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1167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复习教案9文档格式.docx

⑤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①新时期中国的不结盟和对外开放政策;

②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③中国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④中国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⑤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及意义。

整合基础知识

知识点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外交方针

(1)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并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

(4)参加万隆会议:

1955年,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取得重大成就。

小结

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可归纳为“一、一、二”

板书

实录

新中国提出“一边倒”的政策,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知识点2:

外交关系的突破

1.重返联合国

(1)背景

(2)过程: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2.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双方共同的要求。

(2)历程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

(2)概况: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3)意义:

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可归纳为“一大突破、三大成就”

巧记速记

实录一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实录二

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知识点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外交政策的调整:

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外交政策的成就

活跃的

多边外交

表现

2000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活动

意义

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推进新型

区域合作

基础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多边外交

①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个坚持、三个调整”

史观史论

中国新时期外交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事实证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带来威胁,只会更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对外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考点: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

新中国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废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就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角度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与影响

提示:

(1)表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影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与尊严,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角度2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

(1)建国初期: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亚欧广大地区出现许多新兴的人民民主国家,美国敌视、孤立新中国。

(2)20世纪70年代: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

(3)改革开放后: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

角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

“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解题思路

答案 D

1.阅读下列材料: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摘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周恩来在讲话中说“应该求同存异”,你认为亚非各国有何共同之处?

(2)“存异”的含义是什么?

(3)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阐明了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与拥护。

基本准则主要有哪些?

答案 

(1)亚非国家有共同的经历,即受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

还有共同的愿望,就是要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

(2)“存异”是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3)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突破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在1971年第26届联大会议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实现“扬眉吐气”。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跨洋握手”,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打破了双方20多年的对峙状态,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同年秋,中日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冰释雪融”。

角度怎样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都有改善两国关系的共同要求?

(1)美国:

自身经济实力下降,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

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在美苏争霸中面临苏联的严峻挑战;

长期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2)中国: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角度外交重大突破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 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数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点拨 从材料信息看,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故①正确;

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严重干扰,故②错误;

从材料看,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故③正确;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故④错误。

答案 A

2.阅读下列材料:

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

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据材料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态势:

合作与冲突交织。

国际形势:

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其中重点关注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从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视角认识“求同存异”方针的现实意义。

角度中国为什么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2)联合国在维护和平行动、缓解和政治解决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

(3)中国在维和领域作出积极贡献,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角度新时期外交成就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1和图2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

回答第三次高峰出现的国内外因素?

答案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取得的成就

考情感悟

是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核心内容,是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确立的背景、意义和取得的外交成就;

对“一边倒”政策的评价以及与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比较也将是考查的重点方向

以选择题为主要呈现方式,广东再现率最高,上海、江苏、天津也有所涉及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

巩固独立主权,为我国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边倒”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同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造成了新中国与美国二十多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