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39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X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五月

XX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项目概况 3

1.2项目建设地点 3

1.3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 4

1.4项目编制依据及原则 5

1.5项目建设内容 8

1.6环境保护 8

1.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9

1.8项目经济效益 10

1.9项目进展情况 10

1.10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优势条件 11

2.1项目建设背景 11

2.2本项目优势条件 19

第三章申请专项资金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24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8

4.1自然条件 28

4.2社会经济概况 30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及总体布局 33

5.1建设方案 33

5.2总体布局 34

5.3建筑工程 38

5.4公用工程 38

第六章节能节水和消防 43

6.1节能节水 43

6.2消防工程 45

第七章环境保护 47

7.1建设区域环境现状 47

7.2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47

7.3设计依据及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48

7.4环境保护措施 48

7.5绿化 48

7.6环保投资估算 49

7.7环境影响评价 49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50

8.1项目实施内容 50

8.2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 50

第九章项目招标方案 52

9.1招标原则 52

9.2招标范围 52

9.3招标程序 52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5

10.1概述 55

10.1投资估算 55

10.2资金来源与筹措 56

第十一章经济效益评价 58

11.1经济效益分析 58

11.2风险分析 60

第十二章社会评价 67

12.1社会影响分析 67

12.2互适性分析 67

12.3社会风险分析 69

12.4社会评价结论 71

第十三章结论 72

2

XX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XX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2.项目性质:

新建

3.承办单位:

4.项目负责人:

1.2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城区南部,XX文化景区广场及周边。

XX文化广场位于XX正西(XX大街西侧),从安兴大街至XX大街东西之间的区域。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下图。

本项目位置

1.3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文广新局,单位地址在祁州大路94号,法定代表人是崔永成。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体育局、旅游局)设4个内设机构:

办公室、文化旅游股、广播电视股、体育股。

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拟订全市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旅游事业、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起草全市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旅游工作管理办法。

其文化旅游股主要工作有:

1、负责管理全市文化艺术事业,指导图书馆、文化馆、艺术创作和基层文化建设等、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组织指导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动;推动全市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全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负责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

负责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指导协调动漫、游戏产业发展。

2、指导协调全市文物的管理、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利用及出境、宣传等工作;指导协调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3、负责全市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

负责旅游点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开发;负责旅游统计;负责全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依法审批在我市设立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指导旅游行业评星定级和旅游行业协会工作;负责导游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工作。

4、承担规范旅游布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经营和服务行为;组织实施旅游点、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负责旅游安全的协调管理,指导应急救援。

1.4项目编制依据及原则

1.4.1项目编制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0、《旅游度假区管理暂行办法》

11、《旅游规划通则》

1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13、《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4、《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6、《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1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8、《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5)

19、《XX景区规划设计》

20、《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问题及“十二五”规划发展设想》

21、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4.2项目编制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

遵循“保护第一,以发展促保护”的总体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

在开发建设时,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为指导,严格遵循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法规,做到先评价后开发,在有效保护与培育的基础上适度、有序开发。

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达到最优化和持续化。

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开发,达到资源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强调独特性原则

XX是全国最大的纪念历代医圣的古建筑群。

项目规划应进一步改善XX软硬件环境,提高接待能力,并利用周边空地进行扩建,建设文化广场、商业区、居住区等配套设施,共同打造国际知名药文化旅游区,成为安国旅游的一个地标区。

同时结合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因地制宜,对各个景区或单元进行各具特点的规划,将本地最有个性特点的中药文化景象加工提炼并使之充分显现,展示富有地方个性的景观,开发富有“中药材之乡”特色的项目活动。

3、突出美、创造美的风景美学原则

旅游区是一个突出美、创造美的区域。

在开发中,任何人工建筑的体量、造型、风格、色彩都应与自然环境和旅游气氛融为一体,体现出自然美与人工美协调统一。

本项目依托安国“药都”优势,下大力发展以药文化为主的旅游业,着力抓好XX文化景区的开发建设,逐步建成具有浓郁药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使来安国的人领略到独特药文化风情。

4、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风景旅游区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和行业的综合体,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业六大基本生产要素,涉及文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

本区的开发应与整个旅游发展接轨,使景点风光、服务设施、交通道路、绿化系统、基础设施等配套成龙,统一在一个总的旅游环境之中,形成一个环境优雅、协调的空间整体。

5、统一规划、滚动发展的原则

在明确长远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强调突出整体形象,体现科学性、高起点、高立意和适度超前性,使环境、经济、文化形成体系,在地域结构与空间布局上日趋合理,使旅游开发建设成为优化工程。

同时,着眼于现实的可操作性,实行分步分期实施,分阶段滚动发展的方式,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1.5项目建设内容

XX文化景区是以XX古建筑部分为中心,总占地100亩。

本项目主要增加旅游建设设施有:

1.游客服务中心。

是景区为游客设立的多功能服务性场所,位于景区主入口处,地理位置合理,面积2000平方米。

2.停车场。

规划面积2500平方米。

主要是规划为景区停车位,以方便游客在景区停车。

3.购物中心。

规划面积1000平方米,展销安国特色旅游商品。

建筑风格要与整个XX景区风格特点相协调,销售商品可分为药用保健类,地方土特产品类,地方名吃类多种。

集中体现安国药都特色,且方便游客携带。

4.步游路。

设置合理的路线,串联所有景观。

路线起于停车场,经过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检票处,能通往景区厕所和景区的购物中心,规划路宽3米,总路长1200米。

1.6环境保护

本项目作为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是废气、废水、噪音、固体废弃物等。

废气由饭店厨间烟气和车辆尾气产生;废水是由建设期生产和生活排出的废水;噪声主要为道路交通类噪声;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本项目在设计初期就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把环境保护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本项目建立了各个环节所排放污染物的处理体系。

针对本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物,设计采用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环保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时进行,在建设期和生产期,将严格按照国家环保相关规定进行,对污染物进行严格的治理。

使项目各种情况下污染物的排放均能达到国家标准。

综合评价,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

1.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投资总额

本项目投资总额约1802.15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1509.8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58.86万元,预备费133.49万元。

2.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总额1802.15万元,由建设单位拟申请政府部门专项建设资金解决。

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

1.8项目经济效益

该项目着力改善XX文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对完善游、购、行等服务设施有重要作用。

项目建成后,可极大推动中医药商贸,实现增加年销售收入上亿元。

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对改善县域经济发展,对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对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设计划总工期为1年,自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

1.10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1.1

游客服务中心

平方米

2000

1.2

停车场

平方米

2500

1.3

购物中心

平方米

1000

1.4

步游路

平方米

1200

2

景区占地

100

3

建筑物面积

平方米

3000

4

总投资

万元

1802.15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优势条件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1)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旅游业率先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示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近年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旅游产业性质的认识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了旅游业在国家战略地位的历史性突破。

旅游业历经了从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到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继而到国务院首次提出的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变化,已充分证明,我国政府已经将旅游业全面的纳入了国家战略体系,旅游业发展形势将一片看好。

(2)全国旅游业发展呈现新特征

——短线旅游渐受青睐

随着假期制度的调整,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区域间城乡休闲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