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中国美术史victoriaWord文件下载.docx
《陕师大中国美术史victoria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师大中国美术史victoria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
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
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
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
指构思、构图。
(6)转移模写:
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2、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五代西蜀黄筌为宫廷画家,多写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不露墨痕,故有“黄家富贵”之称。
五代南唐徐熙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故有“徐熙野逸”之称。
3、吴带当风
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4、元四家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①这些兵马俑,阵列有序,军容严整,是“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王朝军的缩影,以宏伟浩大的气魄歌颂了秦始皇率军“横扫六合,威振四海”,统一中国的业绩,体现了泱泱大国和时代的勃发精神.
②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将士、战马与真马、真人相当,服饰、装束都很逼真,容貌神情各不相同.
③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无数自立静止的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帝国的威力在艺匠的手下表现得无以复加.
2、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的主题?
艺术特色?
(1)人物龙凤图:
图中描绘一妇女,侧立向左,头后挽有一垂髻,并系有饰物,长裙曳地,腰细而修长,两手合十神态虔敬。
在人物的上方,绘有龙一凤,形态夭矫富有极强的动势,似乎正向天空飞升。
画面呈现出风发昂扬的勃勃生机。
是一幅为死者祈天求佑的具有丰富含义的绘画作品。
(2)人物御龙图:
图正中画一男子,有胡须,侧身直立,神情潇自若,身材修长,高冠长袍,腰佩长剑,手执缰绳,特御一巨龙。
龙尾翘起,龙身平伏,略呈舟形,似在冲风扬波。
所绘当为墓主乘龙升天,反映了战国时盛行的神仙思想。
龙尾上立一鹤,圆目长喙,昂首仰天,古时种鹤为神鸟,高踞于天国,并供神人骑乘。
人物上方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画幅左下角有鲤鱼,似在为龙舟前导。
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
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白描。
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3、试评唐、宋、元三代时期绘画风格?
四、看图分析根据作品给出年代、作者、名称。
本作品的表现手法及反映的内容(10分)
P156
年代:
北宋
作者:
郭熙
名称:
早春图
表现手法: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
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
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既深且远。
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卷云皴」。
树木枝干虬曲,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蟹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
反映内容:
这幅画作是在描写瑞雪消融,云烟变幻,大地复苏,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
是早春即将来临的山中景象: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的信息。
下装订线
上装订线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赵孟頫有何重要的绘画主张和绘画代表作?
你如何看待其主张?
元代书画家,书法诸体皆能,精于正,行和小楷.晚年创立“赵体”.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画坛上颇有“古意”而独具丰采的画风,“书画同源”。
他提出艺术“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的画风,书画等同,主张积极实践与艺术思想一致.山水画体现文人于简中求繁的意趣和对清幽淡远的境界的追求.花鸟画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过度的新画风.对元四家的影响很大.
《重汉叠嶂图》卷,《双松平远图》卷,《鹊华秋色图》卷,《秀石疏林图》,《秋郊饮马图》卷
2、“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在社会功能、铸造工艺和艺术风格上的演变?
中国美术史(B)
1.在仰韶文化的不同类型中,()类型和()类型的彩陶装饰绘画最富特色。
2.东晋时期最重要的画家是(),有才绝、画绝、痴绝的“三绝”之誉,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3.盛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首推()、()父子。
4.晚唐()所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绘画通史著作。
5.书法史上号称“初唐四家”的是()、虞世南、()和薛稷。
6.五代是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实生动的雄伟北方峻岭和秀丽的江南山川两大山水画体系,前者以()()为代表,后者则首推()、()。
7.扬州八怪之一()是专以兰竹擅长且作风狂放的画家,自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8.《韩熙载夜宴图》的绘制年代为(),作者()。
1.半坡庙底沟2.顾恺之3.李思训李昭道
4.张彦远《历代名画记》5.欧阳询褚遂良
6.荆浩关仝董源巨然7.郑燮8.五代顾闳中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昭陵六骏”
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
“拳毛騧(gua)”、“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2.黄徐异体
五代花鸟画的两大阵营,即“黄家富贵”和“徐熙野逸”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3.《富春山居图》
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4.清初四僧
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汉霍去病墓石雕艺术特色?
它是西汉纪念碑群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是雕塑艺术在塑造形象方面打破旧的程式,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这批石刻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除了作者环绕所纪念的英雄及其业绩,进行了精巧的设计与创作外,还在于它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雕刻手法采用“因材施雕”,即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得形,顺势雕凿,在顽石中崛起活跃的生命.刀法简洁洗炼,造型朴拙粗放.在整体的团块结构中,采用浮雕和线刻表现细部,圆浑中透露明确的转折.给人的感觉不浮华、不繁琐、也不矫揉造作,浑朴深沉的思想,勃发豪放的精神蕴籍于单纯而自然的外形中,造成了艺术内在的惊心动魄的气势感和运动感.
用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塑“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评价霍去病墓石刻.
2.董其昌的绘画风格?
他富收藏,精鉴赏,长于山水画,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书法修养。
针对明代后期临仿“吴门四家”者日见增多,已成流弊。
董其昌提出“画家以古人为师”,推崇“元四家”,极力鼓吹纯“文人画”。
他善于把书法渗透到画法之中,所作注重笔墨技巧,书画同体,讲究气韵,慕求风神,带有主观抒意.追求似与不似,董其昌善于将古人的结构、技法特点加以归纳,集各派精华于一身,创造出平和简淡、潇洒明快的风格,富有清润温雅的文人画意趣,使画面的疏密、浓淡、开合、虚实更有规律,稚拙、简淡中带有宁静、自然的文人之思。
3.明清时期绘画的新特点?
前期以工笔为主,后期以写意见长。
明代中期以前宫廷绘画继承了两宋院体而重新昌盛,出现了像边景昭、林良、吕纪、谢环等院体大家。
而其画风所及,又形成了地区的流派特色,产生了以戴进、吴伟为首的"
浙派"
。
明中、后期,宋元以来的文人水墨画风才得以重新复兴,发展为以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等为代表的"
吴门画派"
以及由董其昌为代表的"
松江派"
在花鸟画方面,技法不时有所创新,陈淳、徐渭所开拓出的大写意花鸟,笔墨豪迈,对清季花鸟画坛影响很大。
明清时期的绘画思潮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其一是宫廷绘画的复兴,明代有锦衣卫所附设的画家制度,清代对于供奉画家有如意馆的设置。
其二,是文人画的暗转和绘画商品化的兴起。
其三,是西洋绘画的传入。
其四,是绘画画派的蜂起和画家们对画科题材的全能。
针对此点,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这段画史不再按照人物、花鸟、山水分科目介绍,而是按照画家的画派归属来作介绍。
清初的画坛,出现若干富有地方特色的绘画流派。
以摹古为主的"
四王"
一系山水占据着统治地位。
此外"
四僧"
、"
金陵八家"
,注重体察自然,各有独特创造。
"
常州画派"
的恽寿平变徐崇嗣的"
没骨法"
,开写生花卉新境界。
扬州画派"
标新立异,个性强烈。
而清末聚集在上海地区的画家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创新,成为"
海上画派"
三、看图分析()
上装订线
院(系)名: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生类别:
考试日期:
下装订线
要求:
指出作品名称、年代、作者,并对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进行分析。
《步辇图》
年代:
唐代
阎立本
作品内容:
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写九名宫女执伞杖抬唐太宗李世民坐于辇上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迎娶文成公主的场景。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
作品风格:
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
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
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
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
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