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1037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二轮研讨交流材料准备要求Word文件下载.docx

2.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是仍存在讲解过多问题,并想当然的以为讲了,学生就掌握了,一旦学生出现错误,就会产生不耐烦的心态,忽视了记忆的遗忘性特点。

二是不注重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只注重机械的要求学生记忆史实和历史结论。

三是注重了某一时间段内小通史的联系,忽视了不同时间段内历史事件之间的各种内在逻辑关系。

四是因课堂时间紧张,对学生的有效训练指导方法说得多,当堂紧跟的方法练习少。

二、对2014年考试说明样题的解读

(一)考查内容:

试题以主干知识为主要内容,突出了考查的基础性。

但在具体操作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有非常大差异性。

1.选择题部分:

样题

(样题16)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样题20)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样题21)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以上三个选择题都要求学生对题干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有效提取以,同时还需要对题枝中四个选项细化掌握:

或准确记忆事件的相关时间,或准确记忆人物的主张、或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

因此,选择题往往以主干知识为载体,涉及的知识点全面、细碎,题干与题枝结合极有可能就是四到五个知识点的考查,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做到对课标要求的知识点非常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或者说必须熟练掌握教材的相关内容。

2.非选择题部分

非选择题考查内容正好相反,注重的是新材料新情景的创新运用,考查的不是细碎知识点,而是以某一知识点为切入点,注重通史下主干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果关系、时代特征等,既有同一时间点下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通史问题的联系,也有同一事件下全球史观的联系。

如:

(非选择题样题12)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略),材料二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表略)。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不同考查内容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背诵细碎的知识点,同时需要学会自己对历史知识和事件之间进行有机的整理,而不是过度依赖教材结构或者老师提供给你的某一种体系,而应该多体系对同一事物进行不同的联系,形成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见解。

(二)考查方式

1.熟悉中考熟悉。

这类试题主要依托教材,运用材料创设情境或者直接命制题目。

其知识背景熟悉,设问导向熟悉,解题途径熟悉,答案来自所学知识和结论,目的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样题25)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2.陌生中考熟悉。

这类试题的知识背景陌生或者说是全新的材料或情景,设问导向却是熟悉的或不一定是陌生的,解题途径熟悉或不一定陌生,答案一定是来自所学知识。

正好与上一类相反,但都是考查学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大多数是以这种形式呈现的。

(样题24)“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3.熟悉中考陌生。

这类试题的题干背景是一定熟悉的,但设问导向不一定熟悉,解题途径也不一定熟悉,其答案或许是修正、补充所学知识,也可能是颠覆了所学知识。

其目的是打破思维定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样题非选择题13)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偶然与必然;

问题二:

发现与相遇;

问题三:

交流与发展——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相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10分)要求: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4.陌生中考陌生。

这类试题的知识背景陌生,设问导向、解题途径都是陌生的,答案来自对材料的处理,目的是考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考查能力难度等级较大,主要体现学生的学科素养。

(样题非选择题11)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

史料二史观;

材料三史观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

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根据高考考查的四种形式进行指导,熟悉中考熟悉的题目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

熟悉中考陌生的题目,要大胆的运用材料的信息,而不是局限于教材和平时学所;

陌生中考熟悉的题目,要学会用所学知识反扣材料,帮助理解材料中陌生的信息;

陌生中陌生的题目,需要仔细揣摩材料,加大自己的阅读量,并辅以日常生活经验加以解决。

(三)题型特点

1.材料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11个选择题涉及到文字、笔记、表格、图片、曲线图等多种形式,这是一种信息,在2014年的试题中,历史试题的材料信息一定会以多种形式呈现。

需要在以后的复习中特别练习除文字以外的信息提取。

2.注重史学方法的渗透和运用。

非选择题第11题(以上部分引用过)的信息,注重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史料、史观、史法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尤其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这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复习中注重引导学生不是单纯的背诵历史知识,而是用历史研究方法统领历史的学习。

3.仍注重多种史学范式和史学观点。

非选择题第12、13(以上部分引用过)题的信息,仍注重某一时间段内通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的运用。

4.非选择题载体的新颖性。

注重借鉴全国卷、上海卷的形式。

如非选择题样题14,“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根据对2014年考试说明样题的不断解读,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备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指导,在练习题中运用多种材料呈现形式,采用多种题型形式进行训练,减少学生对陌生试题和陌生方法的的恐惧感,以最好的心态冲刺高考。

三、专题复习指导思想

1.专题复习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深化和提高,通过合理设置专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相联系,总体上构建立体知识体系,依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2.提防专题复习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是专题划分不科学,大而空;

二是流于重复教学,只将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三是过多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

四是搞“题海战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

五是不能正确处理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抓了专题丢了课本”。

四、具体复习策略

(一)合理设置专题,注重主干知识的跨度与深度,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和认知规律

1.把握专题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所谓专题特征,是指专题历史知识的本质属性,是指同一专题中的各种历史表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例如: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这一专题,涉及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更方面的内容,梳理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但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比,无法发展成近代的工业文明,体现出辉煌与危机的特征。

专题教学应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特点,首先应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帮助学生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

尽可能找到新材料,编拟出新情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和背景,对学生进行拓展历史知识、拓展历史结论,升华教材认识、升华史料认识的训练。

2.根据专题特征,依托教材,合理构建专题知识体系。

二轮复习时间从3、17—4、27,共6周,30课时,期间除掉文综训练和试卷讲评时间,共剩15课时。

根据15课时的时间,合理设计13个专题。

选修部分二轮复习期间不再单独利用课时复习,而是放在文综训练中进行。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专题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专题三中国古代文明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和人文主义起源;

专题五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之甲午中日战争);

专题六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

专题七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专题八中国现代化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专题十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专题十一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纵深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

专题十二二战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

专题十三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3.在进行主干知识专题复习时要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横向与纵向的联系。

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加以总结。

所谓深度,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

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

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

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

横向联系注重的同一时间段内通史知识的关系,纵向联系注重的是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段内与各种事件产生的关联。

(二)抓课本主干知识,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在第二轮复习中,虽然时间很紧,内容又多,但也要提高学生自觉读书的意识,引导学生掌握主干和重点。

这一目的主要通过学案完成。

二轮复习学案的编制首先应该立足于学情和考情,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师对各种资料加以取舍、整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包括学生预习、课堂探究、课堂检测、课后练习等部分,通过课前的预习部分、课后练习部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梳理相关考点,抓课本夯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