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9828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地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股份制企业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

建设笋竹丰产示范基地2.5万亩,年产日晒白笋干150万斤,建设年产笋干系列产品2120吨,其中软包装玉兰笋系列产品1900吨,笋干干制品220吨。

(3)、建设期限:

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

(4)、建设内容:

新建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其中劈山松土施肥2.5万亩,深翻垦复1万亩,整修竹山道路20km,引水灌溉示范20个点。

本项目通过留笋养竹,深翻垦复增加土壤通透性,并施以农家肥,引水灌溉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科学抚育措施,达到笋竹的优质高产;

新建300套笋干制作设备,并建设一条年产1900吨玉兰笋系列产品生产线,一条年产220吨笋干干制品生产线,通过乳酸发酵技术,表面乳化技术和气调包装保鲜技术,防止了笋干制品在保质期内出现的表面白斑及变色发霉等问题,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配套建设锅炉房,冷库、仓库、办公楼等生产辅助设施,总建筑面积3925平方米。

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申报单位:

负责人: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计划投资9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1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万元。

7、资金筹措

本项目共需筹措资金918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20万元,(无偿资金36万元),申请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8万元(无偿资金32.4万元),银行贷款360万元,企业自筹230万元。

8、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详见表1-1:

主要经济技术一览表

表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生产规模

达产年

1

软包装水煮笋干系列产品

1900

2

笋干干制品系列

22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918

固定资产投资

818

铺底流动资金

100

劳动定员

128

年销售收入

2960

年平均净利润

175.74

年总成本费用

2504.12

主要财务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0.01

投资回收期

4.77

3

财务净现值I=10%

553.15

4

投资利润率

19.14%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设将直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宁化、泰宁、将乐、沙县、永安等周边县市笋竹产业发展,建设丰产基地面积2.5万亩,带动农户1380户,实现户均纯收入增收3800元,增加77人就业。

同时可带动生产性供水、供电、包装、运输、饮食等相关行业发展。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02]175号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

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研究我省综合开发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福建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1999]193号);

3、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闽农综办(2004)2号《关于申报2004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通知》;

4、三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明农综办(2004)2号《关于编报200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通知》。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将起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山区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示范作用。

笋竹的生产和加工是建宁的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如何将笋竹产业做优、做强、做大,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是关系到建宁经济能否较快发展和山区农民能否尽快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关键。

项目建设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丰产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种植,管理、采挖、加工技术,依靠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依靠先进的经营管理以及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笋干深加工。

产品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方便、营养、健康的笋干系列产品为重点。

项目建设的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将生产150万斤优质笋干,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另一方面为全县及周边县、市笋竹产业提供丰产示范作用。

该项目通过企业与笋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实施“订单农业”,从生产机制上保证企业的优质原料供应和农民增产增收,减轻市场风险,并提供了产业化经营新模式。

(2)、本项目产品生产中应用乳酸发酵技术、表面乳化技术及气调包装保鲜等先进工艺技术,开发生产出独具特色的笋干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

(3)、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某地区某地区X笋干系列产品口感好、风味佳、食用方便、卫生,产品批量生产试销受消费者喜爱,出口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通过美国FDA例行检验,市场前景看好。

同时项目经济效益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项目投产达产年新增销售收入2960万元,税后平均利润175.74万元,税收280.1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01%,投资回收期4.77年(含建设期1年)。

项目建成达产可极大地拉动建宁经济增长,带动建宁农业和供水、供电、运输、包装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人数和农民收入,提高老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4)、项目建设污染小,符合环保要求。

该项目建设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主要采取深翻垦复、覆盖、施肥、引水灌溉等生产技术,无需喷农药等有害物质。

加工生产的笋干系列产品为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出口食品卫生标准进行,对部分三废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项目对环保的处理设施安排了专项资金,可确保各类废弃物达标排放。

2、论证结论

该项目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的要求。

项目结合笋竹生产实际,直接面对林农,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加快中低产竹林改造步伐,有利于提高竹林经营管理水平,改善竹山经营条件,实现竹笋高产稳产,提高笋干产量与质量,带动农户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某地区某地区X”笋干系列产品加工技术先进适用,产品市场潜力大,环境污染小,项目建设可行,建议给予立项。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本项目建设可带动当地笋业的发展,但要大量利用这些绿色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笋制品,就必须在原有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项目建设单位在抓好落实项目建设工作的同时,应进一步搞好企业的营销策划工作,在扩大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上下功夫,加大产品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

2、请求上级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保证资金到位。

3、项目建设时,应与竹农签订好购销合同,并为竹农提供毛竹专用肥、笋干制作设备、技术指导等扶持,以保证笋干品质与产量。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某地区某地区X地处闽西北部山区,千里闽江源头,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是著名革命老区,经济相对落后。

建宁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分布着众多成片毛竹林,面积达25.03万亩,盛产日晒白笋干。

长期以来笋竹产业一直是全县的重点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笋竹产业的发展,某地区某地区X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将笋竹产业列为某地区某地区X支柱产业,三明市定为七大农业产业化项目之一,省里把笋竹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九个重点特色产品之一,并提出了加快笋竹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重点是培育龙头示范企业。

某地区某地区X计划到2010年全县竹林面积扩大到40万亩,实现产值3.2亿元,提供财源3000多万元。

日晒白笋干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已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并享誉海内外,但长期以来,由于很少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对笋干进行深度研究开发,笋干加工处于初级阶段,笋干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用不方便,附加值较低。

目前农贸市场出售的较方便的水发笋干,因为经营场所,技术装备,经营观念等原因,在卫生、质量、口感、保质期等方面不近人意,无法满足当今高品质、快节奏的消费需求,制约了笋干行业发展,还造成该传统山珍佳肴有被消费者淡忘的趋势。

为了发挥山区笋干资源优势,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方便笋干产品的需求,提高笋干附加值,促进笋竹产业发展,某地区某地区X公司拟发挥自身龙头企业的技术、管理、品牌、市场优势,公司计划实施2.5万亩笋竹丰产示范基地,提高笋干产量和质量,并应用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开发生产软包装水煮笋干、玉兰笋系列产品,笋干干制品系列产品,开发多种经营,进一步提高推动建宁乃至全省笋竹产业化进程,带动全省笋干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

某地区某地区X是著名革命老区,是山区农业县。

2002年某地区某地区X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4.2%、19.2%、33.6%,笋竹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县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竹农有生产白笋干的传统习惯,笋干是建宁竹农的收入来源之一。

建宁笋干资源丰富、品质优,有“闽笋之乡”的美誉,如何发挥建宁笋干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笋竹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民致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笋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03年来,建宁共有竹林面积25.03万亩,竹山产值6939万元,人均竹山收入461元。

但是由于我县竹林普遍分布较为偏远,竹农资金投入不足,中低产竹林仍占较大比重,笋竹资源培育潜力巨大,同时由于竹笋加工业发展缓慢,绝大多数笋干还是处于初级加工销售模式,深精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

近年来某地区某地区X笋业公司作为省、市、县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基地建设,合同收购,技术扶持,产品开发,科技创新和市场营销,不断发展笋竹产业化深加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开发生产出金丝笋、凤尾笋、冬笋片、水煮笋干、玉兰笋片等系列笋干产品,有力带动了笋竹产业化发展。

目前,在某地区某地区X公司的龙头示范带动下,有效拓展了笋竹产业发展空间,与之相关的包装、运输等行业也逐渐形成。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竹类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是林业持续发展的优良种类。

竹材是建筑、造纸、人造板、农具、家具、竹工艺品的原料;

竹笋营养丰富,是国内外传统佳肴,是防止肠癌的保健食品。

竹林投入产出比高,根据农业区划调查,竹林产出比高达1:

10—18。

因此,发展竹业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培植财源,加快山区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保守观念和封闭思想的影响,竹农科技意识普遍不强,重取轻予,对竹山普遍采用掠夺性和粗放式经营手段,导致毛竹林普通效益低下,产量不高;

亩均产值不足240元,竹山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还未挖掘出来。

为此,必须尽快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快中低产毛竹林的改造步伐,大大提高竹林的效益。

由于竹林开发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某地区某地区X县、乡、村财政收入有限,因此,如果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加强管理,采取科学育竹、集约经营,仅需通过3-4年的垦复,即可将低产竹林改造为高产丰产林。

该项目的实施必然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全县毛竹的科技管理和集约经营水平,以及笋干产量与质量。

使全县笋竹发展实现质的飞越,真正实现“以竹兴县”的发展战略。

2、笋竹业具有辐射面广、受益面大的作用。

首先从竹业第一产业来看,培育竹林资源就涉及千家万户,只要技术和资金到位,不要太长时间,每亩就可增收100-200元左右,全县就可增收2000多万元,目前有不少乡村的农民收入是以竹业作为主要来源的。

其次从第二产业来看,笋竹加工的市场潜力大,且笋竹加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竹林的村就地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