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150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学年高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林虑中学2017级高一4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78分)

1.明朝曾依据传统礼制做出严格规定:

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可用金银。

这些规定在明朝晚期苏松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

这一转变直接反映了()

A.社会风尚发生较大转变B.尊富尚利意识蔚然成风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趋势

2.宋太宗淳化四年诏:

“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税);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拆揭榜,颁行天下。

”至道二年又诏,“民间所织缣帛,非出于鬻于市者,勿得收算。

”宋太宗意在()

A.鼓励商品贸易发展B.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C.扶持家庭手工生产D.推行便民惠民政策

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4.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

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

这反映了宋代()

A.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5.“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6.某人在航海日记中记述:

“1520年11月28日,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据此,你判断此人属于谁的船队()

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

7.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情节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B.民族融合加强和中外交流广泛

C.君主专制加强与理学的思辨化D.社会识字率提高印刷成本上升

8.下表为两位当代学者对于清代中前期全国中长途商品粮运量(单位:

万石)的研究分析。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研究者

长江水系运量

运河水系运量

珠江水系运量

海上运量

其他运量

学者一

1750~2350

1200~1700

400

1000

400

学者二

1850

2350

320

1800

1680

A.两学者的研究数据准确无误B.运河沿岸是粮食的主要产区

C.内陆水运是运输的主要途径D.粮食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9.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10.据史料记载:

“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

A.农耕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D.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

11.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

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

这反映了汉代()

A.生产力水平低下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12.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13.《美国研究词典》对某种贸易形式作了如下的解释:

“北美殖民地时期一种贸易形式,又称“绕圈子”贸易。

旨在保持与宗主国英国的萌芽平衡和满足本身的经济需要。

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繁荣于18世纪中期.美国独立后逐渐消失。

”该贸易形式()

A.宗藩贸易   B.三角贸易     C.朝贡贸易    D.自由贸易

14.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诏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

据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普遍D.小农经济稳定

15.19世纪初期,超过六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必须通过市场来获得口粮,这些人口包括了1000多万户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同时,中国一半以上的农户不织布,必须从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棉布。

反映了当时()

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农村商业化趋势加强D.全国性市场已经形成

16.雍正十三年规定:

“京城一切龙帖(龙帖,即营业执照)铺户,如有私分地界,不令旁人附近开张;及将地界议价若干,方许承顶;至发卖酒斤等项货物,车户设立名牌,独自霸揽,不令他人揽运,违禁把持者,枷号(拘留)两个月,杖一百。

”这表明当时政府()

A.限制商业活动B.加强商业监管C.抑制商业兼并D.鼓励商人竞争

17.2017年是中国传统的鸡年。

早在先秦时期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与我国传统生肖文化形成相关的是()

A.西方海洋文明的影响B.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

C.古代文学艺术的推动D.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

18.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

这说明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

C.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19.《荀子·富国》说: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财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

”这说明,战国时期()

A.五谷开始种植B.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

C.土地私有出现D.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20.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

“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

“徒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

21.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22.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据宋《燕翼诒谋录》记载: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

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B.市民阶层的扩大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城市经济的发展

23.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

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靑睐。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B.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D.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24.某学者指出: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25.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西安B.天津C.上海D.广州

26.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

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

……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作者主张()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

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

27.《袁氏世范》中记载:

“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物资匮乏,生产落后B.商品市场管理需要严格规范

C.商品经济繁荣,种类繁多D.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场混乱

28.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

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每年向北方运粮达30万石左右。

材料主要说明()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滞后性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D.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29.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

“某里士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

丙盗铸此钱,丁佐铸。

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

”这表明秦代()

A.统一了铸币的形制和重量B.币制混乱引发社会纠纷

C.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D.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

30.“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31.“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32.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

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

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B.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33.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