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386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

《【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本科期末整理小抄必过.docx

【财政学】复习综合练习及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A、公共物品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

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混合物品 )。

3.(A、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4.(D、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5.(C、非竞争性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

7.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国民收入)的分配

8.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 )的分配

9.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经济与社会效益 )

10.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A、C+V+M )

11.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D、轻工业)

12.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A、东部沿海 )

13.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A、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

14.按照马克思产品价值的构成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D、c+v+m)构成.

15.财政积累的源泉是(B、m )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D、居民个人)倾斜.

17.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D、累进所得税)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分额

18.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税收收入 )

19.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C、债务收入 )。

20.提高折旧率对财政的影响是(B、减少财政收入 )。

21.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B、工业 )。

22.从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总产品中的(C、M部分 )。

23.税收的主体(B、国家 )

24.最早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威廉·配第 )

25.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课税对象)

26.下列税中,(C、消费税 )属于中央税

27.下列商品课税中,赋税最容易转嫁的是(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28.税制构成的核心要素(C、征税对象 )

29.税收的强制性依靠的是(C、国家的政治权力 )。

30.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课税对象 )。

31.在税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A、税率 )。

32.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是(B、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33.农业税的计税标准是( B、常年产量 )。

34.营业税实行的是(A、比例税率 )。

35.土地增值税实行(D、超率累进税率)。

36.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B、财政支出)

37.(C、国家职能)决定财政支出的目的,用途,规模和结构。

38.我国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和不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财力保证是(A、生产性 )支出。

39.财政职能的体现都是更直接地通过(A、财政支出)执行的。

40.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称为(D、基本建设投资额 )。

4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B、1995 )年施行。

42.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为实现政府职能对一部分国民收入和往年积累社会财富价值的(C、集中性分配)。

43.固定资产扩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A、积累基金 )

44.(A、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是充分发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作用,提高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45.农业资金的投入应解决的问题(B、安排好资产的来源程序 )

46.使用行政管理支出的机构都是(C、非物质生产部门 )

47.(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48.社会保障的对象是(C、全体社会成员 )

49.(A、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无偿性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种特殊形式。

50.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是(D、利益关系)。

51.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适度原则,要求掌握补贴的(D、数量界限)。

52.某产业部门或企业用贷款建设某一项目,自己不付利息,由财政代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我们称之为(B、财政贴息)。

53.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选择(C、国债 )

54.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是(C、1-10年 )

55.长期国债的偿还期式(D、10年)以上

56.国债的方式不包括(A、抽签法 )

57.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根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C、发行公债 )。

58.公债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明显区别是(D、有偿性 )。

59.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C、公债 )。

60.公债的基本功能是(B、弥补财政赤字 )。

61.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D、发行新债 )。

62.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组成部分是(A、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

63.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64.整个国有资产管理重点是(C、经营性国有资产 )

65.至今为止,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公调整和改革了(D、十次多选)

66.在预算执行中,组织新的预算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D、预算调整 )。

67.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属于(A、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 )。

68.各级预(决)算应由同级(D、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69.(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70.财政管理体制是财政上的一项根本制度,它属于(B、上层建筑)。

71.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特征的是(C、概括性 )

72.下列不是按目标性质划分的财政政策式(A、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 )

73.财政政策的内容从构成不包括(B、政策原则 )

74.下列能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会带来通货膨胀的是(B、双松政策 )

75.为了解决结构平衡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是(B、“一松一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76.当总供给>总需求经济呈剧烈波动时,应采用(A、双松政策 )。

77.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时,应采用(B、双紧政策 )。

多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B、信息不充分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

2.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A、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C、财政手段)。

4.财政的基本特征(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5.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形式(A、财政直接配置资源C、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

6.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A、市场机制不完善B、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D、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

7.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A、税收B、转移性支出C、购买性支出 )

8.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为(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总供给小于总需求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9.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包括(A、消费B、储蓄C、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D、进口商品)

10.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需求包括(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支出需求D、出口需求)

11.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我国的财政收入分为(A、税收C、其他收入 )

12.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制约主要表现为(A、收入分配政策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B、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C、剩余产品价值中财政收入占的比重)

13.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物价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C、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 )

14.建国初期我国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的有(A、国营经济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

15.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A、税收收入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E、其他收入 )。

16.按经济部门分类,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A、农业B、工业C、建筑业D、交通运输业E、商业及服务业)。

17.税收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 )

18.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则的研究》提出税收原则(A、平等原则B、确实原则C、便利原则D、最少征收原则)

19.按税收的计税依据为标准税收分为(A、从价税D、从量说 )

20.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分为(B、直接税C、间接税 )。

21.减税免税的具体形式(A、税基式减免B、税率式减免D、税额式减免 )。

22.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A、强制性C、无偿性E、固定性)。

23.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主要有(A、减税B、免D、规定起征点税E、规定免征额 )。

24.国家财政支出的目的是(A、政治目的B、社会目的C、经济目的)

25.财政支出按最终用途分为(A、补偿性支出B、消费支出D、积累性支出 )

26.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A、生产性支出D、非生产性支出)

27.财政支出按补偿性分为(A、购买应支出B、转移性支出 )

28.国家在安排财政支出时相应的要遵循的原则有(A、效益原则C、公平原则D、稳定原则 )

29.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A、经济性因素B、政治性因素C、社会性因素)

30.财政支援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A、农林、水利、气象等基本建设支出B、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C、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D、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

31.下列支出中,哪些属于投资性支出(A、基本建设支出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C、增拨流动资金D、国家储备)。

32.财政支出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B、社会补偿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E、消费性支出)。

33.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固定资产可分为(A、生产性固定资产B、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

34.按照基建项目的性质基建支出分为(A、新建B、扩建C、改建D、重建)

35、按照基建支出投入的方向基本建设支出分为(A、生产性支出C、非生产性基建支出 )

36.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是(A、社会保险税D、c中面向居民个人的资金 )

37.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A、完全基金制B、积累制C、现收现付制 )

38.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方式有(A、高度统一管理模式B、分散管理模式C、统分结合的模式 )

39.财政补贴的内容是(A、价格补贴B、企业亏损补贴C、财政贴息 D、税式支出 )

40.财政补贴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类,可分为(A、对生产的补贴D、对消费的补贴 )。

41.国债的功能包括(A、弥补财政赤字B、筹集建设资金D、调节经济)

42.公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政府支出的需要E、社会上存在借贷资本 )。

43.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经常性预算收入B、预算盈余C、发行新债收入D、偿债基金)。

44.公债的作用包括(A、E、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