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6606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含答案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民众崇拜的形成是民众自身的利益和政府的提倡有关系,不完全是英雄个人的品德决定,故A项错误;

由“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被世人称颂是其前提条件,不仅仅只有皇帝个人的好恶,故B项错误;

关羽因为被忠勇被人称颂,符合理学宣扬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所加封,故C项正确;

官府的造神运动最根本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与民众的信仰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5年题组

1.(2015·

5)北宋僧人契嵩说:

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解析】据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

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

北京文综·

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 

②④

【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解析】朝鲜来华使者认为“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说明他们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故①正确;

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并未超越理学范畴,心学承认“理”的存在,只是求理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在内心中领悟,故②错误;

王阳明主张“发明本心以求理”,朱熹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二者观点明显不同,故③正确;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叛逆,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3.(2015·

浙江文综·

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

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思想主张

【解析】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提出“宇宙便是吾心”,故①正确;

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没有明确提出题干中观点,故②正确;

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故③正确;

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万物始于水”,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2014年题组

1.(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

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考点】唐代三教合一潮流

【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2.(2014·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故A项错误;

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故B项错误;

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错误,D项正确。

3.(2014·

12)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

也有的针锋相对: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

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亚里士多德;

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主张;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思想主张

【解析】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与材料的主张不符,故①错误;

题目中的“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去人欲”“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分别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南宋理学家朱熹和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故②③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4.(2014·

全国大纲卷·

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解析】“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从材料关键词“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可见此时纂修族谱并非名门望族的特权,宗族与社会等级无关,故B项错误;

从材料关键词“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故C项正确;

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带有森严的等级色彩,但是材料并未体现等级色彩,故D项错误。

2013年题组

1.(2013·

福建文综·

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解析】本题具有乡土气息,解题关键在于对“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这段话的理解。

A选项“三纲五常”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材料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B、C选项都缩小了材料范围,只提到一个方面“去恶从善”、“保守家业”;

所以选D。

2.(2013·

广东文综·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B.董仲舒

C.朱熹D.陆九渊

【解析】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B可排除。

而朱熹是主张格物致知的,是通过处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的,因而选D。

3.(2013·

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

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

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

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选择C项。

2012年题组

1.(2012·

全国课标卷·

27)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解析】关键信息:

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D项正确;

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排除。

2.(2012·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3.(2012·

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击。

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

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

BC项无从反映。

4.(2012·

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项;

题干认为“阳生万物”,而何为“生”呢?

“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

如果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