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379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5.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议书.docx

项目信息表

项目编号

XXXXBXXXX00

计划类别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名称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类别

□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

项目密级

所属领域

□能源 □资源 □环境 □农业 □材料 □制造业

□交通运输 ■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

组织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

国家教育部

组织机构代码

360

所在地区

北京市

单位性质

■部门 □地方 □企业

□其他

通讯地址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邮政编码

100816

联系人

姓 名

XXX

性 别

职 务

副司长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jXXXXu@

参与组织单位

科技部项目主管司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项目起始时间

XXXX年1月

项目结束时间

2011年12月

实施年限

3年

经费预算

8186万元

申请支撑计划拨款

1686万元

其他财政拨款

万元

单位自有货币资金

6500万元

其他资金

万元

论证日期

XXXX年12月11日

专家组长

房庆

落实《纲要》的任务

明确列入《纲要》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优先主题。

152

与重大工程或重大装备的结合情况

属于国家对高等教育实施“质量工程”的关键配套技术。

创新类型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研究内容

(300字)

制定虚拟实验开发、评价及管理规范,攻克虚拟实验教学可视化设计关键技术、设计虚拟实验教学资源构件的多领域建模与装配平台、建立虚拟实验智能指导与管理系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实物仿真、创新设计、智能指导和高效管理于一体,具有良好自主性、交互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相应的虚拟实验环境,满足一定规模用户的并发访问,达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并以此平台为支撑,选择四个学科进行应用示范,研究以第三方服务为主的虚拟实验运营模式和公共服务体系。

考核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

(300字)

制定虚拟实验开发、评价和管理规范,提交5项规范或标准;攻克虚拟实验共性关键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项以上,软件著作权20项以上;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篇以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服务架构的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支撑平台,支持不少于20门课程、100个虚拟实验,支持不少于6万用户同时在线进行实验;以第三方服务方式,在50所高校开展示范应用,建设2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年内受益用户不少于

120万人,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培养一支虚拟实验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服务队伍,培养虚拟实验研究开发和教学的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250人以上。

产学研结合情况

(300字)

由国内知名的重点大学作为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本项目关键技术及系统的研制,以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支撑;示范工程课题由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组织牵头,以建立面向终身学习的虚拟实验公共服务体系为切合点,基于市场需求驱动,探索市场运作的模式,培育虚拟实验第三方服务运营商,发展现代教育服务业;以普通高校面授教育、高校远程学历教育为主要示范应用领域,通过大规模的示范应用,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虚拟实验公共服务管理和运营模式,加快虚拟实验教学产业链的形成。

项目、人才、基地统筹(300字)

本项目以国内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组建技术攻关团队,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技术合作。

其中虚拟实验的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平台的研究主要由高校负责,虚拟实验第三方服务运营模式的探索研究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完成。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依托课题的承担高校,建立3~5个虚拟实验研究和培训基地,培养8~10名在虚拟实验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培养150名研究生,100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面提升我国在虚拟实验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预期主要成果形式

■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新工艺(或新方法、新模式) □新装置 □新材料 ■计算机软件

■论文论著 □研究(咨询)报告 ■人才培养 ■基地建设 □其他

目前,我国在虚拟实验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上尚处于空白,没有正式标准和

规范发布,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但我国在虚拟实验教学领

预期知识产权分析

(300字)

域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在虚拟实验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大型平台的研发上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期可以制定虚拟实验开发、评价及管理规范或国内标准草案4项,形成国际标准草案1项,攻克虚拟实验共性关键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20项。

本项目针对我国虚拟实验教学的现状,重点研究制定虚拟实验教学的相关技

术标准,形成适用于我国虚拟实验教学实施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虚拟实验

预期取得的技术标准分析

(300字)

的评价、管理和基础软件跨平台规范,实现平台和资源的高度共享和可扩展性,通过多种标准与规范的有机结合,解决分布式的实验教学与现有的教学系统协同工作的问题。

通过遵循标准和规范,不同单位开发的虚拟实验模块和实验资源可以协同工作,从而提高其共享性和复用性。

本项目将形成国际标准草案1项,行业规范和国内标准草案4项,开发接口标准测试软件1套,

开发构件描述工具软件1套。

预期成果的作用

■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规模生产 ■试点示范

■推广应用 ■突破关键技术 □其他

虚拟实验开发、评价及管理规范的研究与测试(公开发布指南)、虚拟实验教

拟分解的课题及其承担单位选择方式

学可视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公开发布指南)、虚拟实验教学资源构件的多领域建模与装配平台(公开发布指南)、虚拟实验智能指导与管理系统的研发

(公开发布指南)、开放式虚拟实验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定向委托)、虚

拟实验应用示范工程(定向委托)。

专家论证意见

XXXX年12月11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的情况汇报,审查了所提交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该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优先主题“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的要求,对于促进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的开发、应用、第三方服务及产业化,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该项目面向虚拟实验教学的需求,建立开放式的虚拟实验支撑平台,选择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开发虚拟实验教学资源,形成第三方服务为主的运营方式并进行示范应用,项目总体目标明确,定位合理。

3、该项目针对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资源构件的实体可视化与交互、多领域建模与装配、虚拟实验智能指导与管理、开放式虚拟实验支撑平台、虚拟实验运营服务模式,以及相关规范的研究,技术路线合理,技术有创新,任务设置与总目标关系紧密,考核指标明确。

4、该项目具有较好的前期技术基础、人才队伍和研发环境,研发与应用结合紧密,项目管理体制合理。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尽快启动。

目 录

项目信息表 1

目 录 4

一、项目摘要 6

1.立项意义 6

2.总体目标 6

3.考核指标 7

4.课题设置 8

5.投资概算 8

6.实施年限 8

二、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9

1.项目的意义 9

2.项目的需求分析 11

3.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技术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三、国内现有基础 17

四、项目总体目标,实施年限,年度计划安排与阶段目标,具体考核指标 25

1.项目总体目标 25

2.项目实施年限 25

3.年度计划安排与阶段目标 25

4.具体考核指标 28

五、项目的研究内容,课题设置方案,课题考核指标及承担单位选择方式 30

1.课题设置方案 30

2.课题之间的时间衔接 32

3.课题研究内容、考核指标及承担单位选择方式 32

六、项目涉及的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益技术分析,技术难点和创新点,技术路线 56

1.项目涉及的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益技术分析 56

2.技术难点 57

3.创新点 61

4.技术路线 64

七、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和预期分析 77

1.国内外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状况 77

2.预期获得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分析 82

八、项目总投资预算,资金筹措方案,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84

九、项目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的竞争分析,成果应

用和产业化前景 85

1.社会效益 85

2.经济效益 85

3.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的竞争分析 87

4.成果应用与产业化前景 88

十、管理机制 89

1.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 89

2.企业参与度、产学研联合机制 90

3.必要的外部支撑条件 95

4.项目、人才、基地统筹计划 95

十一、项目的风险 96

1.技术风险及对策 96

2.市场风险及对策 97

3.人才风险及对策 97

4.项目管理风险及对策 98

5.资金风险及对策 98

十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99

附件1:

相关科研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100

附件2:

项目其他配套资金来源(如贷款、地方部门匹配资金等)的证明材料 125

附件3:

项目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查新报告,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分析报告127

专家论证意见、专家名单、报告修改意见、组织部门意见 138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一、项目摘要

1.立项意义

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教育部质量工程都明确了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目前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规模与质量、实验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必须坚持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突破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虚拟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而且可以克服传统实验的各种制约和弊端,从而有效地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达到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虚拟实验教学充分考虑了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实验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现状,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远程教育中实验教学无法实施的问题。

2.总体目标

本项目以《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构建现代教育创新体系、培养创新性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