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296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

《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焦作师专特色专业申报书5.doc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报书

专业名称初等教育专业

专业代码660213

专业类别高职高专

负责人鲁建国

联系方式13569188556

焦作师专教务处制

二〇一〇年六月

填写说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部门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

3.申报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初等教育专业

修业年限

三年

专业代码

66023

专业类别

高职高专

本专业设置时间

1993年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4784

首届毕业生时间

1998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1143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218

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鲁建国

性别

出生年月

1961.11

学位

学士

学历

本科

所学专业

物理教育

毕业院校

河南师范大学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院长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校区

电话

办公:

8783001手机:

1356918556

电子信箱

lujg200808@

邮政编码

454150

本专业获省及省以上有关奖励、立项建设情况

类别

项目名称

时间

等级

授予部门

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

焦彩萍、闪明琴省级优秀教师

2009

省级

河南省教育厅

教学成果奖

论数学实验的内涵及与此相关的几个概念

2007

国家级

中国教育学会

课程与教材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2008

省级

河南省教育厅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实训基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999

国家级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教学改革项目

中国现当代散文特色和价值研究

2009

省级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其他

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10人)

姓名

学位

技术职称

承担工作

姚中旺

副教授

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秦红梅

副馆员

侧重五年制培养方案的落实

武回忆

学士

副教授

侧重三年制培养方案的落实

乔冰梅

学士

讲师

师资队伍建设

谢章勇

学士

讲师

教学设施设备建设

毋朝晖

讲师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逯漓

学士

讲师

共建单位工作协调

王丽鹃

学士

副教授

中文方向案例教学与实践

宋韦

学士

讲师

数学方向案例教学与实践

尹红心

学士

讲师

英语方向案例教学与实践

黄志勇

学士

副教授

基础课案例教学与实践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单位

承担工作

焦作市学生路小学

课堂教学、班主任、班级活动指导

焦作市环南一小

课堂教学、班主任、班级活动指导

焦作市龙源湖学校

课堂教学、班主任、班级活动指导

沁阳市第一小学

课堂教学、班主任、班级活动指导

温县第一实验小学

课堂教学、班主任、班级活动指导

16

四、建设目标与成效

4.1特色的体现与标志

专业特色的体现和标志是:

办学目标明确,培养方案科学;教师队伍精干,课程设置合理;硬件设施完备,规章制度完善;学生学业扎实,职业技能突出。

4.2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高校教育规律,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显特色。

在3年时间的周期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人力保障;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建成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体系;加快设施设备建设,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资源保障;加大教育实践力度,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更好的条件;健全管理督导系统,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

面向小学教育改革,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依托,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依据,瞄准专业方向的双基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专业技能,重教育实践,突出学生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努力培养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的合格毕业生,力争使初等教育专业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同专业的前列。

4.2.1人才培养目标

夯实专业基础。

学院以学生所选专业方向为学科定位,全面完成相应课程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这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石。

拓展知识结构。

除专业方向外,学生从自然和社会两大类课程中选取一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达到能够从事小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教育人才。

这是初等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也是与相近的其他专业的不同点所在。

强化职业技能。

把书法、教师口语、学科教学法等课程作为各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并安排学生在晚自习时间自我练习,强化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较高水平。

这是初等教育专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也是显著的专业特色。

4.2.2队伍建设目标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引进高学历紧缺青年教师,培养高职称教师,推进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和学源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支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和学术梯队,三年内建成1-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加强与共建单位的交流。

选派教师或教师自主深入小学调研,多形式多渠道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特点,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2.3专业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

依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以保证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为前提,适度弱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年内,形成1-2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点。

优质教材建设:

在保证国家优秀教材的使用率达到80%的基础上,围绕特色的目标,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开发2门达到“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标准的校本教材。

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实习基地和实训设备的建设力度,强化“实验、实训、实习”实践课程的作用,在“产学研”结合的探索方面再上新台阶。

设施设备建设:

随着五年制的萎缩和初等专业的扩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改进设施,充实教学必需的设备。

规章制度建设:

在学校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从人才规格、学业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各方面制定系统的个性化的管理制度。

4.3建设方案与成果预测

4.3.1特色建设措施

▲针对学院教师平均年龄较大、高学历比例偏低、对三年制学生研究较少的状况,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3-5名紧缺的高学历青年教师。

其中,具有全日制博士学历和学位的教师不低于50%;鼓励在职教师多渠道取得高学历。

——培养1-2名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使之成为教学、科研、教研和青年教师培养的中坚力量,保持职称优势。

——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特别要加大对初等教育专业的特色建设研究,包括人才培养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实践课教学研究等。

——继续培养和扩大骨干教师队伍,造就一支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和学术梯队。

——选取一个学科或专业方向,建成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然后扩大优秀教学团队的数量。

▲针对目前的实习实训基地还难以满足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住校实习、教师对小学教育了解不够深入的状况,拟采取如下措施:

——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建成几所可供学生住校实习的共建单位,并适度增加共建单位,保证实习实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选派教师深入小学听课和调研,鼓励教师自主到小学研习,真正把握第一手资料,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创造条件与共建学校共同承担地厅级以上的教改实验研究项目,既促进自身的专业建设,又能从宏观上对服务对象进行指导。

▲针对学院目前尚无精品课程、五年制被三年制取代后对设施设备的需求有所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等情况,拟实施以下措施:

——依据特色专业建设目标调整课程结构,以保证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为前提,适度弱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

——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和研究,用三年时间,至少实现一门在建校级精品课程,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数量,提升层次。

——经过充分论证,选取初等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所必需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与之配套的权威教材的课程,组织精干力量,开发1-2门高质量的校本教材。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必需的设备,再建一个语音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机房;向学校申请在南校区调剂一个阶梯教室,满足公共课和举办讲座的需要;改进设施,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

——结合学院实际,完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4.3.2特色建设进度安排

2010.6-2011.8

召开特色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明确目标内涵,确立具体方案,完成内部分工;

引进1名高学历专业教师;

成功申报一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完成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项以上;

至少有2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

改善教学环境,完成北校区教学、办公、宿舍改造;

申请新专业方向(音乐、美术)招生可行性论证专题会议。

2011.9-2012.7

召开校本教材开发论证专题会议,确定1-2门教材编写规划;

引进1-2名高学历专业教师;

至少有2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

成功申报1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建成3个以上可安排学生住校实习的基地,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做好准备;

完成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项以上;

改善办学条件,再建1-2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

2012.9-2013.7

特色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规章制度;

引进1名博士研究生;

至少有2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

完成1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工作;

完成1-2种校本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汇报。

4.3.3特色建设成果预测

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培养、引进的基础上,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和学缘结构更加合理,教师的科研水平整体提升;贯彻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设施设备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落实严密规范的规章制度,保证专业建设的有效推进;鲜明的特色,使专业建设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五、基础与改革

5.1教学基础

5.1.1有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学院的84名教职工中,有4名教授,31名副教授,高级职称占教工总数的41%。

获得研究生学位的教师8人。

这是一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完全能够满足目前专业教学的需求。

(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情况见下表一、表二)

表一学院高职称教师一览表(36人)

序号

姓名

职称

专业岗位

序号

姓名

职称

专业岗位

1

韩富叶

教授

中文

19

刘高峰

副教授

中文

2

郭宗庆

教授

数学

20

李秀清

副教授

中文

3

刘之杰

教授

中文

21

马晓平

副教授

数学

4

石立干

教授

中文

22

常瑞连

副教授

数学

5

鲁建国

副教授

院长,物理

23

葛炜

副教授

数学

6

姚中旺

副教授

书记,中文

24

牛全营

副教授

计算机

7

秦红梅

副馆员

副书记,就业

25

常爱新

副教授

政治

8

武回忆

副教授

副院长

26

辛桂琴

副教授

政治

9

张志刚

副教授

体育

27

赵顺成

副教授

教心

10

王丽鹃

副教授

中文教研室主任

28

许丽辉

副教授

政治

11

黄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