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9575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1、安排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及贡献。

及与其他三篇课文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2、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受到文化和情感熏陶。

沂南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集体网络备课

时间

2015年8月1日

单位 

石门中心小学

主备人

胡亚梅

课题

17.《孔子拜师》

课型

 

精读课文 

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张淑美孙照桂等所有语文老师

教材简析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兼、仆、纳、丘、豪、授、佩”7个生字,会写“闻、尘、仆、纳、闷、丘、迎、等、止、境、授、品”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生字组成的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孔子和老子对话的句子。

3、能借助生字卡、查字典等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和词语。

4、能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追求的高尚品行。

5、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体会。

6、能从孔子和老子对话,读出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行,能对孔子、老子作一下简单评价。

7、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课文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

2、能从孔子和老子对话,读出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行,能对孔子、老子作一下简单评价。

教学难点

能从孔子和老子对话,读出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行,能对孔子、老子作一下简单评价。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名言和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2、课前作业检查:

大家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如:

孔子的生平、言论及治学思想等。

现在来交流一下,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揭题,读题:

孔子拜师。

4、提出自读要求:

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B、读后交流,孔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5、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个别学生读音。

 

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资料,并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收集的。

2、和老师一起认真书空课题,并齐读课题。

3、注意读书姿势,坐端正,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标段落,圈画生字。

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通过看看、议议、说说课下收集的资料,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让学生介绍一下孔子的相关资料,教师补充。

1、自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

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那就是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展示朗读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

(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

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

3、朗读评价谁来交流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兼、毫、差、授、佩)同学们,‘佩’在课文中组什么词?

1、同桌互相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

2、利用查字典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读课文,其他人认真倾听别人朗读课文。

并能说出读课文都知道了什么。

在这一环节中,即让学生展示预习过程中已解决和掌握的知识点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可以展示自己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展示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字、词、句、段。

通过各种多种形式学习生字、新词,为学生解读课文扫除一切障碍。

1、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以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出问题。

出示: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

(2)、师:

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边读边找相关句子)。

(3)、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会回答:

孔子当时已经很有学问了。

孔子很虚心好学。

(4)、相机提问:

A、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孔子当时已经很有学问了?

B、你怎么理解“远近闻名”?

C、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孔子虚心好学?

2、课件出示第二、三自然段,自由读,并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老师巡视指导。

1、学生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找相关的句子。

2、交流并回答问题:

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3、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4、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1)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3)学生体会重点句子。

1、本环节带领学生走入课文,按照自然段学习课文,在学生的交流中,在学生的评价中,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去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评价技能。

2、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2)、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孔子求学艰辛、礼貌、虚心;

老子谦和等。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中的重点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

这些重点句子具体表现了孔子的礼貌与虚心好学,老子的谦和、诲人不倦的品质,通过感悟理解重点句子,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孔子与老子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全文学习的重点。

关于孔子求学艰辛的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老师提问: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孔子求学很艰辛呢?

引导学生找出“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的意思。

让学生紧扣“终于”,联系上文,充分谈自己的感悟,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

B、读了这句话你头脑里会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让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孔子求学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培养学生的想像和表达能力。

小结:

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表明了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这句话把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C、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关于孔子礼貌、虚心的句子:

“于是上前行礼,问道: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

“孔子连忙说: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A、让学生找出“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的意思。

B、让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孔子求学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C、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A、学生从句子中找出“行礼、您、拜见、请、多谢”等词语,体会孔子的礼貌、尊师。

B、学生围绕“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结合上文孔子在求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根据提出的问题,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进行探究,探究定向后,又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

‘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A、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行礼、您、拜见、请、多谢”等词语,体会孔子的礼貌、尊师。

B、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品味“拜访”和“拜见”两个词语的异同。

C、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联系上下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

学无止境

这正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

关于老子谦和的句子:

“老子说: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A、引导学生理解“迎候”一词,体会老子的谦和。

B、 

课文中有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

相机通过读句子理解“迎候”和“等候”、“拜访”和“拜见”两个词语的异同。

(4)、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生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孔子的品行:

谦虚好学,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老子的品行:

爱护晚辈诲人不倦。

并相机指导朗读。

师小结:

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孔子和老师的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品质。

A、同桌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B、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随机指导。

C、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读句子理解“迎候”和“等候”两个词语的异同。

(5)、学生分角色朗读孔子和老师的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品质。

3、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思想感情。

4.学习升华。

经过学生的探究体验,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

四、

课后拓展

1、生字指导:

(较难的字,教师书写演示)

“尘”: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

里面不是“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