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0866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

《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

接待入境游客8002人次,比“十五”末增加1172人次,年均增长61.6%。

旅游总收入实现22.33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4.13%,比“十五”末增加7.12亿元,年均增长33%。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实现22.1亿元,比“十五”末增加8.85亿元,年均增长25.7%;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实现367.45万美元,比“十五”末增加295.8万美元,年均增长24%。

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显现,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旅游资源开发成绩显著。

皇藏峪景区被国家星评委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萧县梅村生态园,砀山县“鳌头观海”、“梨树王”,灵璧县“天一园”、“国际奇石交易中心”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

皇藏峪景区九龙潭水面扩建和道路修整、天门寺景区大门修缮、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黄河故道湿地保护区、凤山森林公园、梅村生态园道路整修、萧县书画艺术城、五柳龙泉湖景区、灵璧县奇石小镇、虞姬墓维修扩建、钟馗文化园、石龙湖湿地公园等一批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不断丰富了我市旅游资源类型。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30家,遍布全市五个县区;

旅游星级饭店7家,其中四星级饭店一家,星级农家乐和星级餐馆5家,皖北煤电和宿州国际两家五星级酒店、砀山四星级酒店、古黄驿站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国家A级旅游景区7家,其中4A级景区一家,2A级景区6家;

灵璧石、砀山梨、符离集烧鸡等特色旅游商品。

宿州市旅游接待的水平显著提高。

品牌建设初显成效“十一五”时期,我市重点景区品牌建设逐步提高、影响力逐渐扩大。

“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果园——宿州砀山黄河故道果林景区”、“中国最大的古树群落——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宿州萧县皇藏峪景区”、“天下第一奇石——宿州灵璧渔沟奇石小镇景区”,旅游“三大品牌”塑造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宿州市和灵璧县分别被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中国观赏石之城”和“中国观赏石之乡”,砀山县被上海基尼斯大世界授予“种植梨树面积最大的县”。

成功举办了砀山梨花旅游节、灵璧奇石文化节以及皇藏峪九九重阳节旅游登山、摄影大赛和古树认养活动等各类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了“百团万人游皖北”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了国家旅游局主办的河南、浙江、重庆、江西等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加大对我市旅游资源的宣传,凭借旅游节庆活动的影响和辐射,扩大我市景区的知名度和外向度,打造宿州旅游的品牌和形象。

投入体系不断健全。

“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对旅游业的投入,2008年设置了宿州市旅游发展资金,并逐年增加资金安排,2010年安排资金增至100万,砀山、灵璧等县区也分别设置了旅游发展资金。

同时,加强项目谋划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和吸引社会资金,在编制全市《旅游招商项目册》的基础上,及时补充、完善新的旅游项目。

2009年,综合各县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申报工作,录入省旅游项目库的旅游开发项目42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当年旅游项目完成投资近18000万元,其中,引进并落实5000万元以上旅游项目6个,新开工旅游项目4个,前期储备旅游项目23个。

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

“十一五”期间,为理清发展理路,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任务,全市开展多次旅游调研活动,认真梳理全市旅游景区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重点突破的新思路;

组织全市旅游系统和相关部门先后赴河南永城、山东枣庄、安徽阜阳等地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积极邀请领导和专家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开展调研和开办旅游发展专题讲座;

编制完成了《宿州市旅游业发展纲要和产品体系规划》,并通过省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重点县区旅游产品规划编制全面展开,埇桥区修编完成了《五柳省级风景区总体规划》;

砀山县以《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重点项目规划》为框架,编制了《砀山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重点项目策划》;

泗县制订完成了《石龙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正在加紧屏山生态园、沱湖湿地保护区项目的编制工作。

区域合作深入推进。

继续加强省内旅游协作,先后接待了马鞍山近400名市民的旅游团、合肥市旅游局组织的旅行社和新闻媒体团队等,来我市观光旅游和考察采风,充分展示了宿州旅游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不断推动与山东、江苏、河南等周边地区省市的旅游合作,积极推出旅游经营便利措施,实行两地旅行社对等待遇,联合开发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开展宣传促销。

主动融入苏、浙、沪,积极参加徐州“汉文化旅游圈”、扬州“运河城市同盟”、镇江“赛珍珠文化研讨会”等,借助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组织平台,广泛开展旅游推介活动,热情邀请苏浙沪旅游同仁和新闻媒体来我市考察踩线,不断扩大我市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十二五”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未来五年,国家将把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旅游业作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

同时,我市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交通比较优势明显,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

政策向好的机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而省里加快皖北发展和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也都将为我市旅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旅游潜在需求巨大。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持续旺盛;

到“十一五”末,我市人均GDP突破1500亿美元,根据周边地区发展经验,这一阶段旅游业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从区位来看,我市处于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周边有皖江城市带、苏北、鲁西南、豫东等多个城市群,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快速提升,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空间。

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京沪高铁全线贯通,计划2011年6月通车;

宿淮铁路、郑徐客运专线已经或即将开工建设;

宿州-淮北-徐州城际铁路和宿亳铁路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泗许高速公路一期建成通车,泗许高速二期、徐明高速、济祁高速已开工建设,宿阜高速、泗县-合肥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

综合交通体系的提升,将有利于旅游客源开发,有力地增强了宿州旅游的辐射带动能力。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凝聚,全市上下重旅游、抓旅游、兴旅游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经形成,发展的潜能将进一步释放。

与过去相比,“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发展速度值得肯定,但由于起步较晚,底子薄,投入严重不足,与省内其他市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

基础薄弱,旅游经济收入总量低;

财力弱,投入严重不足,旅游发展资金的安排,还抵不上别的市一个县;

重点旅游区(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如通往皇藏峪、五柳、垓下古战场、涉故台等景点的公路,路况太差,严重影响了游客的进入;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人员少,经费严重不足,开展正常工作受到制约。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在“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的时期里,认真加以解决。

(三)存在问题

1、旅游业规模化、系列化、产业化程度低,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高。

一是旅游业结构尚处在初级产业化阶段,缺乏高水平规划的指导和大手笔资金的投入,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存在开发的景区少、档次低、吸引力不强。

旅游景区游览项目单调,缺乏参与性项目,留不住客人。

二是接待能力与客流量增加不相适应,旅游业整体效益难以发挥。

存在宾馆饭店数量少,通景区公路等级差,购物、娱乐、公厕、停车场等其他旅游配套设施缺乏。

三是旅游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

2、旅游景区(点)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

旅游景区、景点数量多,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尚未真正形成。

如炎帝陵虽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没有真正按照旅游市场规律进行包装和相应提升品位,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3、管理体制不顺。

一是目前风景旅游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管理分散,产权复杂。

二是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宣传等方面仍存在无计划、无重点、零乱无序等现象。

4、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紧缺。

尤其缺乏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景点导游、宾馆服务员等旅游岗位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适应不了旅游新兴产业发展新需要。

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强化产业意识,发掘自身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实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加速宿州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黄河故道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楚汉文化和奇石文化旅游、农业生态观光和湿地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突出重点,形成规模,打造精品线路,到“十二五”末,按年均递增15%比率计算,实现接待国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

按年均递增21%计算,国内旅游收入70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6%(根据全市“十二五”规划预测值1150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

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重要的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把宿州市建设成低碳旅游经济示范区,区域性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

根据宿州市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继续完善构建“三大板块”休闲旅游发展格局。

重点打造四大主题旅游产品、六条特色精品线路。

(一)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创新完善旅游发展格局

深入挖掘资源潜力,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剖析发展途径,寻求实施旅游快速发展突破口。

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休闲度假旅游将会成为新兴的旅游热点和消费模式。

依托我市资源特色,着力打造“三大板块”休闲旅游区:

一是砀山——萧县黄河故道生态风情休闲旅游区。

整合砀山黄河故道70万亩连片果园,构建生态果林公园;

整合萧县开发建设的“黄河故道生态园”、“梅村生态园”等景区景点,形成独特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和黄河故道文化旅游区;

为把这一地区建设成国家级旅游渡假区奠定基础(把黄河故道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经写入安徽省“新皖北旅游发展规划”)。

二是皇藏峪——五柳度假休闲旅游区(包括费村、大方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