调客体满足主体。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
历史唯物论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A.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前提,把社会历史观看成精神发展史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一、社会基本结构
(1)核心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涵——社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