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正常心电图Word下载.docx
《第六章正常心电图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正常心电图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正常人PR段亦可向P波相反方向偏移
C.抬高通常<0.05mV
D.压低通常<0.08mV
E.心率加快不会引起PR段偏移
E
正常PR段通常呈等电位,亦可向P波相反的方向偏移。
正常人PR段抬高通常<0.05mV,压低通常<0.08mV。
心率加快可引起PR段偏移。
4.幼稚型T波是指
A.健康人V3或V4导联T波倒置
B.健康青年人V1~V3导联T波倒置
C.左胸导联出现T波倒置
D.Ⅲ导联出现T波倒置
E.aVL导联出现T波倒置
B
幼稚型T波是指健康青年人V1~V3导联T波倒置。
中胸导联V3(或V4)导联T波倒置称孤立性T波倒置,属于一种正常变异。
健康人Ⅲ导联或aVL导联可出现T波倒置。
左胸导联出现T波倒置一般为异常表现。
5.正常人一般U波的振幅是同导联T波振幅的
A.5%~10%
B.5%~20%
C.10%~20%
D.5%~25%
E.10%~25%
D
一般U波振幅为同导联T波振幅的5%~25%,最大的U波常出现在V2导联和V3导联,振幅有时可达0.2~0.3mV。
6.非特异性T波改变通常是指
A.T波深倒置
B.T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C.T波低平或轻度倒置
D.Ⅲ导联或aVL导联出现T波倒置
E.T波倒置深度<0.5mV
7.目前推荐测量ST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
A.TP段
B.J点
C.QRS起始部水平线
D.U波终点
E.Q波起点
8.正常人肢体导联P波电轴的范围为
A.-30°
~+90°
B.0°
~+75°
C.45°
D.大多数在0°
~+45°
E.-30°
~0°
窦性P波的电轴在额面上指向左下,在肢体导联上P波电轴在0°
之间,大多数在+45°
~+60°
。
P波电轴>+75°
是提示右心房肥大的指标之一。
9.关于右脚导联心电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右胸导联初始r波反映室间隔和右心室壁的初始激动
B.正常人右脚导联r波振幅小于0.6mV
C.正常人V3R~V4R导联不会呈QS型
D.V4R导联R波振幅增高,可作为右心室肥厚的一个诊断标准
E.V4R导联ST段抬高≥0.lmV,提示右心室心肌梗死
10.测量PR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
A.ST段
B.TP段(T波终末至P波的开始)
C.J点
D.J点后40ms处
E.J点后60ms处
11.Sokolow指数是指
A.RavL+Sv3
B.RI+SⅢ
C.Svl+Rv5
D.(RⅠ-SⅠ)+(RⅢ-SⅢ)
E.SV2+RV5、V6
12.Cornell指数是指
A.SV1、V2+RV6
B.RI+SⅢ
C.SV2+RV4、V5
D.RaVL+SV3
E.(RI-SI)+(SⅢ-R)
A~E均为判断左心室肥厚的复合电压指标,其中Sokolow指数(SV1+RV5)和Cornell指数(RaVL+Sv3)是最常用的两项诊断左心室肥厚的复合指标。
13.最准确的PR间期的测量方法是
A.选择11导联测量PR间或
B.选择一个有最大P波和最宽的QRS波群时限的导联测量
C.选择一个有最大P波和最窄的QRS波群时限的导联测量
D.选择VI导联测量
E.选择12导联同步心电图,自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群起点
最准确的PR问期的测量方法应采用12导联同步。
心电图,自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群起点(P波和QRS波群不一定在同一导联上)。
如果采用单导联。
心电图测量PR问期,应选择一个有最大P波和基宽的QRS波鲜时限的导联进标测量。
14.V5、V6导联R峰时间>0.06s,可见于
A.右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C.左束支阻滞
D.左前分支阻滞
E.左后分支阻滞
解析;
R峰时间(过去称类本位曲折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测量方法是:
如有R′波,则应测量至R’峰;
如R峰呈切迹,应测量至切迹第二峰。
正常成人R峰时间在V1、V2导联一般不超过0.04s,在V5、V6导联一般不超过0.05s。
R峰时间可用于诊断束支阻滞。
若V5、V6导联R峰时间>0.06s,可见于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15.关于正常Q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Q波时限<0.04s
B.Q/R<l/4
C.aVR导联常呈Qr或QS波
D.Vl导联可是QS波
E.V1或V2导联可出现Q波
答系:
正常人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偶尔可出现QS波。
16.关于正常人ST段偏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V5、V6导联ST段上抬小于0.lmV
B.V2~V3导联ST段上抬可达0.3mV
C.年轻人ST段上抬的幅度较大
D.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lmV
E.早期复极引起的ST段上抬大多属于正常变异
正常人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
17.关于正常人T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VR导联T波倒置
B.V4~V6导联T波直立
C.约50%的正常女性V;
导联T波可倒置
D.正常T波上行支与下行支不对称
E.V3导联T波倒置常见
正常人V导联T波可倒置,尤其见于女性。
正常人V3导联T波倒置则极少见。
18.T波低平的定义为
A.肢体导联T波振幅小于0.lmV
B.胸前导联T波振幅小于0.lmV
C.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D.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E.胸前导联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T波低平通常指以P波为主的导联,T波振幅小于同告联R波的1/10。
19.关于正常人T波振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V2或V3导联T波振幅最高
B.胸前导联T波振幅正常值大于肢体导联
C.女性T波的振幅一般大于男性
D.胸前导联T波振幅可高达1.2~1.5mV
E.一般T波振幅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一般正常男性T波的振幅大于女性,尤其在胸导联。
20.测量QT间期一般应选择的导联是
A.V1导联
B.V2导联
C.V3导联
D.Ⅱ导联
E.V6导联
V2导联除T波终点清楚外,QRS波群的起点与V1接近,一般较V6导联提前约20ms。
因此,在V2导联测量最能反映实际的QT间期。
21.关于正常U波的描述,错误的是
A.U波方向大体与T波方向一致
B.最大的U波常出现在V2和V3导联
C.心率快则U波振幅增高
D.正常U波的形态为前半部斜度较大,后半部较平缓
E.一般U波的振幅为同导联T波振幅的5%~25%
心率快则U波振幅降低。
当心率明显增快时U波振幅明显降低而不易测定。
22.U波倒置可见于下列情况,但除外
A.低钾血症
B.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大
C.瓣膜病所致左心室肥大
D.心肌缺血
E.变异型心绞痛
A
U波倒置与左心室舒张期延长或舒张功能不全有关。
低血钾延长3相动作电位时程,可使U波振幅增加,一般不引起U波倒置。
23.关于SⅠSⅡSⅢ见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见于正常人
B.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C.可见于肺气肿
D.Ⅰ、Ⅱ、Ⅲ导联均有终未S波,且SⅡ>SⅢ
E.终未S波是因为左心室流出道肥厚所致
Ⅰ、Ⅱ、Ⅲ导联终未S波反映有心室流出道和室间隔后底部的QRS波群终末向量,指向右上。
除见于正常人外,还可见于右心室肥大、肺气肿等患者。
24.关于早期复极的描述,错误的是
A.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
B.常见于隼轻人
C.运动时或心率增快时,ST段格高程度加重
D.ST段抬高主要以胸导联(V2~V5)明显,J点可上移0.1~0.4mV
E.是由于部分心室肌提前复极所致
早期复极的心电图特点是,运动时或心率增快时ST段抬高程度可减轻或恢复正常。
25.下列成人心电图正常值的标准,错误的是
A.PR间期为0.12~0.20s
B.P波时限<0.12s
C.V2、V3导联ST段上抬可达0.2mV
D.QRS波群时限不超过0.11s
E.QTc间期>0.44s
26.符合肢体导联低电压的是
A.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0.5mV
B.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绝对值的和均<0.5mV
C.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0.8mV
D.每个胶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绝对值的和均<0.8mV
E.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0.3nV
27.窦性P波的方向是
A.除aVR导联倒置外,其余导联均应直立
B.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C.I、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D.V1导联正负双向,其余导联均应直立
E.Ⅰ、aVL、V1~V3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28.正常成人的PR间期为
A.0.10~0.20s
B.0.12~0.20s
C.0.06~0.08s
D.0.32~0.44s
E.0.08~0.22s
29.QTc的计算公式为
A.QTc=
B.QTc=
C.QTc=
D.QTc=
E.QTc=
30.正常人V1~V6导联R波的移行规律是
A.逐渐降低
B.逐渐开蒿
C.一样高
D.V1~V3导联逐渐升高,V4~V6导联逐渐降低
E.以上均不是
31.观测心脏转位的方法
A.从心尖部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B.从右心房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C.从前向后观测
D.从水平面观测
E.从心尖部向右心室观测
32.窦性P波振幅的正常值为
A.肢体导联<0.25mV,胸前导联<0.15mV
B.肢体导联<0.20mV,胸前导联<0.25mV
C.肢体导联<0.25mV,胸前导联<0.25mV
D.肢体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