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0311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

《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选考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微专题1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Word格式.docx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d

1.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

地理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实例

成土母质

(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2)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

(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

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

(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

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

气候

(1)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

(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2)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4)不同的植被类型,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

地形

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2)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期

图示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

(距今1万年以前)

①波动变化

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

(近1万年以来)

两次较大波动: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

15世纪以来为寒冷期

近现代

(近一两百年来)

①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②降水量变化显著(温带、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

3.全球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②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③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④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⑤对工业的影响

⑥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对策

真题

设问

1.(2017·

4月浙江选考)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2.(2017·

4月浙江选考)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3.(2016·

4月浙江选考)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4.(2015·

10月浙江选考)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带来

5.(2015·

10月浙江选考)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考向和

规律

1.考向:

各地理要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整体性中某一要素的改变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

2.命题规律:

关于土壤的知识考查频繁,少部分直接结合自然带的知识进行设问,大部分结合地理事实求解土壤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

4月浙江选考)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2.(2016·

10月浙江选考)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4月浙江选考)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10月浙江选考)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考向

和规律

全球变暖的表现。

通过观察统计图表或地理现象的变化得出全球变暖的结论。

 

例题 (2017·

4月浙江选考)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题。

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

A.养分循环加快B.污染程度减轻

C.水热条件变差D.生产潜力下降

答案 A

解析 随着多年冻土南界北移,甲地气候变暖,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养分循环加快,故A正确。

(2017·

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2.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影响因素。

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故A正确。

山坡上因易被侵蚀搬运,土壤厚度较薄。

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

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

3.(2016·

4月浙江选考)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

A.热带雨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 C

读下面关联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分别是(  )

A.植树种草、降水增加、洪涝减少

B.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洪涝减少

C.毁林开荒、降水减少、洪涝增多

D.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洪涝增多

5.该示意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稳定性

C.整体性D.地带性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图中箭头前后的内容存在因果关系,植树种草,可增加地表水下渗,防治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灾害。

第5题,上述关系体现了生物、水、土壤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6.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

A.冰期B.间冰期

C.温暖期D.寒冷期

答案 D

(2018届浙江选考模拟)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完成7~8题。

7.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增产幅度最大的国家是(  )

A.巴西B.美国

C.俄罗斯D.中国

8.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干旱、洪涝等灾害增多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增大

答案 7.C 8.C

9.(2017·

台州教学质量评估)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原为泥质塘堤,改造时专家采纳村民建议,用生命力旺盛的柳树桩代替松木桩护堤护岸。

柳树桩会生根、发芽,树根会抱住堤岸,水底下纠结的树桩有利于泥鳅等生物生存。

这一改变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

A.调蓄洪水能力增强B.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C.航运条件改善D.农副产品增多

答案 B

10.(2017·

浙江嘉兴选考教学测试)下列生物始现于中生代的是(  )

A.爬行动物B.哺乳动物

C.海生藻类D.孢子植物

11.(2017·

浙江选考创新设计)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读“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引起的褶皱和断层;

外力作用表现为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

(2)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3)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

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

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植被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

12.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回答问题。

(1)北冰洋冰面范围产生图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北冰洋冰面范围的变化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3)北冰洋冰面变化有利于缩减从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航运的时间和成本,为什么?

答案 

(1)世界气温波动上升;

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2)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

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

沿海水产业会受影响。

(3)有利于开拓北冰洋航线,缩短从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的航程。

1.(2017·

嘉兴选考教学测试)新生代时期为(  )

A.哺乳动物时代B.海生藻类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

解析 海生藻类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均在此前。

2.(2016·

4月浙江选考)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

A.厄尔尼诺频率减小B.高山雪线下降

C.水稻分布北界南移D.大陆海岸线变短

浙江复习)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下垫面

C.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

4.近年来该地河流含沙量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了(  )

A.气温B.地形

C.植被D.降水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植被,进而影响河流与地貌,因而是图中地理环境各要素关系形成的根本因素。

第4题,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从而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

5.读“世界某区域图”。

兰萨罗特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岛(  )

A.远离大陆B.地处赤道附近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解析 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说明物种交流机会较少,结合图示兰萨罗特岛的海陆位置特点,判断A选项正确。

(2018届浙江模拟冲刺)凡是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称为冻土。

读“北半球多年冻土分布剖面图”,回答下题。

6.与乙地相比,甲地土壤(  )

A.风化壳更厚B.有机质积累更多

C.矿物成分更复杂D.微生物活动更旺盛

解析 甲地比乙地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微生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更多。

绍兴模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