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安徽卷(清)陈维崧《醉落魄·
咏鹰》
16、山东卷(清)徐兰《出关》
17、广东卷(宋)林景熙《溪亭》
18、宁夏卷(宋)刘一止《小斋即事》
一、全国卷I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
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
“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
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中的思乡之情。
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古诗词通常不是单纯的写景状物或叙事,也不是一味的抒情,而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对于宋词来说,一般上片描画对象,以托物起兴;
下片则铺展生发,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对象之中。
本词即运用此种写作手法。
(1)要了解作者的心情,先要知道描写的什么景,才知道词中传达了什么情。
“柳斜斜”、“望”、“春水”、“烟雨”、“晴”等,均是传统诗词中关于“愁绪”、“怀人或怀乡”的经典意象。
作者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和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对此词进行赏析,先要根据全词的结构明白三个问题:
本词写了什么景,什么情,情景如何交织在一起。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情”的角度:
作者把他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诗中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出这种淡淡的却无排遣的情感;
“景“的角度:
细风、斜柳、烟雨、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赏析】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句以春柳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
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寒食,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
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
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
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
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
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
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
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二、全国卷II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尘垢:
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
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1)这两句诗色彩鲜明地描写了雨后的自然美景:
田间,湛清碧绿;
远处,水光如银;
再远处,山色青葱;
更远处,重重苍碧。
整个大自然似乎无一不是明净而澄澈的。
前一句中“明”字在这里用作动词,也就是“闪现着耀眼的银光”。
这种光效,只有阳光之下的远水方能产生,而近水的形象大抵是碧波粼粼,不会有白而且明的光感。
因此诗人就运用“明“字在这里所起的特有的光效,让人看到水的辽远,从而衬托出田野的广阔。
此外,白水而明,有强而耀眼的光感,至于“田”,自然是绿色的,是阴柔而偏暗的色调。
强调了水的“明”,也就反衬了“田”的暗。
这里,诗人用明暗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景物的层次感。
后一句山后有峰,已经点明了层次。
又用了一个“出”字,把人们的视野拉出几十里开外,就更增添了一番崭然而突兀的效果。
山是静的,峰似乎是动的,一动一静,对比鲜明,远峰近岭,轮廓清晰。
(2)尾联展现了一幅农人耕作的忙碌场景。
南边的田垄下,望得见一家老小忙忙碌碌的背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
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
676·
《唐诗鉴赏大典》
清新;
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
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
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
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
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
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
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
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
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
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诗格调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不愧为山水诗画的大师。
三、北京卷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
(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
①选自《诗经"
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
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
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
得到。
④掇:
摘取、拾取。
⑤捋:
成把地握取。
⑥袺:
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
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1分)
【答案】
(1分)赋
【评分参考】本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凡不答"
赋"
者皆不得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分)
(2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评分参考】只要涉及动词或动作的变换即可得分。
仅答其他内容不得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
反复讽咏,"
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概括描述。
(4分)
(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评分参考】劳动、唱歌、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满分,要点不全者酌减1-2分,与这三个要点无关的回答不得分。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①“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其中“赋”是铺陈排比之意,“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本诗反复吟唱,稍有变化,只是变换了六个动词,这是明显的赋的手法的运用。
②诗中所写的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通过六个动词表现出来的,它们分别是“采”、“有”、“掇”、“捋”、“祮”、“襭”。
这六个动词形象而准确地写出了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各种不同的动作。
③结合时代背景、注释以及《诗经》的风格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特别要紧扣“注释”中所说的“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一句,便可得出答案。
【译文】
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去采了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枝一枝拾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提着衣襟兜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别好衣襟兜回来。
抗着沉重的木头喊着号子,做着单调的活儿哼着小调,哄着婴儿入睡唱着摇篮曲,这是某种有目的的行为,还是万物依循节奏感而运动的天性?
这种充满节奏感的运动是神奇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节奏构成了变化。
一强一弱,一张一弛,一阴一阳,由此持续下去,事物便不断运动和变化,在变化发展中突破单调和沉闷,产生出五彩斑斓的现象来,却又在节律中保持着统一。
节奏也是自然的法则之一。
人遵循节奏,同时也是追求自然。
所谓生活的体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