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55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比较_尉力文.docx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

对方式比较*1

尉力文①,王琴②荣超③,李殿江-△

①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1166

②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1153

③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通讯作者:

李殿江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1166

E-mail:

lidianjiang@ /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状况,并分析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特殊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对理工科类、文科类及医学类三个专业1580名本科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

结果多元回归模型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理工科类学生的恐惧及疑病因子得分高于医学类学生(片2.431,2.474; /,<0.05),文科类学生恐惧、强迫-焦虑、疑病因

子得分高于医学类学生(t=3.012,2.674,2.046;PV0.05);与医学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科类及文科类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1.188,-0.173,0.237,1.075;P>0.05)o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分别与心理反应中抑郁、神经衰落、强迫-焦虑和疑病因子得分呈负相关(1=-0.215,-0.223,-0.167,-0.139;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反应中抑郁、神经衰落、恐惧、强迫-焦虑和疑病因子得分呈正相关(2=0.184,0.215,0.158. 0.166, 0.104;PV0.05)。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类专业大

学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理工科类及文科类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存在关联。

【关键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学生

AcomparativestudyonmentalhealthandcopingstylesofuniversitystudentsfromdifferentmajorsduringtheepidemicofCOVID-19

WeiLiwen①,WangQin②,RongChao③,LiDianjiang①^

SchoolofPublicHealth,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1166,China

Guli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Nanjing211153,China

1项目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

71974101)

Schoolofhumanitiesandmanagement,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Hangzhou310053,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

LiDianjiang,E-mail:

lidianjiang@tel:

025-86868449

[Abstract]ObjectivesToinvestigatethementalhealthstatusandcopingstylesamonguniversitystudentsfromdifferentmajorsduringtheepidemicofCOVID-19,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mentalhealthandcopingstyles,andprovidefoundationforoptimizingmentalhealtheducationofuniversitystudentsduringthisspecialperiod.MethodsUsingthemethodofconvenientsamplingandsnowballsampling,anonlinequestionnairesurveywasconductedamong1580undergraduatesmajoringinscienceandengineering,artsandmedicine.ResultsAftercontrollingpotentialconfoundingfactorsbymultiplelinearregression,thescoresoffearandhyposofscienceandengineeringstudentswerehigherthanthoseofmedicalstudents(t=2.431,2.474;p<0.05).Thescoresoffear,obsessive-anxietyandhyposfactorsofartsstudentswerehigherthanthoseofmedicalstudents(^=3.012,2.674,2.046; /<0.05).Comparedwithmedicalstudents,therewasno

statisticaldifferenceinscoresofpositivecopingandnegativecopingofscienceandengineeringstudentsandartsstudents(t=-1.188, -0.173, 0.237, 1.075;P>

0.05).TheSpearmancorrelationanalysisshowedthatthescoresofpositivecopingstylewerenegativelycorrelatedwiththescoresofdepression,neurasthenia,obsessive-anxietyandhyposfactorsinthepsychologicalresponserespectively(r=-0.215,-0.223,-0.167,-0.139;P<0.05).Thescoresofnegativecopingstylewe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scoresofdepression,neurasthenia,fear,obsessive-anxietyandhyposfactors(r=0.184, 0.215, 0.158, 0.166, 0.104;P<

0.05).ConclusionsDuringtheepidemicofCOVID-19,thementalhealthstatusofmedicaluniversitystudentswasbetterthanthatofscienceandengineeringandartsstudents.Theirmentalhealthstatuswasrelatedtocopingstyles.

[Keywords]mentalhealth;copingstyles;COVID-19;universitystudent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湖北武汉陆续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疫情,2020年1月31日,WHO将其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yofinternationalconcern,PHEIC)。

目前,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快速蔓延,截至4月13日,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10多个,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60万例。

疫情的突发,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深刻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1,2]。

由于暴发正值春节寒假期间,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部属各高等学校适当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

无限延长的寒假,生活娱乐受限,疫情信息过载等使得部分高校大学生出现了恐慌不安、压抑焦躁、无聊郁闷、焦虑担心、抑郁失落、紧张无助等不良情绪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失眠乏力、胸闷头痛、食欲减退等和躯体化症状[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如匡征凌[4]等对武汉市某高校422名大学生的“行为方面的困扰”和“身体反应”进行了调查;张小璐[5]等对内蒙古I486名医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了调查;以及张雪辉回等对1209名中山大学医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了调查。

这些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医学生和单一城市学生,且尚未有研究比较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另外,多项研究[7-9]表明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网络调查比较不同专业(理工科类、文科美、医学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差异,并讨论其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特殊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20年3月18日-3月31日,通过问卷星,利用方便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调查我国在读本科生。

所有调查对象均自愿参加。

样本量的估算: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

N=Z21*/2(1-p)/e2p。

根据预调查估算,心理受疫情影响的大学生比率为p=25%,e=0.1,a=0.05,贝Z1-a/2=1.96,计算结果如下:

N=1.962X(1-p)/0.12Xp=1153,预计10%的无应答率,最终核算最小样本量为1282。

1.2调查内容

1.2.1一般情况调查: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民族、专业、是否学生干部、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父母教育水平及疫情期间所扮演的角色等社会人口学资料。

1.2.2心理反应调查:

问卷来自高延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10]。

量表设定前提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存在的心理反应”,问卷共25条目,包括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

按情绪反应发生的程度(没有、轻度、中度、重度)和频度(没有、有时、经常、总是),对应评分0、1、2、3分。

每个维度的总分除以项目数,即为该维度的得分。

理论最高值为3,最低值为0。

评分越高,说明心理反应越严重。

5个维度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401〜0.920之间,总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631。

整个问卷的Cronbacha系数为0.692。

5个维度的a系数在0.755〜0.804之间。

1.2.3应对方式调查:

问卷来自解亚宁等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11],设定前提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采取的态度或做法”,问卷共20个条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

按采用的频率分为“没有、偶尔、有时、经常”四个等级,对应评0、1、2、3分。

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a系数为0.90。

积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为0.78。

1.3统计分析方法 八/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初步检查核对后,导出数据,采用SPSS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