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9924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为了完成任务,听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材不熟悉,听而未思,听课笔记在记流水账。

(2)听而未思缺技术

对听课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缺少技术。

(3)听而未行少实践

听课结束后,一切均划上了句号。

很少有学习和实践先进经验、方法的意识和行为。

3.听课、评课中存在的几种不良现象

(1)任务取向

无准备,随便听;

不守时,影响课堂教学;

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到位。

(2)简单处理

①听课前没有充分准备,没有与上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听课中只关注教师单方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给予足够的关注

③听课记录只记教学过程,没有点评,只用一个分数下结论。

④用一节课(推门课、公开课、示范课)推论该教师的其它课。

(3)形式化

应付任务,只听部分内容,听课动机和听课态度不好。

评课不发言。

(4)极端化

评课只评短处或只讲优点。

(5)学科化

一是学科的封闭化,只听本学科;

二是学科等级化,分主课、副课,重视程度不一样。

A听课

一、听课的功能

(一)监督检查功能

教学管理者带着督查的目的去听课,能对课堂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听课的督查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督查上课教师的备课与上课情况。

2.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情况能起到一定的督查作用。

(二)评估指导功能

听课可以收集多方面的材料,为教学评估和教学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听课以后,听课者应该及时与上课教师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探索研究功能

听课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听课活动,既有助于规范学校的教研制度,也能提升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探索与研究的热情。

1.验证教学理论,探索教学规律。

2.研究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四)提高促进功能

1.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提升教师内在修养。

2.提高教学质量。

(五)沟通协调功能

1.协调角色、沟通意见、融洽感情。

2.协调师生关系。

学校领导听课的意义:

1.拉近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融洽干群关系。

2.了解教学现状,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质量。

3.营造学校节哀哦啊一年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改进自己的学习,促进自我成长。

二、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一)以新课程理念指导听课

1.新、旧课程在理念上的区别。

(1)课程建构的基础——体现出两种不同的课程观。

旧课程观中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是传授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2)课程实施的策略——体现出了不同的整合观。

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是第一要务;

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教必须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内涵:

(1)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面向每一个学生。

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教师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不能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4.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性价方法。

(3)考试只是评价学生的一种方法,要将考试与其它评价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5.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观念的变革

(1)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2)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3)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4)更多地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二)听课前的学科知识准备

1.熟悉学科课程标准,为听课提供学科知识依据。

2.具备深厚而宽广的学科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熟悉教材体系和教法;

(2)明确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3)具备教材的解读能力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3.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各种信息。

(三)听课前的心理准备

1.明确影响听课的因素

(1)传统的听课目的导致的心理阴影;

(2)校园文化的影响;

(3)传统的听课方式的影响;

(4)上课教师不同目标取向的影响;

(5)上课教师日常教学任务过重。

2.听课心理的准备

(1)互助的心态;

(2)平等对话的心态;

(3)坦诚交流的心态;

(4)欣赏的心态;

(5)分享的心态;

(6)直面问题的心态;

(7)尊重事实的心态。

(四)听课的情绪与精神准备

1.听课之前,良好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前提条件。

2.在整个听课过程中,听课者的大脑要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要求听得懂,听得进去,看得仔细,看得全面,还要做记录,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

三、听课的基本要素

组成课堂这个丰富均衡的系统的主要要素有:

学生、教师、教师环境和教学材料。

1.学生:

(1)参与状态;

(2)交往状态;

(3)思维状态;

(4)情绪状态;

(5)发展状态。

2.教师:

(1)组织能力;

(2)注意的中心;

(3)教学机智;

(4)教学态度;

(5)教学境界。

3.教师环境:

教师环境影响着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师环境会有不同的使用办法。

桌椅的摆放等等。

4.教学材料:

指书本和设备。

任何教学材料都影响着教与学的风格。

四、听课要进入三种角色

1.进入学生角色

使自己处于“学”的情景中。

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是否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教师的教法是否吸引我?

是否激发了我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欲望?

2.进入教师角色

换位思考。

如果是自己,应如何处理教材,怎样上这节课。

3.进入听课指导者角色

听完课后要及时和上课教师交换意见,结合具体课例进行指导,对这节课的成功和不足要认真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产生的相关影响。

在课堂上,听课人员需要在内心转化三种角色:

听课者——授课者——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记录课堂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教学行为的利与弊,为课后的交流提供依据。

五、学校组织听课的基本程序

(一)课前会议

做好听课前的准备,确定听课的目的和规划。

会议最迟安排在听课前一天,主要关注内容主题、活动设计、区别指导、观察重点及课后讨论的时间、地点等问题。

1.协商听课的主题。

2.让上课教师先做说明。

(二)课堂观察

1.课前观察

(1)学生的状态。

(2)与上课教师攀谈,了解有关情况。

(3)选择自己要做的位置。

(4)画出几幅教室课桌椅排列的草图,以备使用。

(讲台的位置,教师、学生的活动范围。

2.上课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

(1)人员特征(教师、学生的状态)。

(2)言语交流作用。

(3)非言语行为。

(4)课堂活动。

(5)课堂管理。

(6)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

(7)情感水平。

(8)教学材料的使用(黑板、课本等)。

(9)时间(教师、学生各自支配的时间)。

(三)课后分析

(1)教学目标的表述和达成程度。

(2)教学结构的适宜程度。

(3)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协同程度。

(4)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全班学习、小组讨论、个别化学习)。

(5)教材的恰当运用程度。

(6)教学手段的合理程度。

(7)师生关系、角色。

 

附表一: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察框架:

维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学生

准备,倾听,互动,自学,达成

如“自学”中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人参与?

学困生的参与情况如何?

教师

环节,活动,手段,机智,特色

如“环节”中这些环节是切合教学目标的吗?

效果怎么样?

课程

目标,内容,方法,资源,练习

如“目标”中预设的课时目标在课堂上有哪些生成问题,如何应用?

文化

愉悦,自主,合作,探究,特质

如“特质”中的整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用怎样一个词可以概括?

附表二:

浙江省杭州市吉安路实验学校课堂教学分析框架表:

基本视角

学生学习

1—5年级

6—9年级

1.至少有85%的学生愿意参与;

2.至少有75%的学生达成目标;

3.专注于学习的时间和程度;

4.对核心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5.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满足程度。

1.至少有80%的学生愿意参与;

2.至少有60%的学生达成目标;

3.专注于学习的时间和程度;

4.对核心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5.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满足程度。

教师教学

1.教学目标清晰,适当让学生知道;

2.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有准备的且切合教学实际;

3.讲述、提问、观察、交流与演示等主要教学行为没有明显的不适当;

4.课堂中利用的资源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

5.教学设计和实施有自己的思考和特色。

学科性质

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且体现学科的特性;

2.教学内容没有科学性、思想性方面的错误;

3.教学方法或课程资源的利用体现了学科特点

4.引导学生关注了学科学习方法。

课堂文化

1.体现思考的文化(提问、专注、问题解决、理解、探究等);

2.体现民主的文化(师生关系、自主学习、合作与对话、教师权威、课堂决策等);

3.体现创新的文化(情境设置、资源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生成、教学机智);

4.体现关爱的文化(面向全体、差异作业或测验、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关注等)

六、听课方法列举

(一)分工合作模式听课法。

1.什么是分工合作听课

是指把听课组全体成员进行小组分工,各小组成员按要求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观察,完成观察任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最后结合课后的访谈、调研与测试信息进行听课的一种听课模式。

适合于研究性听课。

2.具体操作办法

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任务。

组别

听课主题

听课任务

内容及要求

人数

备注

A组

课堂结构分析与练习分析

观察记录课堂结构及练习状况

主要教学过程的结构框架(环节、时间),课堂练习安排、练习类型,效果评价,课后教师访谈

1-2人

B组

课堂提问分析一

记录分析主要问题

力求详细的记录主要提问局,分析这些问句的类型及在思维启发上的作用,课后访谈

2人

2人可交叉分工

C组

课堂提问分析二

记录分析典型提问阶段的师生互动过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