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793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草莓病害防治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

叶片上卷呈汤匙状。

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

幼果失去光泽、硬化。

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

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百分之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百分之50退菌特800倍液及百分之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

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百分之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百分之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蔽、百分之50扑海因500倍至700倍液等喷雾。

2、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

连云港农村信息网,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草莓移栽前用百分之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4.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

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冶对策:

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

缩短更新年限;

土壤消毒;

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5.蚜虫:

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液体而让叶、果受到污染。

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

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

开花前喷布百分之50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施1至2次。

  6.蜘蛛:

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

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

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合剂,隔七天再喷一次。

采果前用残毒低的百分之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波至8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

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

 

草莓病害

2009-06-2315:

10:

58作者:

huinuo来源:

中华农药人才网浏览次数:

585[收藏本文]

草莓的病害有20多种,其中为害较为严重的有草莓灰霉病、蛇眼病、炭疽病、轮斑病、病毒病等,严重影响着草莓的品质与产量。

1.草莓灰霉病

分布为害 

灰霉病为草莓主要病害。

分布广泛,发生普遍。

北方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南方露地亦可发病(图14-1)。

图14-1草莓灰霉病为害果实情况

症状 

主要为害花器、果柄、果实。

花器染病时(图l4-2),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

果柄受害,先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图14-3)。

果实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图14-4)。

病原 

Botrytiscinerea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丛生,直立,淡色至褐色。

分生孢子卵形、椭圆形、单生、顶生,无色至淡褐色,单胞。

发生规律 

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

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

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

借风雨及病果间的互相接触引起再侵染。

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

偏施氮肥发病也重。

图14-2草莓灰霉病为害花器症状

图14-3草莓灰霉病为害果柄症状

图14-4草莓灰霉病为害果实症状

防治方法 

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

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当降低密度,选择透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

避免施用氮肥过多。

地膜覆盖,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避免感染病害。

定植前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kg/亩,而后耙入土中。

移栽或育苗整地前用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

乙霉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霉灵(多菌灵·

乙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600倍液,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

草莓进入开花期后开始喷药防治,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l500倍液、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重点喷花果。

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可采用熏蒸法,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粉尘剂lkg/亩、20%嘧霉胺烟剂0.3~0.5kg/亩、10%腐霉利烟剂200~250g/亩、45%百菌清粉尘剂1kg/亩熏烟,间隔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防治效果更理想。

2.草莓蛇眼病

蛇眼病分布较广,常与叶部病害混合发生,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生。

严重时发病率可达40%~60%。

主要为害叶片、果柄、花萼。

叶片染病后,初形成小而不规则的红色至紫红色病斑(图14-5),病斑扩大后,中心变成灰白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似蛇眼状,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图14-6)。

果柄、花萼染病后,形成边缘颜色较深的不规则形黄褐至黑褐色斑,干燥时易从病部断开。

Ramulariatulasnei称杜拉柱隔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丛生。

分枝或不分枝,基部子座不发达。

分生孢子圆筒形至纺锤形,无色,单胞,或具隔膜1~2个。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斑上越冬。

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病苗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

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

图14-5草莓蛇眼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

图14-6草莓蛇眼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

控制施用氮肥,以防徒长,适当稀植,发病期注意多放风,应避免浇水过量。

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被害叶集中烧毁。

发病严重时,采收后全部割叶,随后加强中耕、施肥、浇水,促使及早长出新叶。

发病前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预防。

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剂35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10天喷1次,共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尤其大棚草莓受害严重。

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及果实。

叶片受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也向上卷曲变形(图14-7),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

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

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图14-8)。

图14-7草莓白粉病为害叶片症状

图14-8草莓白粉病为害果实症状

Sphaerothecaaphanis称羽衣草单囊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菌丝体外生,具1个子囊,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且与菌丝相互纠结。

北方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类作物上越冬;

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

湿度大利其流行,低湿也可萌发,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于流行。

一般10月上中旬(盖膜前)初发,至12月下旬盛发。

在草莓定植缓苗后至扣棚前,彻底摘除老、残、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切忌随地乱丢;

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

在草莓生长前期,未感染白粉病时,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性强的杀菌剂喷雾,具有长期的预防保护效果。

在草莓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生时,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l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l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9000倍液、l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等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喷雾防治。

棚室栽培草莓可采用烟雾法,即用硫磺熏烟消毒,定植前几天,将草莓棚密闭,每1OOm3用硫磺粉250g,锯末500g掺匀后,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分放在室内,于晚上点燃熏1夜,此外,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00~250g,分放在棚内4~5处,用香或卷烟点燃发烟时闭棚,熏一夜,次晨通风。

4.草莓轮斑病

草莓轮斑病是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种植时都发生,以春、秋季发病较重。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红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后,病斑中间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呈紫黑色,病健分界处明显。

在叶尖部分的病斑常呈“V”字形扩展,造成叶片组织枯死。

发病严重时,病斑常常相互联合,致使全叶片变褐枯死(图14-9)。

图14-9草莓轮斑病为害叶片症状

病原Dendrophomaabscurans称草莓刺环毛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器生于寄主角皮层下,球形,具孔口,暗褐至黑色,散生或集生。

分生孢子梗无色,有分枝。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春,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随气流、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多次侵染。

多发生于l2月至翌年4月,每年均发生,为害严重。

连作地发病重,田间积水或植株过密的地块病害发生亦较重。

新叶时期极易受侵染,其次是叶片湿度大时也很易受侵染,特别是整株淹没灌溉和潮湿多雨期。

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及时清除销毁病叶。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于田外烧毁埋葬,消灭越冬病菌。

新叶时期使用适量的杀菌剂预防。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在移栽前浸苗10~20分钟,晒干后移植。

发病初期,可喷施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N4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多·

硫悬浮剂5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5.草莓炭疽病

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果实。

叶片受害,初产生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斑,稍凹陷(图l4-l0);

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成为环形圈,扩展后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