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押题专练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整理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专题2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押题专练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整理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押题专练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整理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④,i为坡度).坡度又称为坡比.
【必会结论】
1.仰角与俯角是相对水平视线而言的,而方位角是相对于正北方向而言的.
2.“方位角”与“方向角”的区别:
方位角大小的范围是[0,2π),方向角大小的范围是.
高频考点一考查测量距离
例1、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间的距离,在岸边定一基线CD,现已测出CD=a和∠ACD=60°
,∠BCD=30°
,∠BDC=105°
,∠ADC=60°
,试求AB的长.
的距离为AB==a.
【举一反三】如图所示,有两座建筑物AB和CD都在河的对岸(不知道它们的高度,且不能到达对岸),某人想测量两座建筑物尖顶A、C之间的距离,但只有卷尺和测量仪两种工具.若此人在地面上选一条基线EF,用卷尺测得EF的长度为a,并用测角仪测量了一些角度:
∠AEF=α,∠AFE=β,∠CEF=θ,∠CFE=φ,∠AEC=γ.请你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A、C之间距离的步骤和结果.
【解析】第一步:
在△AEF中,利用正弦定理,
【方法技巧】求距离问题时要注意
(1)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要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
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
(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
【变式探究】
隔河看两目标A与B,但不能到达,在岸边选取相距km的C,D两点,同时,测得∠ACB=75°
,∠BCD=45°
,∠ADC=30°
,∠ADB=45°
(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两目标A,B之间的距离.
【解析】如图,在△ACD中,∠ACD=120°
,
∠CAD=∠ADC=30°
.所以AC=CD=.
在△BCD中,∠BCD=45°
,∠BDC=75°
,∠CBD=60°
,由正弦定理知BC==.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
BC·
cos∠ACB=()2+2-2×
×
cos75°
=3+2+-=5,所以AB=km,
所以A,B两目标之间的距离为km.
高频考点二考查高度问题
例2、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
的方向上,行驶600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
的方向上,仰角为30°
,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m.
【答案】100
【举一反三】如图,在湖面上高为10m处测得天空中一朵云的仰角为30°
,测得湖中之影的俯角为45°
,则云距湖面的高度为(精确到0.1m)()
A.2.7mB.17.3m
C.37.3mD.373m
【答案】C
【方法技巧】求解高度问题首先应分清
(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
(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
【变式探究】如图,为测得河对岸塔AB的高,先在河岸上选一点C,使C在塔底B的正东方向上,测得点A的仰角为60°
,再由点C沿北偏东15°
方向走10米到位置D,测得∠BDC=45°
,则塔AB的高是________米.
【答案】10
【解析】在△BCD中,CD=10,∠BDC=45°
,∠BCD=15°
+90°
=105°
,∠DBC=30°
,=,BC==10.在Rt△ABC中,tan60°
=,AB=BCtan60°
=10.
高频考点三考查角度问题
例3、在一次海上联合作战演习中,红方一艘侦察艇发现在北偏东45°
方向,相距12nmile的水面上,有蓝方一艘小艇正以每小时10nmile的速度沿南偏东75°
方向前进,若红方侦察艇以每小时14nmile的速度,沿北偏东45°
+α方向拦截蓝方的小艇.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拦截住,求红方侦察艇所需的时间和角α的正弦值.
所以红方侦察艇所需要的时间为2小时,角α的正弦值为.
【举一反三】某渔船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呼救信号,我海军舰艇在A处获悉后,立即测出该渔船在方位角为45°
,距离A为10海里的C处,并测得渔船正沿方位角为105°
的方向,以10海里/时的速度向小岛B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10海里/时的速度前去营救,求舰艇的航向和靠近渔船所需的时间.
【方法技巧】解决测量角度问题的注意事项
(1)首先应明确方位角或方向角的含义.
(2)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示意图,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后,注意正弦、余弦定理的“联袂”使用.
【变式探究】如图,位于A处的信息中心获悉:
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
、相距20海里的C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θ的方向沿直线CB前往B处救援,求cosθ的值.
解在△ABC中,AB=40,AC=20,∠BAC=120°
,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
AC·
cos120°
=2800⇒BC=20.
高频考点四考查函数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例4、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
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
(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
(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解
(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海里,则s=
==.
故当t=时,smin=10,v==30(海里/小时).
即小艇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
(2)设小艇与轮船在B处相遇.则v2t2=400+900t22·
20·
30t·
cos(90°
-30°
),
【方法技巧】解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有很多是求距离最短、用时最少、速度最大等最值问题,这需要建立有关量的函数关系式,通过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来解决.函数思想在解三角形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经常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相结合,此类问题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从O点出发沿一条直线公路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汽车行驶方向),汽车开动的同时,在距汽车出发点O点的距离为5公里、距离公路线的垂直距离为3公里的M点的地方有一个人骑摩托车出发想把一件东西送给汽车司机.问骑摩托车的人至少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才能实现他的愿望,此时他驾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公里?
【解析】作MI垂直公路所在直线于点I,则MI=3,
∵OM=5,∴OI=4,∴cos∠MOI=.
设骑摩托车的人的速度为v公里/小时,追上汽车的时间为t小时,
由余弦定理得(vt)2=52+(50t)2-2×
5×
50t×
即v2=-+2500==252+900≥900,
∴当t=时,v取得最小值为30,∴其行驶距离为vt==公里.
故骑摩托车的人至少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才能实现他的愿望,此时他驾驶摩托车行驶了公里.
【方法技巧】函数思想在解三角形中常与余弦定理应用及函数最值求法相综合,此类问题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考生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利用了函数思想,求解时把速度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利用函数最值求法完成解答,注意函数中以为整体构造二次函数,求最值。
【变式探究】如图所示,已知树顶A离地面米,树上另一点B离地面米,某人在离地面米的C处看此树,则该人离此树________米时,看A,B的视角最大.
【答案】6
【解析】过C作CF⊥AB于点F,设∠ACB=α,∠BCF=β,由已知得AB=-=5(米),BF=-
1.(2018年全国III卷)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
A.B.C.D.
【解析】由题可知,所以
由余弦定理,所以
,,故选C.
2.(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
,则sin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答案】
(1).
(2).3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负值舍去).
3.(2018年全国I卷)△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4.(2018年天津卷)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A=acos(B–).
(Ⅰ)求角B的大小;
(Ⅱ)设a=2,c=3,求b和sin(2A–B)的值.
(Ⅰ)B=;
(Ⅱ)b=,
【解析】
(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得,即,可得.又因为,可得B=.
(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及a=2,c=3,B=,有,故b=.
由,可得.因为a<
c,故.因此,
所以,
【2016高考四川文科】
(本题满分12分)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
(I)证明:
;
(II)若,求.
(Ⅰ)证明详见解析;
(Ⅱ)4.
故tanB==4.
1.【2017课标1,文1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已知,a=2,c=,则C=
【答案】B
2.【2017课标3,文1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60°
,b=,c=3,则A=_________.
【答案】75°
【解析】由题意:
,即,结合可得,则.
3.【2017课标II,文16】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
4.【2017天津,文15】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I)求的值;
(II)求的值.
(Ⅰ);
(Ⅱ).
.
5.【2017江苏,18】如图,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32cm,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AC的长为10cm,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EG,E1G1的长分别为14cm和62cm.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水,水深均为12cm.现有一根玻璃棒l,其长度为40cm.(容器厚度、玻璃棒粗细均忽略不计)
(1)将l放在容器Ⅰ中,l的一端置于点A处,另一端置于侧棱CC1上,求l没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