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802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讲稿).doc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

——在XX区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这段时间全区上下非常繁忙,在座的各位都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但区委仍然决定抽时间把大家集中起来进行一次简短培训。

这既是上级党委的要求,也是我区的实际需要。

同志们都是区委近两年来通过严格程序选拔任用的干部,很多同志都很年轻。

区委把你们用起来,表明了区委对你们的信任,也表明了同志们过去工作的努力、过去的能力和操守得到了区委的肯定,得到了组织的肯定。

首先祝贺大家有这么一个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为XX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能力的舞台。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如何当好一个基层干部”。

这个题目很大,没有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给大家。

所以今天这个讲话是结合我自身工作的一些实际情况,结合着党组织对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结合着XX区发展的需要,结合着一个年轻干部成长当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跟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

一、牢牢把握“不忘本色,端正心态、修炼品行”三个基本要求

中国古代把干部叫“官”,而我们现在叫“干部”,大家认为这个仅仅是称呼上的区别,那就不全面。

“官”是站在人民群众之上的;而“干部”,主要是在“干”。

作为年轻干部,首先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干部,更重要的在于品行,在于心态,在于操守,在于修养。

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利益纷繁复杂,思维、思想也异常波动,由于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生活方式不断变迁、信息传播便捷、加速,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思潮相互交织,这就需要我们的干部能够把握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按照锦涛总书记讲的,就是“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泽民同志曾经也讲过:

“入党为什么,做什么,身后留下点什么。

”首先是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衡,自己的本色不能丢掉,自己的修养不断提升。

(一)不忘本色。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

共产党员绝不可脱离群众,绝不可高踞于群众之上,做官当老爷,而应当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面前。

做到这点就不能忘掉党员干部的本色。

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一要牢记宗旨。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宗旨,牢记宗旨就是不忘本色,当干部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一些同志当上干部之后,就慢慢有一种思想,脱离群众之外,有些同志甚至把自己和群众对立起来。

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性的问题就在于,他忘记了本色,忘记了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本质。

二要甘当公仆。

《党章》明确指出: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党员干部的本质就是人民公仆。

毛泽东同志曾讲: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是种子,人民好比是土地;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邓小平同志的群众观。

江泽民同志曾经讲: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了什么?

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

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

”。

“领导就是服务”,这是党员干部从政的行为规范与人生指南;“先想到人民、多服务人民”、“先想到基层,多服务基层”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也请大家牢记这一点,始终坚持深入一线,服务基层,服务人民。

三要秉公用权。

领导干部手中确实有一定权力,但是权力到底是什么?

大家要讲清楚,按照我的理解,就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为人民做事情的权利,为人民做事情的舞台。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有权力的人既可以挥权力之剑,为人民做事,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许、表扬;同时,也可能挥权力之剑,与人民为敌,为自己谋利,最终把自己害了。

大家有了这种权力的时候,一定要牢牢记住:

不能因为我们手中有点权,我们就滥用它,为我所用、为己所用。

当一名干部,我的观点就是就是要先做好人,做好人第一条就是不忘本色。

(二)端正心态。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干部来找过我,也跟我交流,从干部言行当中,从干部的所思所想,从干部的祈求盼望,从大家的心理状况来看,我真正感到,心态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年轻干部来说,尤为重要。

我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看他的心态。

从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我们干部的心态还需要认真端正一下。

一是很多干部有很浮躁、很复杂的心态,甚至是很肤浅的心态。

有些干部总是想着被组织提拔使用,非常浮躁,不想做事,不谋做事,而谋当官。

新华同志很清楚,有些同志刚刚当了一两年副科级,就想着自己为什么不当正科级,当了几年正科级,就想着去奔副县级,当几年副县级,就想着当正县级。

还更有甚者,有些干部的心态和人品都很差,觉得自己当了几年副职,前面还有个正职,总是想着把如何把正职搞掉,让自己上去。

从心态上讲,我叫他浮躁的心态,从人品上讲,这种人很糟糕,组织上是绝不敢用这种人的。

二是嫉妒的心态。

一些干部老爱和别人比,比什么?

就是比自己和某人是同样的经历、同样的阅历,某人已经当了正科级多少年,当了副县级多少年,甚至正县级、厅级干部,但是自己还是在基层工作。

这种心态正不正常?

我觉得也正常,确实人比人,比不得,一比气死人。

但是我们也要换位思考一下,两个人是同样的经历、同样的阅历、同样的基础,为什么别人能够走在自己的前头,甚至远远走在自己前头,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角度是不一样的。

只是认识到了表面现象,没有想深层次原因,而往往简单的归结为:

某某领导的重视,某某机遇抓的好。

当然,客观讲,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有些偶然性。

但是,偶然之中有必然。

譬如说机遇的问题,当机遇来到大家面前的时候,总体上是平等的,但是机遇最终留给了有准备的人。

去年,我们区公考了10个副乡镇长,成功的机遇最终交给了有准备的人。

三是有些干部有投机心态。

当前一些干部还有投机心态,必须克服。

有的干部老想着投机钻营,不谋求自己的事业上的发展,而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去研究“生产关系”去了,而不研究“生产力”,投机的心理非常突出,取巧的心态非常浓重。

我认为这在某一个特殊的阶段,在某一个特殊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一定的市场。

但从人生长河之中来看,从为政几十年的时间来看,他最终是要被历史所淘汰。

四是有些干部有消极心态。

第一种消极是一些干部长期没有得到组织上的提拔使用,或者在一个岗位上原地踏步,于是在思想上就会有消极心态发生。

情绪上消极,心态上消极,表现在工作上更加消极。

而工作上的消极,落在领导的眼里,落在组织的眼里,落在群众的眼里,落在同事的眼里。

第二种消极是一些干部自认为,反正我也就这个样子了,再进步的可能性也不大,于是越来越消极。

第三种消极是在某一次干部使用过程中、在某一种竞争中失败,便变得消极起来。

当前,提拔干部越来越趋于竞争。

区委安排某一个岗位领导干部,不再指定某一特定对象,而是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竞争产生。

如安排一个乡镇党委副书记岗位,绝不是在一两名符合条件的干部中挑选,而是在一群干部里面挑选。

有的同志在某一次竞争中失败,便认为组织上对自己不公,而变得消极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能把自己心态摆正,既不认为这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不公,也不能认为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更不能消极。

必须踏踏实实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珍惜每个岗位,用积极地状态去面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

五是一些干部有麻木不仁的心态。

我曾经反复说过,我们一些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到工作上去,对一些问题和错误的事情麻木不仁。

比如说,我们天天在讲要创建环境优美城市,但不少干部,尤其是有年轻干部能够做到?

甚至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有大堆垃圾的时候,一些干部视而不见,扬手而去。

但是,也有一些干部,能够从细节做起,有垃圾去捡一下,有人破坏去制止一下,尽管不是自身本职工作。

现在,有些干部看人与人之间,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开始还是有一点憎恶感,还有一点抵触的情绪,但是慢慢就习惯了,看到了觉得正常了,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干部内心上在退化,在变质,在忘本。

六是一些干部有畏难情绪。

现在我对大家讲,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工作都是不轻松的,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有些干部还能够想办法化解问题,去推动工作。

但是有些干部见到困难就推,见到麻烦就嚷,见到矛盾就躲。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个干部,心态是很重要的,等大家再有一定年龄积累的时候,就会认为,心态是很重要的。

(三)修炼品行。

我们党用干部,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这个原则也是深入人心,我刚才也讲了,做官先做人,做人重在品行的修养。

一要端正人品。

对一个人的判断,首先看人品是不是端正的。

所以我觉得,在当基层干部也好,当一个高级干部也好,首先是要做好人。

大家都学过一些管理学常识,现在对于权力的论述,认为权力具有双重性。

一个是岗位权威,比如,我是区委书记,显然区委书记这个岗位赋予了我一定权威,这是组织赋予我的权威;第二种权威是人格权威,就是说大家不仅仅是对一个区委书记岗位而来,而是对于我个人的人格权威而来的,这两个权威既是可分离的,也是重合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领导者的岗位,每一个领导所承担的角色,都具有权力的二重性。

人格权威怎么来产生,对一个领导干部而言,品德就是权威。

群众认可你,同事认可你,上级认可你,就是品格加能力的体现。

所以,每一个同志,都要在自己的品行上去做修炼。

“人品端庄,一生之本。

”在人的思想进化过程中,会有很多障碍。

确实人们的思想会随着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产生一些变化,消极的因素会影响到我们思想的纯洁,甚至使自己心灵当中最丑恶的一面躁动起来。

这是可能的,这是避免不了的,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品德高尚,也没有哪个人一生都没有恶的念头出现。

我们必须最终靠品格的修炼去压制这种邪恶的思想。

二要提升党性。

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章》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

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要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要加强作风修养,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

三要勇作表率。

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勇作表率,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来感染人。

要做学习上的典范,要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勤于实践,提高素质;要做道德上的样板,无论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还是家庭美德,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做业务上的骨干,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要做服务上的标兵,强化宗旨意识,真正做到体贴基层、关心群众,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做守纪的楷模,不仅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还要自觉接受监督。

时代需要大批青年干部脱颖而出,青年干部也期望自己能迅速成长,担当起党人民赋予自己的责任。

希望各位牢记以上三条基本要求,自觉地加强学习锻炼,在踏踏实实做事上有新的成效。

二、不断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与素质

当好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能够承担这个领导岗位的能力和素质、水平,那么个人权威至少会损失一大半。

交给你一项工作任务,你都不能完成,你可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吗?

可能得到同事的认可吗?

可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吗?

不可能!

基层干部在基层,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决策者,又是实践者,但是更趋向于战斗员和实践者,是在战斗中的指挥,是在实践中的决策。

(一)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我跟很多领导干部都讲过,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第一,学习产生的能力是自己的,别人永远也拿不走。

无论上级领导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迁,最终你自己拥有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都是自己的。

我曾经给很多同志谈的一个观点,我在XX区做书记要用干将,其他同志在XX区做书记也是要用干将,归根到底,你自己的能力素质到了一个层次了,是谁都不能改变的。

第二,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知识的更新和爆炸性发展是非常快的。

毛主席曾说过: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的知识不进行更新、补充,很有可能就会落伍。

现在,各个乡镇都是你追我赶的态势,哪个乡镇稍有不慎,就会落后于其他乡镇,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状态。

所以,同志们要加强对党的政策,基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第三,要在实践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