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三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文档格式.docx
《湖南省邵东三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东三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各句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未来十年里治理中国,是可能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之一。
B.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之一,可能是治理中国的未来十年。
C.治理未来十年的中国,可能是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之一。
D.未来十年里在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中,可能是治理中国。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对贾府这个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B.《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围绕蜀、魏、吴三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C.塞万提斯一生左冲右突,期盼有所建树,但都事与愿违,晚年蜗居在一个下等公寓,潜心文学创作,苦口婆心,完成了《堂吉诃德》的写作。
D.巴尔扎克通过他那深邃的眼光看到当时封建贵族社会已经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资产者统治的社会,金钱取代一切成了人们的上帝。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辐射棉絮乖张归根结蒂
B.膨胀暇想倩影自命得意
C.囊括蹂躏横亘逆来顺受
D.洗漱嬉闹商榷惴惴不安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调剂(tiá
o)
广袤(mà
祷告(dǎo)
杳无音信(yǎo)
B.荆棘(jīng)
呻吟(yí
n)
兑现(duì
)
骇人听闻(hà
i)
C.亢奋(kà
ng)
切磋(cuō)
尴尬(gān)
叱咤风云(chì
D.踌躇(chó
u)
焦灼(zhuó
窥探(guī)
数见不鲜(shù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作文(题型注释)
6、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
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
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抄袭。
三、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照相师》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照相师来了,女孩们激动起来。
②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
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披肩发,直筒裤子,尖头皮鞋,花格衬衫,套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背心。
要是村里哪个小伙子装扮成这样,不被人说成“二流子”才怪呢。
可是他这样装扮,村里人觉得理所当然。
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师呢,胸前吊着的相机为他的职业做了证明。
村里人不会用“艺术气质”这样的词语,但是他们知道持有相机的人,应该不同凡俗,可以异于常人。
人们或远或近地看着他,想像着自己或者某个亲人的面容,仿佛他的到来是为了提醒记忆里的一些事物。
③女孩们是他的主要顾客。
她们奔走相告:
照相师来了!
照相啵?
啊?
在哪儿?
听到消息的女孩先是惊喜,然后故意掩饰自己的激动:
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你先去吧。
传达消息的女孩当然知道对方心理,一个劲催:
还不快收拾,照相师说走就走了。
④于是,女孩们一个一个站到了他的镜头前。
有单个的,有合影的,也有抱着孩子,也有搀扶着老人的。
他调着焦距,变换着姿势,寻找最佳角度,捕捉人们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
他知道快门按下的瞬间,美与梦想将定格为永恒。
无论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还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马虎一点儿。
当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交到人们手上时,人们会左右端详,如果再夸赞几句,他就觉得极有成就。
⑤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
⑥盐码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
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
人们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
⑦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了雨,他慌乱中躲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
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了,赶紧开了门,叫她去屋子里。
他发现这个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很好,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擦水,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⑧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左眼眉梢间上角隐藏着一个米粒一样大的疤痕,不是很深,并不显眼。
他想,小茴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
⑨吃过饭,雨也停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
母亲笑笑,看着女儿。
小茴低头不语。
照相师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
小茴的眼睛里放出了惊喜的光芒。
⑩她站到月季花跟前,将那朵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花举了起来,花朵遮住了她四分之一的脸庞,露出了忧伤而又憧憬的表情。
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致的美,神秘,梦幻。
他轻轻按下了快门。
接着,他又给小茴的母亲照料了一张,还给母女俩照了合影。
⑪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小茴扫了一眼,就很快收了起来。
照相师笑笑,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⑫小茴的脸红了。
⑬照相师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
小茴盯着照片上的女子问:
是谁?
照相师说:
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性格开朗,头一次一见面,她就把我我吸引了。
真的很漂亮!
小茴笑着点头。
⑭照相师说:
我们明年想开个照相馆,等你有了男朋友带去我那里合影啊,免费!
⑮小茴的脸又红了。
⑯照相师笑笑,说我走了。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子已经不见了。
他知道她一定躲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
其实他的妻子并无残疾。
他为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妻子的歉意,然后大声吆喝起来:
“照相啦,照相——照相啦——”
(选自《百花园》)
7、下列各项中,对本文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照相师来到乡下,村里的人就激动起来,奔走相告,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特定时期农村生活条件的落后,同时表现了乡下民风的淳厚。
B.照相师不仅有艺术气质,而且有艺术良知,他固然要靠照相赚钱养家糊口,不过也通过照相把让他照相的人的美与梦想定格为永恒
C.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小茴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可是小茴见他们来照相就悄悄的溜掉,这说明小茴是个不喜热闹、性格孤僻的女孩。
D.小茴在照相时举起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月季花,遮掩住了她的疤痕,还为她增添了靓丽,所以照相师说她是他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E.村民们对照相师非常友好,照相师尽心尽力为村民们照出令他们满意的相片,他们之间充满温情,他们身上的真善美是小说的动人之处
8、读完全文,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照相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9、小说为什么以照相师的心理活动和吆喝结尾?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陆谷孙:
低调的“老神仙”
刘建芳
74岁的复旦大学教授、博导陆谷孙,被学生们昵称为“陆老神仙”。
如今,年过古稀的陆先生保持着非常规律而忙碌的生活节奏——每天早晨7时左右起床;
早餐后,快速浏览当天英语新闻;
紧接着,开始为明年即将付梓的《中华汉英大词典》审改校样。
从这个学期开始,74岁的陆先生不再给科生上课,他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这件让他牵挂了20多年的事。
提及陆先生,他的得意门生、词典编纂团队亲密战友、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高永伟的语气里充满敬意。
“陆老执教四十年,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开课,直到本学期才因身体问题,暂时离开复旦的讲台。
他的英美散文课是很多复旦毕业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
2012年,陆先生以最高票被学生选为“复旦十大杰出教授”。
在其荣誉无数的一生里,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顶桂冠。
高永伟介绍,陆老一直认为教书育人,哪怕只能影响到一两个人,也是一件乐事。
几年前,为了通晓世情,与时代接轨,陆老曾把讲台搬上微博,在那里化身“陆老神仙”,与网友探讨“小清新”“萌”等新兴词汇的准确英译。
无论在网上还是生活中,他都是那个乐观的老顽童,与弟子们亲密互动,是活词典,也是教科书。
去年11月开始,他回归内心,独享静思,专注于词典编纂,不再更新微博。
“陆老神仙”负责的《中华汉英大词典》的编纂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
那时,《英汉大词典》刚编完,这一干又是20多年。
从“文革”期间被“发配去与字打交道”——编新《英汉大词典》,陆谷孙便开始与词典结缘,一编就是一辈子。
1991年出版《英汉大词典》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一字一句的苦心斟酌背后,是一个求索者青丝变白发的不懈追求。
传说在欧洲,惩罚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让他去编词典,而在陆先生眼里,这份极为枯燥而漫长的工作,却乐趣无穷。
在复旦从教数十载,陆先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的言传身教,给弟子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回忆起当年跟随老师编纂《英汉大词典》第二版的经历时,高永伟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2001年底,我跟随陆先生读博。
他首先让我们新人通读第一版,那时我们会把一本词典拆掉,随身带着,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
他想让我们培养对词典的感觉,包括一些微观结构、布局……先仔细通读,综合多方意见,参考众多资料,反复补充、修订、审定,然后还有层层审稿和校稿。
”说这些话的时候,高永伟的语调不自觉地变得温和起来,他说,“有陆老在,我们做得很安心。
让高永伟印象最深的,是陆先生的淡泊名利——他很少接受采访,颁奖也是避之不及。
四年前的师德标兵奖,就是高永伟代领的,“他太忙了,不想生活受到过多打扰,也不愿把时间耗费在领奖典礼上”。
最近荣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陆先生一如往常般低调,就像他面对媒体时反复强调的那样:
编词典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且是集体功劳,不能一个人顶着一组人的名义去拿奖。
孜孜不倦的“陆老神仙”,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创新思维,对词典的未来发展也有自己的构想。
他认为,以后的词典应该充满互动性,使用者同时也是编写者,互动性就像维基百科一样。
他说自己编词典是寻章摘句老雕虫,时下也需要更多精通科技的数字化人才。
修订、审定、审稿……一部词典在问世前要经历层层打磨,编纂幕者若无兴趣,无疑会深受煎熬。
在陆先生身边耳濡目染,高永伟早已学会享受这一份沉默、低调而内涵丰富的工作。
“要培养对新词的敏感,你或许是第一个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